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术启航,初绽光芒 1932 年,李婉芬诞生于一个温馨且热闹的家庭,家中姐妹众多,足足有 7 个,欢声笑语常常回荡在屋舍之间。好在父亲身为教师,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为孩子们营造了相对优渥的成长环境,让李婉芬得以在知识与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 自幼,李婉芬便展现出了对艺术的浓厚兴趣与天赋,她的灵魂仿佛与舞台有着天然的契合。成年后,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与才华,她顺利考入华北大学戏剧系,开启了逐梦艺术之旅。1950 年,年轻的李婉芬迎来了演艺生涯的重要契机,参演大型话剧《红旗歌》。尽管那时她还只是初出茅庐,未被大众熟知,但在舞台上,她已然全情投入,用青涩却真挚的表演,展现出对角色的深刻理解,为日后的演艺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 时光流转至 1952 年,随着学校的变迁,李婉芬有幸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人艺)的一员,正式踏入了专业艺术殿堂。人艺,这片汇聚着无数艺术精英的沃土,为李婉芬提供了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她如海绵吸水般,汲取着前辈们的经验,不断磨砺演技,默默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二、情感波折,坚韧前行 在事业稳步发展之际,李婉芬的感情生活却陷入了重重困境。彼时,年轻的她与第一任丈夫携手步入婚姻殿堂,满心期待着能携手走过一生。婚后,他们迎来了一儿一女,儿子王朔和女儿王靖的相继出生,为这个小家庭增添了许多欢乐与温馨,生活看似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行。 ![]() 然而,命运的轨迹总是难以捉摸。随着时间推移,夫妻二人在生活理念、性格磨合等诸多方面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曾经的甜蜜渐渐被争吵与隔阂取代,这段婚姻终究未能经受住考验,无奈以离婚收场。离婚后,李婉芬带着儿子,毅然决然地开启了新的生活篇章,尽管内心满是伤痛,但她从未在孩子面前表露,用坚强为孩子撑起一片天。 ![]() 不久后,李婉芬再次勇敢地踏入感情世界,与第二任丈夫组建家庭,本以为能寻得新的幸福港湾,可命运又一次开了残酷的玩笑。这段婚姻同样未能长久,最终,李婉芬再次成为单亲妈妈,身边还多了个年幼的小儿子袁建。祸不单行,第一任前夫遭遇变故,女儿王靖也回到了她的身边。面对生活的重击,李婉芬没有丝毫抱怨,她独自扛起抚养三个孩子的重担,在生活的泥沼中艰难前行。 为了维持生计,让孩子们过上相对安稳的生活,李婉芬不辞辛劳,四处奔波寻找演出机会。白天,她穿梭于各个剧组、剧场,参加试镜、排练,哪怕角色再小,戏份再少,她都全力以赴;夜晚,拖着疲惫身躯回到家中,还要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辅导功课。在昏暗的灯光下,她一边为孩子缝补衣裳,一边耐心倾听他们的心事,用温暖与爱驱散孩子们心中的不安。 三、舞台巅峰,成就斐然 ![]() 历经生活的沧桑洗礼,李婉芬在演艺事业上愈发坚韧。1983 年,她迎来了演艺生涯的重大转折点,在电视剧《四世同堂》中饰演 “大赤包” 一角。这个角色极具挑战性,在原著中是个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女反派,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观众反感。但李婉芬凭借着精湛演技,深入挖掘角色内心,将 “大赤包” 的贪婪、狡黠、泼辣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又赋予了角色一种别样的生命力,让观众看到了人性的复杂。 该剧播出后,瞬间引发社会热议,李婉芬凭借这个角色一举成名,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她的名字,开始被千家万户知晓,精湛演技更是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 ![]() 次年,也就是 1984 年,李婉芬更是凭借出色的喜剧天赋,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表演小品《送礼》。春晚舞台,向来是全国观众瞩目的焦点,能够登上这个舞台,无疑是对演员的极大肯定。彼时的她,站在璀璨灯光下,用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将欢乐传递到每一个角落。值得一提的是,她登上春晚的时间比赵丽蓉还要早,足见其艺术造诣之高。 ![]() 即便岁月流转,步入晚年,李婉芬对艺术的热爱也从未减退。从人艺离休后,她依然活跃在舞台上,只要身体允许,就绝不放过任何一个表演机会。在去世前 8 天,她还毅然站上话剧舞台,参演《父女惊魂》。舞台上的她,风采依旧,身姿矫健,丝毫看不出已近暮年,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饱含深情,仿佛在向观众诉说着她对舞台的不舍与眷恋。 四、生命落幕,精神永存 然而,命运似乎并未打算让这位坚强的女性安享晚年。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加之生活的压力与磨难,让李婉芬的身体每况愈下。尽管她总是以乐观开朗的形象示人,私下里却深受病痛折磨,身患 19 种疾病。但即便如此,她也从未在人前表露半分,始终用笑容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 24 年前的 11 月 21 日,这是一个令人悲痛的日子,李婉芬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消息传出,近千名来自各地的观众自发赶到八宝山,只为送这位他们喜爱的艺术家最后一程。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眼中噙着泪水,回忆着李婉芬曾经带来的欢乐;也有年轻的后辈,虽然未曾与她谋面,但听闻她的事迹,心生敬意。在亲友的陪伴下,李婉芬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只是沉睡过去,她的一生,如同一幅绚丽多彩却又饱含沧桑的画卷,至此缓缓落幕。 ![]() 李婉芬的离去,让无数人扼腕叹息,但她留下的艺术瑰宝与坚韧精神,却永远熠熠生辉。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勇气,以及对家人、朋友的无私关爱,都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如今,她的孩子们早已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立业,每当回忆起母亲,心中满是自豪与思念。 |
|
来自: 积沙成塔0u3svg > 《音乐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