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清热消肿汤 【组成】蒲公英 ,野菊花 ,黄芩、鱼腥草、败酱草、辛夷花、白芷 ,板蓝根、苍耳子、蔓荆子、赤芍、桔梗 ,川芎、藁本 ,炙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饭后1小时服。 【功用】疏风清热,活血消肿。 【方解】方中重用蒲公英、野菊花、鱼腥草、败酱草、黄芩、板蓝根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兼佐以辛夷、苍耳子、白芷、桔梗、藁本、蔓荆子以祛风、排脓、止痛;因久病入血络,鼻黏膜呈慢性充血,肥厚,故加赤芍、川芎以活血消肿。诸药协同,共奏祛风清热、活血消肿之功。用之临床,疗效确切,且服后一般无不良反应。 【主治】慢性鼻窦炎(鼻渊)。 【加减】便秘,加酒大黄3~6克(后下)。 方二、通窍汤 【来源】陈仁华,《集验百病良方》 【组成】金银花、苍耳子 ,大蓟 ,辛夷、菊花、黄芩 ,白芷、甘草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8~10剂为1疗程。一般需1~2疗程,最多3疗程。 【功用】芳香通窍,祛风清热。 【方解】鼻渊多由外感风热之邪,或风寒侵袭,郁久化热,犯及鼻窍,内传于肺,邪热循经上蒸,灼伤鼻窦所致。方中以苍耳子、辛夷、白芷辛散风邪,芳香通窍;黄芩、菊花、金银花清热解毒,使风热之邪得以从表而解;久病入络,脉络瘀阻,故用大蓟散瘀消肿。诸药相伍,共奏芳香通窍、祛风清热之功,使邪毒清、鼻窍利,鼻渊可愈。 【主治】鼻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