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一些医学大家,总能在别人束手无策时,治愈那些顽疾?我认为,这其实是“修行”的问题。修行的“行”,就是实践中的不断打磨与精进。 记得多年前,我跟随师父学习,师父总让我抄方剂。当我困顿迷茫,或者晚上难以入眠时,翻开这些笔记,总能找到一丝启发。 师父曾对我说过:“治疗顽固的脱发,关键不在头皮。” 他曾给我的一张方子 葶苈子25g,桑叶25g,杏仁30g,生桑白皮15g,茯苓25g,黄芩20g,芡实25g,淫羊藿30g,制首乌25g,柴胡12g,枳实15g,郁金25g,香附子18g,白芍30g,炙甘草10g。 此方我在门诊使用,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 中医对脱发的认识,主要有3大理论: 1、肾虚的问题 肾,其华在发,就是说肾好不好直接决定头发茂盛不茂盛; 2、血虚、血热的问题 发为血之余,血液充足了,头发才能得到营养才能茂盛,血虚了,头发没养分就会掉;如果血热,头发就容易被烧掉,血热不但会导致脱发,常见的还会导致少白头; 3、淤血的问题 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如果给头皮供血的血管都堵了,那么毛囊得不到营养,肯定死路一条。 ![]() 明白了中医的道理,我们再来解释一下这个药方中的药物。 1.补肝肾、益精血 制首乌、淫羊藿、茯苓、芡实、桑叶等药物具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脱发往往与肝肾不足、血虚有关,尤其是肾虚常常导致头发失养、脱发。而制首乌、淫羊藿可以滋补肝肾,茯苓、芡实则有助于健脾利湿、滋补脾胃,间接加强了对头发的营养供应。 2.调理气血、活血化瘀 白芍、枳实、郁金、柴胡等药物有助于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气滞血瘀常常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影响毛囊的营养供给,进而导致脱发。通过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使毛发能够得到更好的营养支持。 3.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黄芩、桑叶、生桑白皮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作用。湿热、毒素积聚可能是导致头皮环境不良、毛囊堵塞、脱发的原因之一。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生桑白皮和桑叶则具有润肺清热的作用,能改善头皮的炎症和油腻状况,促进头皮的健康,有助于头发的正常生长。 4.健脾利湿、化痰消积 茯苓、芡实等药物具有健脾利湿、化痰消积的作用。脾虚湿滞是导致头发缺乏营养的原因之一,脾胃不健容易导致气血生化无源,间接影响毛发健康。茯苓能够健脾祛湿,提升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生化,从而支持头发的健康。 综上所述: 此方的药材综合了补肝肾、益精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作用,能从多个角度改善脱发的根本原因。尤其是症状为:脱发,头发容易臭;晨起咳痰,睡眠不好,情绪焦虑;食积腹胀、头晕;面色萎黄、疲劳乏力等,辨证加减,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我也牢记了恩师的话——医德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有此困扰的朋友们,希望此案给大家带来一些治疗思路上的启发,认真辨证,早生秀发!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