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仁、青年教师朋友们: 新春将至,窗外寒梅吐蕊,室内暖意融融。今天我们齐聚一堂,以'教育者精神传承与使命担当'为主题,共同探讨青年教师成长之路。作为与大家并肩奋斗的教育工作者,我想用三个教育现场的真实故事,与诸位交流'三心育人'的思考。 一、坚守初心:在时光淬炼中锚定精神坐标上周在整理校史馆时,我偶然发现李芳老师1998年的备课本。泛黄纸页上工整的楷书记录着每节课的教学反思,扉页赫然写着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位退休时已是特级教师的前辈,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诠释了教育初心的真谛。 (一)初心的三重境界1. 认知维度:教育不是谋生手段而是生命志业古希腊语中'学校'(σχολή)原意为'闲暇',提醒我们教育应超越功利回归本真。北师大顾明远教授研究发现,教师职业幸福感与物质待遇仅呈弱相关,真正支撑教育者的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精神满足。 2. 情感维度:以父母心肠做教师事业我校青年教师张悦疫情期间连续45天驻守校园,为留守学生开设'家庭影院''心理树洞',这正是孟子所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生动写照。教育需要这样的情感投入,让知识传递始终带着体温。 3. 实践维度:在平凡岗位书写非凡全国模范教师支月英坚守深山小学39年,用扁担为孩子们挑来书本,用坚守点亮山区教育的星空。这启示我们:教育初心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体化为每日备课、批改作业、与学生对话的点点滴滴。 ![]() 二、胸怀恒心:在时代浪潮中锻造专业品格去年教师节收到2015届毕业生集体创作的《老师画像集》,其中物理组王磊老师连续7年自费购买实验器材改良教具的故事引发热议。这个案例折射出教育恒心的当代价值。 (二)恒心的实践路径1. 教学创新中的持久战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提出'教改没有完成时',我校正在推进的'深度学习课堂改革'需要大家保持'五年磨一课'的定力。建议建立'微创新日志',记录每个教学亮点的迭代过程。 2. 专业成长中的耐力跑参考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教师发展五阶段论',建议青年教师制定'3年成长路线图'。学校将配套'学术假制度'和'海外研修计划',助力大家攀登专业高峰。 3. 教育科研中的深水区针对当前'AI+教育'的深度融合趋势,我们正在筹建'智慧教育实验室'。期待青年教师组成攻关团队,在'人机协同教学''数字画像评价'等领域形成突破。 ![]() 三、秉持虚心:在开放格局中实现自我超越去年秋季'校园开放日'中,家长对某青年教师'知识更新滞后'的反馈引发我们深思。这提醒我们要以'归零心态'面对教育改革。 (三)虚心的三重修炼1. 向学生学习的勇气开展'翻转教研',定期收集学生绘制的'知识图谱',建立'学情大数据分析系统'。建议每月举办'学生教我当老师'座谈会。 2. 向同行请教的胸襟推广上海静教院附校'没有围墙的教研'模式,与区域内学校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本学期将启动'跨学科工作坊',促进不同学科教师智慧共享。 3. 向社会汲取的自觉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组织'企业参访月'活动,带领教师走进华为、商汤科技等创新企业,感知社会发展脉搏。 ![]() 结语:让生命与使命同行站在建校70周年的历史节点,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期待各位青年教师: 以'竹影扫阶尘不动'的定力坚守初心, 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胸怀恒心, 怀'江海不与坎井争其清'的气度秉持虚心。 最后,借用清华梅贻琦校长的话与大家共勉:'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让我们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教育传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