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5年,认证行业大动作

 游刃有于 2025-02-09 发布于河南

以下是2025年认证行业可能的大动作:

国际合作方面

 完善国际合作格局:根据《加快推进认证认可高水平开放行动方案(2024-2030年)》,2025年认证认可国际合作格局将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认证认可高水平开放的政策环境基本形成,积极参与国际认证认可标准和规则制定。

 提升国际合作效能:加快推动国外承认我国认证认可结果,全面实施质量认证“小而美”国际互认合作项目,积极贡献服务全球共同发展的互认解决方案,在食品农产品、消费品、绿色建材等传统领域贡献更多互认解决方案。

 技术创新应用方面

 智能化升级: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认证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认证效率和准确性,降低成本。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的行为和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认证服务方案。

 区块链融合: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认证领域的应用,如建立基于区块链的认证信息平台,利用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点,增强认证结果的可信度和可追溯性。

业务拓展方面

 新兴领域业务开拓:随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认证机构将积极开拓相关领域的认证服务,如为数字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提供电子认证服务。

 可持续发展认证推进:社会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企业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社会责任认证等方面的需求将增长。

行业规范与整合方面

 加强合规管理:政府监管部门将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管,促使认证机构依法依规开展业务。认证机构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遵守认证规则和法律法规,确保认证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加速行业整合优化:大型认证机构可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和市场份额,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行业集中度。中小认证机构则可通过联盟、合作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应对市场竞争。

根据《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和《加快推进认证认可高水平开放行动方案(2024-2030年)》,2025年认证行业可能涉及的国家政策如下:

完善认证认可法律法规

加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积极推进认证认可领域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制修订工作,重点完善从业机构资质管理、从业人员管理、认证活动监督管理等规章制度。

提升认证监管治理能力

强化认证准入和规则备案管理:进一步完善认证机构资质审批制度,适当提高认证机构的准入门槛,调整告知承诺适用范围,细化管理制度和认证人员能力的判定方式等。

 加强认证领域专项检查:加强对“失联”认证机构、风险监测预警的认证机构、管理体系认证项目、高风险认证审核员等认证领域专项检查,依法查处并曝光一批虚假认证等严重违法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

 开展自愿性认证机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重点关注认证风险高和社会关注度高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机产品认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等领域,严厉打击虚假认证、减少遗漏认证程序等问题。

强化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重点建设完善认证行政监管、认证人员现场审核网络签到监管、认证机构全景画像、认证机构风险分类管理等信息化系统,充分利用已有系统和数据,强化大数据分析,推动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融合。

提升国际合作效能

 完善国际合作格局:充分利用认证认可部际协作专项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认证认可国际合作沟通协调,构建统一部署、协同推进的认证认可国际合作体系。

 推动国外承认我国认证认可结果:加快推动国外承认我国认证认可结果,鼓励机构自主开发国际业务并开展机构间国际合作,支持外资认证机构参与我国认证制度的研发和实施。

强化基础支撑

 加强基础研究:鼓励政府、产业、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加强认证认可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支持建立认证认可国际型智库,加强对新兴经济体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认证认可政策法规、制度标准的研究。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