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蛇是一种既神秘又让人敬畏的生物。《山海经》等古籍中,蛇常与神龟一同出现,寓意长寿与智慧。不仅如此,在中医学中,与“蛇”字有关的药材可不少。 蛇床子 蛇床子是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虽名字中有“蛇”却是一种植物药。古人因此药多在蛇身下发现,如同蛇的床一般,故起名“蛇床”,其果实即称“蛇床子”。《本草纲目》中便有“蛇虺喜卧于下食其子,故有蛇床、蛇粟诸名”的记载。蛇床子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归肾经。《神农本草经疏》云:“苦能除湿,温能散寒,辛能润肾,甘能益脾,故能除妇人男子一切虚寒湿所生病。寒湿既除,则病去身轻。性能益阳,故能已疾,而又有补益也。”及至现代,蛇床子仍常被用于治疗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肾虚阳痿等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蛇床子也可用来煲汤以补养身体。但需要注意,下焦湿热或肾阴不足、相火易动者不宜食用。 蛇床子鸡汤 材料:蛇床子10克,鸡肉250克,食盐、胡椒粉适量。 做法:将鸡肉洗净切块,与蛇床子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炖煮至鸡肉熟烂,加入食盐、胡椒粉调味即可。 功效:温肾壮阳,祛风除湿。对于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风湿痹痛等症状有不错的效果。 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因其花为白色、叶的形状似蛇舌,故名。白花蛇舌草味微苦、甘,性寒,归胃、大肠、小肠经,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功效。白花蛇舌草的现代应用较多,除传统中药汤剂外,还被加工为注射液、中成药等不同剂型,广泛应用于临床。 日常生活中,白花蛇舌草除了被用于加工为饮料,也是广东地区煲汤的常见食材之一,但体质虚寒的人群不宜食用。 薏仁冬瓜蛇舌草汤 材料:薏苡仁30克,鲜冬瓜200克,鲜白花蛇舌草50克,瘦肉150克,食盐适量。 做法:将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冬瓜洗净,冬瓜带皮切块,薏苡仁清水浸泡1小时,瘦肉洗净切块焯水。将所有食材一并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捞出白花蛇舌草的汤渣,加盐调味后即可。 功效:清热利尿,适用于反复尿频、尿急、尿痛的热淋患者。 银耳炖白花蛇舌草 材料:干银耳25克,白花蛇舌草30克,阿胶12克。 做法:先将银耳用温水泡软后洗净,加水适量,隔水蒸熟。再将阿胶提前熔化,然后将白花蛇舌草煎煮后过滤取汁液。最后将阿胶汁、白花蛇舌草汁调匀,与银耳混合后同服。 功效:清肺,益气。 蛇蜕 蛇蜕又被称为蛇皮、龙衣、蛇壳等,是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锦蛇或乌梢蛇等蜕下的干燥表皮膜。蛇蜕味咸、甘,性平,归肝经,具有祛风、定惊、退翳、解毒的功效。《神农本草经》中蛇蜕“主小儿百二十种惊痫、瘛疭、瘨疾、寒热、肠痔,虫毒,蛇痫”的记载。及至现代,蛇蜕仍是治疗小儿惊风及喉痹、皮肤瘙痒等疾病时不可或缺的重要中药。 除此以外,蛇蜕也可被应用于日常饮食中,但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 蛇蜕炒鸡蛋 材料:蛇蜕3克,鸡蛋150克,盐、油适量。 做法:将蛇蜕洗净后切成碎末,再将鸡蛋打入碗内,加入蛇蜕碎末及细盐,一并反复搅拌。在锅内加入油,油热后加入蛇蜕末、细盐和鸡蛋,炒熟即可。 功效:祛风、解毒、消肿,改善咽喉肿痛等症。 蛇莓 蛇莓是蔷薇科植物蛇莓的干燥全草,其性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的功效。《本草纲目》中提及蛇莓内服可治疗“胸腹大热不止”,亦可外用“敷蛇伤”。用于食疗时,脾胃虚寒或素体阳虚者不建议食用。 龙葵蛇莓煮蛋 材料:蛇莓、龙葵各25克,鸡蛋3个。 做法:将龙葵、蛇莓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再将煮熟的鸡蛋去皮,放入锅中继续煎煮20分钟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散瘀止血。(周文清)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