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长河】帅鹏举新书 古代人物传记《李唐传》(连载)第十六回

 文学百花园 2025-02-14 发布于河南

李唐传

帅鹏举

第十六回

游掌柜想了想,还得苦口婆心地去开导李家,让他们消除疑虑:余大人看中的是咱三儿的才华,可不是家产。” 游掌柜解释道。

这事别再提了,娇生惯养的千金小姐,再看看咱们这简陋的屋舍,实在是犹如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般不切实际。” 李唐说。

他表伯,实不相瞒,刚才媒人才走,有人给三儿提了一门亲,都答应人家了。” 李唐母亲说。

李唐母亲说的是实话。李唐刚回来时,张三婶张罗着要把表妹说给李唐,结果舅舅嫌李唐家穷,当时没答应。后来李唐天天在富贵圈子里出入,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那是何等的风光呀!时间久了,就传到张三婶他舅舅的耳朵里,他自己又找到张三婶重提旧事。前天来张三婶家,昨天张三婶没好意思说,正好今天下午才来说,晚上又赶上游掌柜提亲。李家也算是好事成双。

游掌柜接到的是死命令,因为他在县太爷面前夸下了海口,没有完不成的说法。现在李家异口同声反对,这就给游掌柜出了大难题。

媒人刚才走?说明对方还不知道,赶快对媒人说有变故,这边县太爷有心与咱成亲家,咱可不能拒绝呀!再说了,穷不怕,对方要啥用啥我应着。” 游掌柜把大包大揽的话说了出来。

那咋办呢,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再说了,婚姻大事都要讲究门当户对,这不是难为人么!” 李唐父亲犹豫了起来。

不想得罪人家了就去说暂缓两天,这样都好下台。” 游掌柜说道。

只有这样了,他娘,你去给他张三婶说一声去。” 李唐父亲对李唐母亲说道。

那好吧。” 李唐母亲披一件衣服去了张三婶家,游掌柜总算松了一口气。

腊月十二是双头日子,早上,游掌柜来李唐家,说是大人想今天见面,地点就定在游家,只要李唐父亲到场就行。李唐父亲犯难了,亲家见面总不能空手吧,婚姻大事,双方见面就得有礼物相送,俗话说:猫狗系根线,便知是你的,你得认下那笔花费。可惜李家囊中羞涩,李唐父亲怎能不犯难?

他表伯,你看这家境,实在是…… 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物件。” 李唐父亲说。

表弟,咱谁跟谁呀,三儿的事就是我的事,吃喝招待不用操心,只是这礼物嘛,实在是少不了。” 游掌柜说。

那咋办哩……” 李唐父亲想不出办法了。

对对对,弟妹手上不是有一副镯子吗?我看就那都行。” 游掌柜来两次都看见李唐母亲手腕上带着镯子,想起镯子正好有 套住” 的意思,就说道。

李唐母亲正好进屋,也听到了两人说话的内容。

哪怕是要我的命也给,只要人家不嫌弃就行。” 李唐母亲说着把手镯取下来放在桌子上。

中国的传统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婚姻大事完全由不得双方当事人做主。所以,李唐父亲与游掌柜拿了手镯去游家与亲家相会,李唐只得认命。

将近正午,大人携同幕宾翟老爷到来游家,寒暄过后分宾主入席。这次虽是在游家,但李唐父亲成了主角,游掌柜挨着大人就坐,翟老爷坐在李唐父亲下手。

酒过三巡,翟老爷把话引入正题,无非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引子。话题一开,游掌柜算是月老的角色,两头都得担着。

李唐父亲听到大人没有什么要求,就唯唯诺诺,点头答应。双方都无异议了,翟老爷铺开红帛写下婚约,特别注明男方婚礼由药行游掌柜一手承办,还负责在李唐家宅内另建瓦房三间供李唐新婚之用,即日起动工,待竣工之日,便为大婚之时。

婚约一式两份,经双方认可后签字画押互换婚约。游掌柜在双方的红帛上都摁下指印,签上名字。

接下来,双方互换信物。李唐父亲掏出在游掌柜家用红菱包好的手镯,交给大人。大人打开红缎包裹:长衫,大褂,一条冠带,一顶冠帽。展示后交给李唐父亲。

婚姻既定,便可地久天长了。将近年关,游掌柜却紧锣密鼓地为李唐建新房,不知此时游掌柜心中是何种滋味。俗话说:有一得必有一失。游掌柜利用李唐的手艺得到了达官贵人的尊重,也满足了虚荣心,但失去的是实实在在的金钱。俗话说:光棍大,眼子架;舍不得钱财就不能维护原有的名声。也许,大人就是看中了这一点,事实上,大人和李家联姻是看中了游家的钱财,游掌柜敢不如其愿么?

三月三,天气转暖,春暖花开的季节也随之到来。春风轻拂,大地渐渐染上了一层新绿。游掌柜站在正在建造的李唐新房前,心中五味杂陈。

看着工匠们忙碌的身影,听着锤子的敲打声和锯子的嗡嗡声,游掌柜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他知道,为了这门亲事,为了维护自己在达官贵人面前的名声,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那些白花花的银子如流水般花出去,让他心疼不已。

游掌柜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投向远方。他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但事已至此,他已没有退路。他只能期望这门亲事能为他带来更多的好处,不仅仅是虚荣和名声,还有实际的利益。

此时,春风吹过,带来一丝清新的气息。游掌柜的心情也渐渐平静下来。阳光温暖而柔和,洒在游掌柜的身上。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走进了忙碌的工地,继续为这门亲事努力着。

房子建成后,游掌柜与知县共同协商后择了吉日完成了这门婚事。

在花好月圆的时节,李唐与知县大人的千金小姐凤仙喜结良缘。但是,美好的婚姻只是假想,烦恼随之而来。

那知县千金凤仙天生患有痨病,遇着热凉都要发作。婚后凤仙天天咳嗽声不断,一家人听见就心烦,又不敢吭声。李唐的母亲着实成了伺候人的老丫鬟。过了夏天,新媳妇有身孕,给家里带来了朝气。

李唐有了家室,生活不再那么轻松。原来画画只是混饱肚子,现在要考虑日用开支,从此不再为一人之口画画,而是要为众人之口画画,把画画当成了职业,要卖画养家。

李唐在家中摆起了画案,买来宣纸及各种颜料,画山水林壑,画花鸟虫鱼,画佛教人物、道教人物,画动物百态。这些画让家人去集市上,以每幅画五百钱的价格贩卖,每卖出去一幅画就能换回一斗多大米,现画人像每幅最少一贯铜钱。这样,李唐画画能满足全家吃喝外,还有少许盈余,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患痨病的人不易怀胎,也最忌怀胎,李唐妻凤仙怀孕后,痨病一天天加重。好不容易熬到十月,一阵秋风起,凤仙患上了感冒。这下可不得了,连声的咳嗽吐出了鲜血,李家拿好药伺候着终不见效,一连几天躺在床上不但没有好转的迹象,病情还越来越严重,有几次都想翻白眼。

李家无计可施,只得去找知县大人商量,大人家利索地撂出一句话:一个大活人嫁到你家,现在成这个样子,你们看着办!这句话不亚于晴天霹雳,狠狠地劈在李唐头上,怎么办?李唐心想,火急火燎地嫁女儿,原来只是为了把这个病秧子推出去,这不是合着伙骗老实人么!

李唐无奈去找游掌柜拿主意,游掌柜为这桩婚事白白花去了几百两银子,自己都觉得亏得肚疼,只不过无处发泄,李唐找上门哪有好脸色?

文学百花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