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海田:忆贾明朝二三事

 乡土大河南 2025-02-10 发布于河南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忆贾明朝二三事



作者 | 马海田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我老家的村子很小,居住的人家也很少。村子的占地面积却很大,分三个墁,这三个墁过去分别叫陈庄(后墁),马庄(前墁),梁庄叫(东墁)。
解放前,后墁住有燕、窦、王三姓。后窦姓搬走,外出逃荒的马姓归来,与燕姓王姓居住至今。前墁为马姓兄弟四人分家后连成一排的住所。东墁为梁、段二姓的分散住所,梁段二姓是姑舅亲戚,各有叉子院。
这三个墁后被外界统称为梁庄,沿用至今。
这个小村子地薄物贫,多为撂礓荒岗,地里也长不出什么像样的庄稼来,甚至连种子都不易收回,多被荒闲着。土改时划分成分也只有一户中农,都是贫农,下中农。
刚刚解放时全村只有六十多人,其中年龄差在十二岁内的中、青年光棍就占十一人之多,因为贫穷终生未能成家。东墁段姓梁姓六户人家的二十口人中光棍汉就占了五人,国旗哥一家三人占二个光棍。前墁马四爷一家三口人,二个儿子也是光棍。繁重的体力劳动铸就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勤劳,善良和大爱。
解放后已是饶良区委副书记的贾明朝和我庄段姓喜结姻缘,家也安在了我们村子。
老贾的老家是羊册南苗庄寺人,解放前就加入了共产党,是个识字不多,信念坚定的老革命。经风沐雨,铲除恶霸,智斗敌顽,血战沙场《少拜寺》,转战多地。炼就了非凡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无有立足之处的贾明朝偷偷的回到了我们村,住在他段姓岳母家。我清楚的记得那是中秋节前一天晚上的后半夜,月光如昼,嘈杂声把我吵醒,起床一看,从西南岗庄方向黑压压的来了足有几百之众。有的背着桑叉,有的提着锄头,有的扛着铁锨……俨然一派闹事的劲头。
庄上的人们听见不一样的狗叫声,都相继穿衣起来了,一看那黑压压的人流朝庄上涌来,严然象一幅鬼子要进村扫荡的样子,人们不约而同的手握利器挡在去东墁的大路上。
庄上为首的马四爷是远近闻名的马四掳,解放前曾在一个大雪天,参与攻打恶霸的一个村寨,因久攻不下,他吐几口吐沬,甩掉身上的棉袄,扎紧腰带,光着膀子在雪花狂舞中,提着大刀冲了上去,在那个一人不要命,十人吓破胆的冷武器时代,一举攻下寨子,名气远扬。
众人见了贾书记,立刻释然,有说有笑的。一些人说,这就让我们放心了,如果贾书记有个啥好歹,咱非毁了那些王八羔子们!我随后问他们是哪个庄上的,他们说,好几个庄的人,是饶良西南核桃树那一片的。
今夜里来,见了贾书记俺们就放心了。他们反复告诫贾书记不要去饶良街了,再有啥事叫庄上人给送个信!我们来保护你,因为贾书记是毛主席的好干部!
自此以后,老贾每天掂个铲子去岗上戗草,家里养的那只老黄狗也总爱尾随着他的出行,好像动物们也在保护这位老革命。老贾出门,腰里总不忘别上那个虎口长的旱烟袋,就像解放前他腰里别上个盒子炮一样形影不离。
我记得过去,他旱烟袋的烟嘴总是常换。我曾问过他,这烟嘴你咋该几天就换换呢?他说他们见了总说我的好,就要和我的换换,換就换吧,我也用不出这烟嘴的好赖。反正就吸那么几口气,我也吸不出啥好赖烟味,黄豆叶也吸过,能冒股子热气就中。
