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李先生收房时发现墙面有裂缝,开发商仅对客厅顶板做了鉴定,报告显示"符合安全标准"。入住半年后,卧室承重墙出现严重开裂,二次鉴定显示房屋整体安全等级为C级(限制使用)。这样的案例揭示了一个行业乱象:局部鉴定≠房屋安全! ![]() 一、局部鉴定的三大套路 1. 移花接木:比如故意避开存在隐患的卫生间、承重墙等部位,仅对相对完好的客厅顶板进行检测 2. 偷换概念:将《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标准》中的构件检测结果,包装成《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的整幢房屋安全评级 3. 数据障眼法:在检测报告中堆砌大量专业数据,却刻意回避"结构体系""抗震构造"等核心安全指标 ![]() 二、维权三步走 1. 证据固定:立即对房屋现状进行拍照并录像,要求物业出具报修记录,保存开发商提供的所有检测报告。 2.质量问题查处:在取证的基础上,立即向住建部门提起相关查处,要求依法处理。同时提出要求对房屋重新进行鉴定,且务必对鉴定全过程进行监督。若住建部门不作为或乱作为,可以视情况提起相关行政复议或诉讼。 3.民事诉讼:若质量问题特别严重,开发商不积极解决,还可以视情况提起相关民事诉讼。民事诉讼中,也可以申请鉴定。 房屋安全无小事,当开发商用"局部达标"搪塞时,请记住:结构安全必须整体评估,单项合格≠整屋安全。保存好渗水痕迹、裂缝发展等视频证据,你的手机就是有力的维权工具。 文案编辑丨王玉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