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我妈让我赞助20万给弟弟买房结婚,我:我都失业了,你能不能先赞助点钱给我吃饭?岁末年初,火车轰鸣声中,我带着一年的疲惫与期待,踏上了回家的路。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勤劳的农民,家中还有一个比我小五岁的弟弟。从小到大,父母总是告诉我:“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我努力学习,考上了大学,留在了城市工作,而弟弟则留在了家乡,过着平凡的生活。工作这些年,我每个月都会寄钱回家,补贴家用,支持弟弟的教育。尽管如此,每次接到母亲的电话,我总是报喜不报忧,生怕她担心。今年春节,我带着仅有的积蓄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回到了久违的家。母亲突然开口:“你弟弟也老大不小了,谈了个对象,想结婚,可房子还没着落。你看你能不能赞助20万,帮他一把?”失业的阴影还未散去,积蓄也所剩无几,我怎么可能有20万?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轻声说:“妈,我现在失业了,手头紧,你能不能先赞助点钱给我吃饭?”母亲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弟弟也低下了头,气氛一下子变得尴尬。父亲在一旁打圆场:“孩子她妈,你这是急什么,大丫头的难处你又不是不知道。”母亲的期望、弟弟的未来、自己的困境,像三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妈,我知道弟弟的事重要,但我现在真的没能力帮。这些年,我一直尽力了。我也想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家。能不能让我先缓一缓,等我找到工作,稳定下来再说?”我几乎是哽咽着说完这些话。她轻抚我的头,声音低沉:“是妈错怪你了,妈没想到你过得这么难。咱们一家人,本该互相扶持,是我太心急了。”经过这次风波,我和母亲、弟弟之间的关系似乎有了一种微妙的变化。弟弟也主动提出,他会努力工作,自己攒钱买房,不再依赖任何人。“这次回家,让我明白了,爱不是无条件的给予,而是相互的理解和支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但只要我们心连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简说:“惯子如杀子,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孩子的教育,也适用于家庭关系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