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卫健委下令:基层开办诊所,彻底放开

 在水一方2 2025-02-12 发布于浙江
合法行医开诊所
近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和《诊所基本标准2022》,基层医生开诊所的限制大大放开。具体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前,基层开办诊所的条件如下:个人设置诊所的,须经注册后在医疗卫生机构中执业满五年;单位设置诊所的,诊所主要负责人应当符合上述要求。同时,国家已经明确,将诊所执业登记由审批改为备案,这意味着乡村医生在村里开诊所的门槛大大降低,彻底放开了对基层开办诊所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暂行办法》删除了一些试点地区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开诊所的门槛,只要求在医疗机构中执业满5年即可。此外,满足了医师资质条件后,想要开办诊所,还要求提交10种备案材料,若材料齐全可当场发证,将事前审批的程序减轻,大大增加了开诊所的便捷性。
据人民日报报道,在农村边远地区,我国至少有15万名民间中医,其中不少人都是从赤脚医生走过来的,他们长期处在有用、有益却“非法”的状态。当医师执业证、医疗机构资格证成为行医的前提,民间中医逐渐成为了“打击非法行医”的重点对象。
国家的政策往往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民群众最为迫切的需求。对于基层中医人员来说,行医资质难获得、举办中医诊所审批困难,成为了行医路上的“拦路虎”。面对民间中医发展的重重困境,国家卫健委明确,通过三大举措,全面放开基层中医诊所,助力基层中医药发展。
首先,中医诊所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这不仅放宽了中医人员开诊所的标准,也让开办中医诊所流程更简单。备案制解决了社会反映的举办中医诊所审批困难的问题,让有一定技能的民间中医可以依法依规开展诊疗服务。
同时,放开村医考证限制,降低了村医行医的门槛。考取《医师资格证书》对于民间中医来说难度较大,国家为民间中医专门发放《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和《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考核难度较低,适合文化水平较低、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人员。
最后,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办中医,支持名老中医举办诊所。保证社会办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和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和卫生室、卫生院一样,可承接当地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和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按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同等待遇获得政府补偿。总而言之,民间中医获取行医资格、开办中医诊所的门槛大大降低,除了创办营利性的个体诊所,还可以进入非营利性的中医诊所,参与公卫、基药服务,承担着和村医一样的职业,但管理上比卫生室更加自由。
民间中医是传承中医的重要力量。只有为他们提供宽松有序的发展环境,才能使更多的中医绝技薪火相传,更好地守护群众的卫生健康。如今,国家大大放开了个人开办诊所的限制。除了中医诊所,其他各个类型的诊所也都取消审批制度,改为备案制,简化了开诊所的流程。民间中医的困境终于得到根本上的改善,无数退出村医、民间郎中有了合法行医的机会,一技之长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们不用再担心因为一纸证书而遭受重罚了!国家卫健委这一政策,无疑让民间中医的春天到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