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所犯的最大错是太少关注自己的生命整体,而过多关注了生命分支的爱情,殊不知爱情从不是生命的全部而应只是一部分;书也没读到根本上

 读原著 2025-02-13 发布于四川

     马上就毕业快一年了,男孩跟女孩也即将面临异地分居。男孩在那个城市换了几份工作也没有找到如意的,他想回到自己的家乡,依着熟人多可以创创业什么的,女生找到了好工作,俨然已经爱上了这个城市的节奏,坚决不同意去男孩的家乡。

     他们终究是分了。

    当时长辈们都责怪男孩没有提前搞职业规划,连自己要做什么,喜欢做什么,立什么样的志向,要什么样的未来都不清楚,男孩被批后也是一脸懵,他确实不知道这几年是怎么过来的,自己学的专业也不是自己喜欢的,这几年唯一的收获或许就是那一张徒有其表的空文凭。想起小学初中寒窗十几载到最后就只是为了拼得一张这虚无的玩意儿,他顿时心凉半截。

   这时,不知从哪里伸过来的一只手拍了拍他肩膀,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十年后的他,——十年后的他安慰十年前的他道:“你也不要慌,失之东隅,也可以收之桑榆,一切都是暂时的。职业规划,这种东西本来就是炒作出来的一个概念,谁的青春没有迷茫的时候,谁又那么轻易即能知道自己真正热爱什么,规划是理性的东西,规划的再好也比不过感性上的不断变化。规划只是方圆,人真正需要去找寻的应是藏于内心深处的圆规和矩尺。

    回到具体事上,你要反思的第一个重点是什么你知道吗?是你有没有想过,大学四年,除了不喜欢的专业在无形中耗费你的时间精力外,还有恋爱这件事也在过度啃噬你。你把爱情这个东西看得太重了,在恋爱对象身上透支了太多,有被蒙蔽得深的时候甚至将其当成了生命的全部,——你从不知其本应只是生命的一部分而已,你从没享受过生命更高级的至乐。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现在的你,堕入到这个陷阱中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实人真正要了解自己,尽性,感知自身最真切的内心,立大愿,胸有大志,应该从小就要培养的,而不是到了大学才去关注这件事,这是教育体制的悲哀,覆巢之下无完卵,你只是千千万受害者之一。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你现在该痛的都痛了,也该痛醒了,接下来该补课了,补那些你本应该早上的课,比如深读中华文明早期的儒道经典,时常在知行合一中去感受心性得以发明的高级至乐。这些存养心性,激发良知,能让你复明真性的书穿过茫茫岁月,越过千山万水终于要和你相拥了,迟是迟了点,—也不算太迟,你总比那些一生不闻道,终生茫荡不觉醒的人要幸运好很多。于经典实修中将心性养得活泼泼的,眼脑心胸打开了,你自然就容易了彻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生命土壤,自己真正喜好什么,然后无忧无惧的尽心尽性做自己,明得自家本体,自能得本体无穷妙用。

    到这时,父母才能真正的对你放心,因为你自己已经能对自己放心了。到这时,吸引来的友情,爱情,才是真正不虚妄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时候,你吸引来的一切,都能最大程度上助益你生命的升华,彼此交养互发,同频共振,同德共进,止于至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