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提问:“在如今焦虑遍地的当下,我们应该怎么过? 高赞回答是:“不争不抢,不慌不忙,自我疗愈,按照自己的节奏,从容随性地生活。” 就像《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讲述的就是有关自我疗愈的故事。这本书,刚上市就荣登《纽约时代》畅销榜,出版两年总销量超七十万册。 作者洛莉是一名资深心理治疗师,她把四位来访者和自己诊疗的真实故事,集结成书,帮助无数人摆脱焦虑的桎梏。 其中,有人遭遇丧子之痛,有人渴望抚平原生家庭的伤害,有人刚新婚就罹患癌症,还有人一辈子活在别人的错误里。 他们因不同的人生困扰,陷入焦虑迷茫的境地,被折磨的痛苦不堪。 最后在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他们各自找到了治愈自我的方法,走出情绪困境,得到了自我救赎。 看完书中的故事,你就会明白: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而最终能拯救你的,只有自己。 01. 打破原生家庭的诅咒,才能实现自我救赎 二十五岁女孩夏洛特,从小生活在一个缺乏温暖关爱的家庭里,母亲抑郁,父亲飘忽不定,很少回家。 为了得到父母的一丝关心,她故意喝醉、逃夜,甚至早恋,但依旧没能如愿。 夏洛特无数次怨恨自己的原生家庭。可不知不觉间,长大后的她陷入了原生家庭的诅咒中。 她不停地和多情的男人约会,只为补缺曾经失去的父爱。她用酒精麻痹自己孤独难过的心灵,只为填补内心的空虚寂寞。 甚至找到洛莉,要求她暂时充当自己的母亲,享受一次渴望已久的母爱。 而洛莉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不能抱有幻想,觉得还能改变自己的童年。只有这么做,你才能去创造更好的成年生活。” 被唤醒的夏洛特终于意识到,与其奢望改变已有的出身,不如主动打破原生家庭的诅咒,救赎自己。 之后,她选择加入戒酒协会,不再只用酒精麻痹自己,遇到不愉快时,她会找朋友聊天,或出去旅行。 一段时间后,夏洛特发现,即便没有父母的关心,自己也能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成年人对自己最大的负责,就是阻断原生家庭的重复性伤害。父母只是我们的起点,但无法驾驭我们的人生。 只有接纳不完整的家庭,原谅不完美的父母,让自己释然,才能走向理想人生。 如同一句话所说:“原生家庭并不是一生的诅咒,它带给你的伤,你可以自己去治愈。只要你愿意走出来,一定可以活出全新的自己。” 02. 停止对自己的苛责,痛苦才会远离 “蠢货,到处都是蠢货!”每次来到诊疗室,约翰都会气愤地吐槽身边人的“愚蠢”,好似只有他一个人聪明智慧。 其实,在他看似强势刻薄的外表下,藏着一颗饱受悲痛折磨的心。约翰,曾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相爱的妻子,懂事可爱的一双儿女。 然而,一次全家外出游玩时,约翰因手机来电分神,与一辆越野车相撞,儿子盖比当场死亡。 幸存下来的约翰,认定是自己害死了孩子,整日活在愧疚自责的痛苦里。 他每天醒来,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死亡,不敢在家里谈论有关盖比的一切。 就连对后来出生的小女儿的宠爱,约翰都认为是对儿子的背叛与遗忘,与妻子的关系也日渐恶化,争吵不断。 为了掩饰自己的脆弱,他用吐槽的方式,发泄内心的压抑情绪。 洛莉鼓励他:“你要努力成为一个好爸爸,允许自己拥有正常的情绪,哪怕是释放心中的愤怒。 与家人自然地谈论盖比,才是真正的放下愧疚,只有这样,生活才能有所改变。” 在洛莉的开导下,约翰心中压抑已久的情绪突然爆发。一阵放声大哭后,慢慢平静下来的约翰,终于放下心中愧疚,不再苛责自己。 回家后,他主动和妻子谈起盖比的话题,毫不掩饰对小女儿的疼爱,对身边人的态度也变得温和起来。 生活中的你我也曾如同约翰一样,一遇到自己掌控之外的打击,就满心自责,整日活在自我消耗的痛苦中。 直到放下对自己的责怪,心灵得到解脱,才幡然醒悟,越是自我谴责,越困苦。 很赞同《自我关怀的力量》中的观点:“仇恨无法克服仇恨,自我评判也无法停止自我评判,只会让人不断强化痛苦。” 过度从内心讨伐自己,不但化解不了困扰,反而会让痛苦加倍。 停止对自己的苛责,让心回归安宁,才能远离痛苦。 03. 原谅别人的错,解脱自己的心 六十九岁的瑞塔,是一名独居老人。第一次来访时,她就告诉洛莉:“如果自己的生活在一年之内还没有改善,就在七十岁生日时自杀。” 二十岁时,瑞塔和一位成熟迷人的学长结婚,生育了四个子女。却不曾想,外人面前帅气绅士的丈夫,在家里是一个喜欢酗酒家暴的人。 瑞塔本想带着孩子逃离这个家,可一想到自己无力承担孩子们的生活,只能继续忍气吞声。 而孩子们对母亲逆来顺受的初衷并不理解,只有满心的厌恶。十几年后,瑞塔终于有机会带着孩子离开暴力的丈夫。 但她一直活在对丈夫的憎恨中,对孩子缺乏关心与照料,母子关系日渐疏离。 而孩子们,除了让瑞塔寄钱,没有一个人愿意再见她。洛莉知道后,建议瑞塔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在重建新生活的过程中,慢慢放下心中恨意。 瑞塔捡起喜欢的绘画,去艺术大学给学生上课,参加公益活动。她因画结识了新朋友,还在垂暮之年遇到了灵魂伴侣艾伦。 她主动给每位孩子写信,承认对儿女们造成的伤害,希望得到他们的谅解。 七十大寿那天,瑞塔居然收到了孩子们谅解她的回信,她也终于释怀多年心结。 王尔德说:“为了自己,我必须饶恕一些事。因为一个人,不能夜夜起身,在灵魂的园子里栽种荆棘。” 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经历越多,你就会越明白,生活是自己的,没必要为了一些往事与烂人,耽误自己的人生。 原谅别人的错,让心态释然;解脱自己的心,生活才能转弯。世事总难圆满,生命总有缺失。 你若因此堕落,人生自是黑暗无光;你若一路向阳,人生便是爽朗晴天。 要相信,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苦难,也没有治愈不了的伤痛,只要你愿意自愈,一切都能治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