作者:陈玲 杨雅阁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胡希恕经方医学郑州传承基地、冯世纶名医传承工作室 于某,女,年七十三,2023年4月末经人推荐从商丘夏邑来诊。患者高热、咳痰喘月余,严重消瘦,渐出现缺氧、呼吸困难,自觉难治,悲观无望。笔者收入院后(住院号200755791),查胸部CT示间质性肺炎,予中西医协同治疗,吸氧、抗感染等现代医学之法,同时中医经方辨证施治,观其脉证,予多诊方药,终发热得控,诸症减轻,于2023年5月末出院。 间质性肺炎为难治病、慢性病,患者在急性感染期,经治虽诸症得控,但肺功能仍较差,尚有诸多不适,慢性病治疗,当久久为功。 2023年5月31日,症见:汗出、微恶风、咳嗽、少痰、胸闷、气短、乏力、口干、纳少、便少费力、小便如常;舌干红少苔,脉浮细。 辨证分析: 太阳表虚(汗出、微恶风、脉浮); 太阴里虚(纳差、便秘); 阳明津伤里热(口干、消瘦、舌红少苔、脉细); 痰饮冲逆(咳喘、胸闷)。 辨六经为太阳太阴阳明合病,辨方证为桂枝加厚朴杏子合麦门冬汤证,治以解表祛痰、降气平喘、健胃生津。 处方药:桂枝12g,白芍12g,炙甘草6g,厚朴10g,杏仁10g,麦冬30g,半夏15g,党参15g,生姜3片,大枣4枚,粳米一撮;水煎服,日1剂。 嘱院外长期口服上方,自煎加粳米一撮,若病情有变,当来复诊。 患者服药后,症减,机体日渐好转,期间电话随诊,间有咳嗽、咳痰加重,上方加茯苓15g、紫苏子12g、桔梗10g,合半夏厚朴汤加桔梗,以强化祛痰饮治疗。 患者坚持规律口服上方治疗半年余,诸多不适症状缓解,生活如常。后鲜少服药。 今冬患者受凉感冒后自觉咳嗽、胸闷、气喘不适复发,再次来院就诊(2024年12月16日),复查胸部CT与2023年4月CT对此,发现患者间质性肺炎明显逆转。 后据证针药并用治之,病情痊愈,欣然而归。 【临证体会】 患者初诊之时,为间质性肺炎急性期,高热难控、咳喘胸闷、纳差消瘦,病情复杂危重,经现代医学联合中医经方治疗后,病情平稳出院。但患者间质性肺炎能否逆转,改善疾病远期预后,后续中医治疗需有方有守、久久为功。 患者间质性肺炎急性期发热控制后,仍有汗出恶风、咳嗽少痰、喘息胸闷、纳少便难,结合舌脉,考虑津液亏虚且外邪里饮、痰饮冲逆,结合《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原文,“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麦门冬汤主之”,选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与麦门冬汤合方治之,解肌利饮、降逆平喘、补虚润燥。 患者出院后,间质性肺炎慢性期,坚持中医经方长期调治,医者坚持定期随访、指导,适当微调方药,医患携手,共克疾病,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间质性肺炎在现代医学为难治性疾病,易造成肺功能恶化,影响生存质量,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临床诊治面临巨大挑战,而此案运用中医经方辨证施治获良效,且出现影像学逆转,验证慢性病“有方有守,久而其效自彰”的中医治疗规律。 【患者治疗前后舌象及胸部CT对比】 患者舌象变化对比,左图为2023年5月,右列图为2024年12月。 胸部CT对比图分两列,左列图为2023年4月26日,右列图为2024年12月1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