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华夏艺术的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是《唐伯虎点秋香》里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他虽九次落榜,但却一路逆袭成为一代宗师。他的诗、文、书、画无一不精,被后人誉为“四绝”全才。其艺术生涯跨越了明朝的多个时期,不仅在当时声名远扬,对后世的艺术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聊聊大才子文征明(文徵明)的故事。 ![]() 成化六年(1470年),文徵明出生在苏州的一个官宦家庭,成化八年,他的父亲中了进士,要去温州当县令,两岁的文徵明便跟随母亲一块来到父亲赴任的地方。父亲文林是一位正直的官员,在当地颇有声誉。良好的家庭环境为文徵明的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自幼他便受到了浓厚的文化熏陶,展现出对文学艺术的浓厚兴趣和天赋。 然而,他的童年并非一帆风顺,自幼说话迟缓,反应较同龄人慢,邻居家小孩八岁都能读书认字儿了,他还不会开口说话。但他的老父亲的文林并不在意,因为在他看来,文徵明这是大器晚成的料。 在父亲的积极教导下,11岁的文徵明学会了说话。 弘治元年,文徵明参加了苏州府的岁试,并未通过。还因为字儿写的太难看被考官当众批评,考卷也被评为了三等。文征徵备受打击,于是一头扎进书法里刻苦钻研,还和吴中才子的蔡羽等人成为了好友。 ![]() 年少时,文徵明跟随父亲游历各地,结识了许多文人雅士,这进一步拓宽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知识储备。他勤奋好学,对经史子集有着深入的钻研。看到自己孩子这么刻苦,文林甚是欣慰。便给文征明请了名师教导。吴宽教诗文,李应祯教书法,沈周教画画,沈周的绘画风格雄浑豪放,注重笔墨的韵味和意境的营造,对文徵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名师的教导下文征明的课业突飞猛进,再加上他勤学苦练,不断汲取绘画的精髓,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很快文徵明就小有名气了。 除了绘画,文徵明在书法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他早年学习赵孟頫的书法,赵孟頫的书法圆润清秀、飘逸流畅,文征明从中汲取了书法的灵动和美感。后来,他又广泛涉猎其他名家的书法,如欧阳询的险峻严谨、王羲之的平和自然等,通过不断地临摹和学习,他融合了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温纯精绝、清劲秀丽的书法风格。他的书法作品,无论是小楷、行书还是草书,都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笔画之间蕴含着深厚的功力和独特的韵味。 ![]() 在文学方面,文徵明同样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还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他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他们经常在一起切磋诗文,互相交流创作心得,共同推动了吴中地区文学的繁荣发展。文徵明并不像其他三人那样有许多风流往事。他不近女色,不喜娱乐,一门心思都在书画上。而且他还很专一,和他的妻子一直相伴到老,一生从未变心。难怪世人都说「风流当如唐伯虎,做人要做文徵明。」 然而,文徵明的仕途之路却充满了坎坷。弘治八年,文征明来到南京参加乡试。这次他还是没有考中,但是却在这趟出行中结识了不少好友,期间还做了幅画《金焦落照图》。弘治11年,文徵明又参加了乡试,但还是没考过。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文徵明考了好几次,都落榜了。正德11年,47岁的文徵明第七次参加乡试,还是没过。 ![]() 虽然屡次参加科举都没过,但是文徵明的身价却蹭蹭往上涨。经常有人上门来求他的书画作品,其中就有宁王朱宸濠。宁王也曾向文😄明抛过橄榄枝,但被文徵明婉拒了。很多人都笑他傻,接不住这泼天的富贵。正德十四年,宁王起兵谋反,后被王阳明擒获。这时众人又开始夸文徵明有远见。 嘉靖元年,文徵明第九次参加考试,还是没考中,文征明彻底摆烂了。他开始专心研究自己的书画。 嘉靖二年,54岁的文徵明收到工部尚书李冲四的推荐,终于步入了仕途。文徵明被安排到翰林院做待诏,职位虽低,但文徵明还是做的很认真。文徵明本以为能够大展宏图,为国家和百姓做出贡献。但现实却让他大失所望。官场的黑暗和腐败让他深感厌恶,同僚之间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也让他无所适从。他不愿意卷入这些无谓的纷争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清正廉洁和文人的风骨。在翰林院的几年里,他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时候还参与了《武宗实录》和《宪皇帝实录》的编写。 ![]() 由于无法适应官场的生活,文徵明在57岁时毅然辞去了官职,回到了苏州。此后,专心文墨,不问世事。回到家乡后,他过上了悠闲自在的生活,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文学艺术的创作中。他与当地的文人雅士们交往频繁,经常举办诗酒雅集,共同探讨文学艺术的奥秘。他的家成为了当时文人墨客们的聚集地,许多人都慕名前来拜访他,与他交流切磋。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非常全面,诗文书画样样精通。 他的晚年生活很是惬意。除了游山玩水就是搞创作。他擅长写小楷,他的小楷书法尤为精湛,字体工整秀丽、笔画细腻,被誉为“明朝第一”。他的小楷作品,如《赤壁赋》《滕王阁序》等,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后世也对其评价极高。他的行书和草书作品同样精彩,笔势流畅、气势连贯,展现出他深厚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书法作品在当时受到一众热捧,放到现今更是被拍出了高价,可见文征明的书法有多绝。 在绘画上,文徵明受到赵孟頫、沈周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山水画更是受到大家的崇拜和热爱。他的山水画作品,既有细腻入微的工笔描绘,也有豪放洒脱的写意之作。他善于描绘江南的山水风光,将江南的柔美、秀丽和宁静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画作中,常常出现青山绿水、亭台楼阁、文人雅士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的美景之中。他的人物画作品也非常出色,线条流畅、造型准确,能够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神态和气质。 ![]() 相较于书画,文徵明的诗文倒没有那么高地位,不过他的诗风在吴中诗坛有一定地位。他的诗文作品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风格清新自然、典雅脱俗。他的诗歌作品中,既有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还有对朋友和家人的深情厚谊。他的散文作品则以简洁明了、条理清晰著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文徵明在后世影响很大,他儿子文彭不仅继承了他的风格,更是开创了吴门印派,成为文人篆刻流派的开山鼻祖。文征明的书艺不仅风靡江南,更是传到了日本。 嘉靖38年,90岁的文徵明还在给御史严杰的母亲写墓志铭,但写到一半就离世了,一代书法大家就这样离世,这实在让人惋惜。他的离去,让整个苏州城沉浸在悲痛之中,人们纷纷前来吊唁,表达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他的艺术作品和精神品质,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艺术的真谛,坚守自己的内心和信念。 ![]() 回首文徵明的一生,是追求艺术的一生,也是坚守自我的一生。他没不像其他名人,一出生就有的主角光环,有的是勤恳和踏实。他的成就造诣并不是天赋加成,而是后天的不断努力。 他一生严谨,书画造诣全面,人称四绝全才。他不仅才华横溢,品德更是可贵。不论是他对爱情的专一,还是处事温良,以及对创作的坚守,这些都影响着他一路逆袭。 ![]() 他在文学艺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技巧,更蕴含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真善美的追求。他的艺术风格和精神品质,对后世的艺术家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