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春药里有什么,功效这么大? 千年之前,没有“伟哥”的古人,竟用这些药材破解了壮阳密码—— 考古学家在汉代墓葬的青铜药炉中,发现了惊人组合:鹿茸、肉苁蓉与菟丝子。现代实验室证实,这三味药材藏着“天然荷尔蒙工厂”: 鹿茸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能直接刺激睾丸细胞分裂; 肉苁蓉的松果菊苷可修复受损的阴茎海绵体平滑肌; 菟丝子黄酮能使一氧化氮浓度提升40%(与伟哥作用机理相同); 虽然这些药物有着神奇的功效,但要小心这里面暗藏的威胁: 《千金方》记载的“秃鸡散”,因“服后房事频仍,雄鸡争斗至毛秃”得名,实为淫羊藿配伍蛇床子。 · 唐代皇室追捧的“助阳丹”,含剧毒矿物阳起石(石棉类致癌物); · 明代道观秘传的“红铅丸”,实为处女经血混合水银炼制; · 清代流行的“五石散”砷含量超标1200倍,中毒者皮肤溃烂却误认“药效发作”; 宋代《太平圣惠方》中的“鹿茸丸”,含17种促进睾酮合成的活性成分,其功效确实遥遥领先。但古法“金石入药”会导致铅、汞残留。某批明代药丸重金属超标470倍;从锁阳中提取的新型分子“锁阳酮A”,临床试验显示勃起改善率比伟哥高22%。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提醒: 有效≠安全:古方药材需经现代毒理检测(如附子需炮制降毒); 配伍禁忌:羊肉配半夏可致肾损伤(古人多凭经验,未知化反机制); 体质辩证:阴虚火旺者误服鹿茸,等于“火上浇油”; 如果想用中药补肾壮阳,一定要选择正规的药物,不要轻信那些所谓的偏方秘药,其中很可能存在着重金属超标的风险,还有些偏方里其实就是70%的西地那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