老贾信仰坚定,性格开朗,他坚信天下者是人民的天下,人民者是紧跟共产党的人民!我是一名老党员,要扎根农村,上岗戗草去!兴致高兴时,老贾常爱喊一阵子黑脸腔或扭扭捏捏的做唱一阵子不论不类的女旦角,哼着那不着调子,自编胡诌的句子,扭着那弯不下去的腰板子,甩着那不太灵活的脚步子。
直播现场没有观众,只有老黄狗是他的唯一陪伴,老贾入情入痴,如狂如醉,有时老黄狗亦会跟着他的节奏跳来跳去,这是我在村上最早现场看到的人兽和谐共舞。一次我们在地里干活,有几个路人指着正在戗草的老贾不知说些啥子闲话。
那只老黄狗就跟在他们后边龇牙咧嘴,狗毛直立,吓得那几个人像丢了魂样,不敢乱说乱动。我们队里在地里干活的人们看得清清楚楚。也习惯了听他那口中自带的弦子和乐器。内内内内<仿拉弦子的音>锵!锵!锵!锵!内内,锵!内内,锵!申锵申,申锵申,申申锵申!
老黄狗成了老贾随身的警卫员和好朋友。有时老贾坐下来吸会儿烟,老黄狗也会在他的面前跳来蹦去,好像它是主角,老贾就是观众。我们见到时,常会笑得前俯后仰,乐天开怀!
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从人民中来,又到人民中去,是魚水关系。那时农村种红薯多,一年到头都离不开红薯。出红薯后,切、晒、拣红薯干是农村必干的活儿。若遇上连阴雨天,那可就把人折腾的死去活来。天气好时,连出生刚满月后的孩子也被家人们抱着到地里,那真是全民出动!这时的老贾也全方位的在地里帮助农家人干活。干活累了,老贾往往习惯性地坐下吸上两锅子烟。老贾说:“人累吸锅烟,胜似活神仙”。         
那一天不知是咋地,他刚吸上一口便咳嗽不止,越吸越咳,正不知何故时,他内侄须堂喜皮笑脸的过来逗他,还硬逼着让他去吸。这让他顿生警觉,细看烟袋内的烟丝中有不少辣椒面,怪不得让人咳嗽不止。须堂笑着跑着,他笑着追着骂着,“你这个鱉儿,想歪点子坑你姑父!”
那只老黄狗也在他们身后跑着跳着,撒欢不止,忽左忽右地追逐着。在地里追了几圈子后,老贾累的只得停了下来,嘴里仍不停地骂着,“你这个鱉儿!”老黄狗则站在老贾身边,看着老贾摇着那狗尾巴。引得地里干活的老老少少哈哈大笑不止。
那时年节年味很浓。老贾又是村上的女婿,谁家有客人都请他去。一是他是个领导干部又没啥架子,显得光彩些。二是村上的人又稀少,年节谁家来个客人啥的,也不好找来个啥陪客,能喊上老贾那是蓬荜生輝,更何况他是这庄上的女婿!
酒席间要划拳猜枚,老贾爱喊四、十,因发音不准,往往是四、十难分,没少打嘴官司,也没少跟人腌呼。于是我们老爱学他四,絲,司,私,思、饲,十、什、石、时、是、实,到底是啥也分不清楚,干脆用“司、思”作罢。
一个雨天,我去他家串门。老贾正戴着老花镜精力集中地看他原来的一个笔记本,我用眼瞟去,上面没有几个是字,多是些看不出来的符号。我问他,你这上边画的是啥东西?老贾说,你不知道我没上几天学,也不识几个字,到上边去开会,领导讲的咋着也记不下来,过一会儿往往会忘,再好的记性也不如个赖笔头子。
于是我就买了个笔记本,不会的字句用笔记些符号,别人看不出来,但我能知道是啥。待回来传达后再停一段时间,一放松我也不知道是啥东西了。哈哈哈!哈哈哈!老贾的笑很豪爽!这不,我没事时翻出来再看看,再想想。没文化太可怕了,耽误工作啊!你们要好好学文化,可别像我,工作起来太吃力了。
串门回来后,我思潮澎湃,细想是他们拿着枪杆子跟着毛主席打下了天下,现在我们必须要学好文化,跟着共产党治理好天下!  

作者简介

马海田,社旗县朱集乡人,泌阳县一中老三届学生,无锡书法艺专毕业。先后在地质八队工作,后调入地方工作。退休后写点小文,聊以愉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