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法律咨询公司如同野草一般疯长,借着互联网的东风,凭着营销手段,堂而皇之地在法律服务市场里横冲直撞。微信、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法律咨询的广告随处可见,宣称“3天搞定立案,7天内搞定离婚,1个月开庭出判决”的信息比比皆是。 甚至有人打着新规出台字眼,这算哪门子的新规?? 法律咨询公司乱象横生,已经到了不监管不行的地步!1月13日,司法部召开的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中表示,对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的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梳理分析,推动有关地方加大对法律咨询服务机构执法监督力度,严肃查处法律咨询服务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研究加强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监管的措施,营造法律服务良好环境,推进以高质效法律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服务高质量发展。(原文:民主与法制网丨司法部:持续发力创新青年律师政治引领载体) 司法部终于出手了! 01 法律咨询公司: 比律师还“懂”法律? 现在的法律咨询公司比律师还“懂”法律——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营销层面,他们比律师厉害太多了。 打开小红薯一搜,十个法律广告里,有八个都来自法律咨询公司,他们擅长使用夸张的标题,瞬间吸引眼球。 “只要会一点技巧,欠债100万也不用还!” “单方面离婚,不用找对方,法院直接判!” “父母遗产100%归你,兄弟姐妹休想分!” 这些话术精准击中当事人的焦虑和情绪,让他们相信只要交点钱,问题就能立刻、马上地解决。而律师呢?诚实地告诉客户:离婚诉讼要符合法律程序、遗产分配要遵循法律规定。 结果呢?被骂死板、不会“变通”、没有人情味。而法律咨询公司那些满嘴跑火车的人,却轻松赚得盆满钵满。你说,这合理吗? 你看看图中话术,多离谱?真是槽点满满:1.说是网上离婚是国家政策,问题是网上立案平台也不止是立离婚案件啊。好好好,但凡沾边都能这样蹭是吧?2.不需要对方同意商量,你起诉立案的时候确实不需要对方同意,问题是法院要送达给对方吧?不用对方开庭法院就能判离?(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另说) 3.不需要回到户籍地,这个就属于管辖问题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4.没有冷静期,7-15日解除夫妻关系,问题是从立案到送达到开庭到判决再到生效等一系列程序完成后,也不止这30天,更别说7天。 实践中,一般情况下(除了重婚、家暴、赌博、吸毒等情形)第一次起诉离婚都不会判离,没有新情况、新理由的情况下,要第一次离婚判决生效的6个月后才能再次起诉离婚。 02 骗子的套路,律师买单 法律咨询服务公司的“绝技”:虚假宣传+夸大承诺,精准收割信息差。再加上“免费咨询”这块诱饵,很多人一上钩,就会被“专业律师”忽悠得晕头转向,交了咨询费、文书费,甚至“茶水费”。可惜的是,他们交完钱后,才发现这些人既不是律师,也没有执业资格,他们唯一的专业技能就是忽悠。 如果只是骗骗钱也就罢了,问题是他们的“服务”往往会把客户坑得更惨,最后还是律师来“擦屁股”!连律师都得怀疑自己学的是假知识。 甚至有法律咨询公司主动找上律师,帮忙出庭!为此他也不得不感慨,在律师普遍愁案源的情况下,没有出庭资格的法律咨询公司居然还能接到案件。 更可怕的是,他们还能随意承诺“包赢官司”,甚至承诺“帮你搞定法官”!实际上,哪怕是执业多年的律师,庭审当中变数太多,能预判大致走向但也绝不敢下定论,也没有哪个敢说一定赢! 如果一个律师敢说自己100%能赢,他大概率已经涉嫌违法。而这些法律咨询公司,居然能把“包赢”当卖点,他们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玩火? 律师这个职业,本质上是靠“专业”和“信誉”吃饭的,也受《律师法》监管,执业必须考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还要通过律协考核,签署合规执业承诺,甚至一不小心,投诉就上来了,律协、司法局能把你整得怀疑人生。 可法律咨询公司呢? 他们注册个公司,拿张营业执照,就能开始“提供法律服务”。没有职业道德要求,没有监管约束,甚至有些公司连最基本的法律概念都搞不清楚,就敢收几千上万元的费用“帮人打官司”! 法律咨询公司收了钱,提供了错误信息,损失的又不是自己,最多不过是换个公司再来收割“骗”下一波客户。 03 司法部出手, 律师行业的“春天”来了? 今年1月,司法部终于出手,表示要对法律咨询公司进行全面整顿,加强市场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不过,光靠喊口号是不够的,希望这次整顿真的能落地并看到成效,真的能管住那些无良法律咨询公司。法律行业,终究是一个专业的行业。这不是简单的直播解答法律问题,也不是随便包装一个概念就能赚钱的风口。 真正的法律服务,应该是严谨的、专业的、负责任的,而不是用“7天快速离婚”或者“债务全额减免”去欺骗社会大众。 说实话,律师行业近年来活得并不轻松。客户越来越“挑剔”,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一个代理费都需要付出专业知识、时间和心血。而法律咨询公司,却能靠着“忽悠”轻松赚大钱,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再不整顿,律师行业的专业性迟早会被这些乱象摧毁。 ![]() 作为律师,当然欢迎市场竞争,但前提是公平竞争!如果有人可以随意打着“法律”的旗号赚钱,却不用承担法律责任,那无异于让整个法律市场陷入混乱。而如果这次整顿能够有效执行,不仅能保护消费者,也能让真正专业的法律服务机构回归正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