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业寒冬!工地停工焦虑难眠?学学前辈们如何“熬”出一片天

 A土木小生 2025-02-14 发布于山西

 1


我在老东家的第一个执行经理,32岁,是对专业分包、材料供应商和劳务分包都有较大权重建议权的那种经理,算年轻有为吗?

但是他也已经大学毕业十年了,而且这十年都是跟着同一个领导,最开始,领导只是工程部长,然后项目副经理,然后到项目经理,就把他提拔到了项目执行经理的位置。

十年的青春,甚至可以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十年,全部都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离家千里远,日晒风吹,没成家,从最开始的喝二两就晕到后面六两起步,喝到胃出血、痛风,过劳肥、脂肪肝。

然后,在此期间还拿下了一建和中级职称,这个就很难得,因为你真正在工地上实打实地干活的话,说实话每天都很辛苦的,想静下心来看书是很不容易的。

你说他年轻有为吗?我觉得相当可以了。

作为普通人来说,学历并不高,关系背景基本没有,全靠死扛,才走到这个位置,并且未来应该还可以往上走一走,到40岁左右做个分公司副总没什么大问题了,财务也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

吃过的那些苦,受过的那些罪,都转化成了现实成果,这就很不容易了。

我觉得挺值得的。

2

在项目上也接触了不少甲方的工程总和项目总,有些是做商业地产的,也有做其他地产投资的,也接触过很多做包工头甚至是做工人起家的老总,基本上年纪都比较大了,而且都是苦出来的。

这些老总的年纪基本都是50往上了,而且都非常有能力有手段也有精力,可能做管理岗位更多的是脑力劳动,体力付出相对少一些,所以显得精力更充沛一些。

当我跟他们探讨在他们三十岁出头的年纪是在做什么的时候,他们基本上跟我们差不多,甚至还不如我们,有些是在做基层的施工员测量员岗位,有些甚至在做老师,还有做挖机师傅兼修理员的。

他们那时候也迷茫,也不知道去哪里讨生活,也在挣扎求生。

他们能闯出来,跟时代的发展当然有莫大的关系,但是更多的,是他们自己始终没有躺平和摆烂,始终保持住了那口气,没有向命运妥协。

当然,过程当中也有过纠结和迷茫,有过放弃的想法,甚至还有大年三十被人追债的窘迫经历,但是,最终,他们挺过来了。

3

这几天,或者说这两年吧,行业迅速萎缩,很多从业人员都陷入了迷茫,因为看不到太多的希望,连生存下去都成了问题,都在感慨钱越来越难挣,负能量满满。

我也是,尤其是几年开年以来,到现在,工地都还没有开工,甚至连开工计划都没有,新项目也还没影,天天惆怅焦虑得睡不着觉。

但是我觉得,可以把时间稍微放长一点点,等个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别人十年、二十年都过来了。

在此期间养好身体,保持状态,工作好好做,也培养一些向好向上向阳的兴趣爱好,如果有转行的想法的,也可以尝试。

但是,千万不要对未来感到绝望,不要放弃提高自己,不要把那口心气泄了,再撑一撑吧。

死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