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黎家阿婆打来的电话告诉我,她女儿琼鵻上个月过世了!数年不见怎么就去世了呢! 一向怕冷的我,2006年经过琼鵻的介绍,买了三亚的房子,准备在这里定居了。从“椰风海 韵公寓”的阳台越过椰子树的树梢望出去,近处的渔火与远处小岛上的灯火连成一片,往往 令人觉得,驾一叶扁舟就可以穿过海平面驶入天上的银河,虽然是公寓房,我还是称之为银 河边边上的别墅。 此次到了三亚,立即被出租车盯上了。上了车,司机又是介绍观光景点,又是建议去购物 商店,听我问起出租公司几个调度近况如何时,他才明白大水冲了龙王庙,但他还是建议去看 看仙逸园。他说是北京有个仙逸楼,这里有个仙逸园,不仅风光不错,还不用门票。北京的仙 逸楼去过,但三亚有仙逸园还真不知道。 果然,仙逸园里风光旖旎,正要掏出相机,准备拍几张照的时候,却见出租车不告而别了 !正在诧异,怎么还没付车费他就走了呢?迎面走来一个工作人员,居然也是原来公司里的同 事!寒暄后他对对说: “你以为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是'夜总会’哎!你肯定没去司机拿回扣的地方,所以他 把你送到这里来了。” “夜总会?” 见我还没有明白,他又启发道: “就是在这里登记在籍者,都是我们从前的朋友,现在的朋友一个也没有,到了晚上他们 才出来热闹的那种。” 这才注意到仙逸园的深处都是一排排的墓碑!当即虔诚地合掌当胸道: “愿他们今晚玩得尽兴!可是……琼鵻的墓会不会也在这里?” 提到琼鵻,这位老同事皱眉道: “她呀!好好的当了什么科长,结果却因应酬太多,硬是让酒把肝喝坏了!说起来这个科 长本来是你的......” 科长之类本来就不感兴趣,那年初到到三亚就发现游客最多的是俄罗斯人,我这个日语翻 译几乎无用武之地,所以干了一年就离开了,当时已经发现过度应酬的苗头,却没有认真告诫她,作为朋友真有点内疚。 黎家阿婆和往常一样亲热,还拿出一串椰珠手串,说是琼鵻早就要送给我的。椰珠冬不冰 手,夏不畏汗渍,如此精致的椰珠手串,还是第一次见到。丘浚的《南溟奇甸赋》中说:“椰 一物而十用其宜。”其实何止十宜!举凡大家熟悉的饮食、绿化、建筑、油料、医药等方面的 用处就毋庸赘言了,就工艺品而言,就有唐人刘恂的《岭表异录》就记载将椰子:“截开一 头,沙石磨之,去其皴皮,其斓斑锦文,以白金装之,以为水罐子,珍奇可爱。”苏东坡谪居 儋耳时的“椰子冠”和他《和子由椰子冠》诗里还说:“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 就不说了。李调元的《南越笔记》就说过,早在汉成帝时,“赵飞燕为后,其妹献珍物中有椰 子而重于世”了。我知道,一颗椰子只能在椰蒂处取到一粒椰珠,而如此纯黑无杂质的椰珠, 恐怕不止百里挑一吧! 记得当初曾对琼鵻提起过:清朝上海人赵谦士为侍郎,在骨董铺取数十百串,择其美者, 集成宜百零八颗,花了十数年之功,后来被和珅看中了,赵谦士对家人说:“若以贻权要,即 微物亦不可。然吾闻物异于众,足以招尤,吾终身不复用矣。”她说:“你是懂椰珠的,日后 我一定送你一串上好的。” 琼鵻还说起过”越王头“的传说:“林邑王与越王有怨,使刺客乘其醉,取其首,悬于树 ,化为椰子,其核犹有两眼,故俗谓之'越王头’。”她认为我和她都是越人的后裔,无论是 越国,闽越、骆越,虽然彼此相隔数千里,走到一起就都有天然的亲近感。 一转眼14年过去了,清明季节又想起琼鵻,还一直记得她对椰子树的赞美:椰子树不怕旱 涝,不怕盐碱,它们是到哪里都会乐观地努力从事化艰涩为甘甜的事业。种椰子树时,只要挖 个洞,在洞底放些盐种下去,反而长得会更旺盛。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含辛茹苦不肯放弃的 执着精神,令人为之动容。椰子树不怕狂风,不怕烈日,山也长,水也长,孤处时不忧郁,群 居则不喧嚣,路边田头,野地庭院,无论有没有人关注它们的存在都不会在乎。它们无求于世 人,却要把所有的一切默默地贡献给世界。 《陈菜菜文艺》第131期2025年02月0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