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一生行迹路线(吐血整理)

 洛木书屋 2025-02-14 发布于云南

整理出一份“苏轼一生行迹路线”,自用并分享给诸位东坡爱好者。

苏轼一生行迹,西起眉山,东至杭州,北抵定州,南达儋州,走蜀道,过三峡,度南岭,渡海峡,东西2000公里,南北2500公里,可以说真正做到了“行万里路”。

此路线主要参考李一冰《苏东坡新传》,李常生《苏轼行踪考》以及孔凡礼《苏轼年谱》。

特别要感谢李一冰和李常生两位前辈,也让我这个“小白”可以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更清晰便捷地了解苏东坡及其一生行迹路线。我还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难得的心流状态,我经常会忘记了时间,沉浸在里面。

以年代为顺序,整理了他的生平路径,有自请外放之行程,有贬谪起复的路线,有公事出差的地方,更有他呆过的一些城市,游赏过的一些地方。点、线结合,其中不少至今仍有遗迹。少部分之前已经去过,但多数还未来得及探访

能力所限,时间仓促,难免存在错漏之处,还请各位坡友们不吝赐教!

一、苏轼一生中去过的地方

特别是长期所停留和居住过的地方,从这些地方,再去研究苏轼在周遭范围内所曾到过每一个点和线的组合。苏轼长期所停留和居住过的地方大约分成下列三类:

()苏轼出生与成长的地方----四川眉山。包括他出生的地方以及居住和读书的地方。经过文献仔细查证与实地考察,苏轼出生在乡下或者僦居在城里纱縠行,至今仍有争议。研究过程中,还要在文献中找到苏轼在眉山玩过的地方及去过的庙宇。苏氏修文祖坟、苏洵及苏轼母程夫人和苏轼妻王弗的坟茔也是重要的查证地。

()苏轼当过官的地方,开封是最重要的地方,苏轼前后八次进入汴京开封,多数是在京城担任朝官,乌台诗案时亦有被关御史台大牢的记录。在外当过签判的地方有一,陕西凤翔;当过通判的地方是杭州。当过太守的地方有八,依先后顺序,包括山东密州、江苏徐州、浙江湖州、浙江杭州、山东登州、安徽颍州、江苏扬州、河北定州。

()苏轼贬居的地方,应有四,包括第一次贬居的黄州,人生最后贬谪岭南地区,先后贬居过广东惠州、海南儋州和量移广西廉州(今合浦)。苏轼贬居的时间,总计接近十年,另外在开封御史台监狱中还被134天。

二、苏轼来往各地的路线与行程

()出蜀至汴京或从汴京回眉山:苏轼第一次出蜀至汴京乃随父洵与弟辙至汴京参加考试,是从北方过秦岭蜀道,经凤翔、长安、郑州等地至开封。母殁后,苏洵父子三人仍从原路赶回眉山。第二次出蜀是带着妻子王弗随父与弟等,舟行顺岷江下行,再经长江出蜀,至江陵后出陆北上,过襄阳、唐州、朱仙镇等地至汴京。第二次回京,是在苏洵殁后,苏轼兄弟二人扶柩(父洵与妻王弗)返乡,出京舟行汴河,在淮阴转运河,出瓜州渡西转长江,逆行至眉山。服丧完毕后,苏轼与子由再由北方走蜀道、过秦岭,往汴京东去,属第三次进京。

()任凤翔签判:西行,过郑州、洛阳、长安至凤翔,回程路线相同。

()任杭州倅:自汴京顺蔡河南下,转颍水过陈州至颍州拜望欧阳后,再顺颍水南下,转淮河,过洪泽湖,至楚州转运河南下,过长江。经润州、常州、苏州、秀州等地,到达杭州。苏轼任杭州倅时,曾三次至各地巡视,其中有一次乃北行至湖州、常州、镇江、无锡等地勘灾救济。

()山东知密:自杭州起,顺运河北上至楚州,再往东北行,过涟水、海州,沿海岸北行至密州。

()江苏知徐:自密州北上至潍州向西行,过青州、济南,再往南行至山东郓州,转西行,至陈桥驿,再至汴京东郊,时皇上不准苏轼入京(国门),苏轼再顺汴河至宿州出陆,北上徐州就任。

()浙江知湖:自徐州起,或南行至宿州,西北至南都探望张方平与子由后,再顺汴河、运河南下至湖州。在湖州仅任官三个月,即受乌台诗案迫害,朝廷派官南下拘捕苏轼,北入太湖,转苏州入运河北上汴京。

()贬谪黄州:自汴京南下,经陈州、蔡州,过淮河,经光州、麻城、团风至黄州。约四年后,诰命下,苏轼离黄,顺长江东行,后登陆,过磁湖、黄石、瑞昌至九江,先至筠州探望苏辙十日,再回庐山一游,接着顺江而下,过金陵、真州、常州等地,至宜兴买地。然后,北行准备往汝州。苏轼多次请求告老归宜兴终老,舟至南都,朝廷准其归根(退休)常州宜兴,然太后辅政,再度下旨,命苏轼知登州。苏轼自宜兴出发,至楚州后,顺原先知密道路,过密州至登州。

()安徽知颍:苏轼出汴京,顺蔡河行,过陈州入颍水,至颍州。苏轼任杭粹时,亦曾沿此道路至颍州探望欧阳脩。

()江苏知扬:苏轼从颍州,下行颍水至淮河,顺水而下,过洪泽湖、楚州,再沿运河而下至扬州。

()河北知定:苏轼自汴京出,沿陆路行,过相州、邯郸、邢州、真定府等至定州。

(十一)贬居惠州:苏轼自定州沿陆路南下,先行至汝州见苏辙一面,再舟行入汴河,顺运河至长江,逆行至鄱阳湖,往南逆行至赣州后,转往支流上犹江出陆。过大瘐岭,至南雄再入北江下行至广州,再东转东江,经罗浮,游山后至惠州。

(十二)汴居儋州(昌化军):自惠州西行至广州,再沿西江西行,逆流而上,至藤州后往南行,逆北流江至今北流市折向东南行,出陆后再循龙化水至遂溪,过雷州、徐闻,自递角场码头渡海至琼州,再往西,沿海,过澄迈、临高,至儋州。

(十三)量移廉州:自儋州出,沿海行,过临高、澄迈,至琼州登船至徐闻,再至雷州后,西行至中和净相院,登海舟,至合浦白沙登岸,陆行至廉州。

(十四)北归殁于常州:苏轼北返,沿南流江上行,至郁林州登陆;陆行至今北流市,再下行北流江,至藤州后东转西江,至广州后,往北舟行北江,至南雄弃舟入陆,过大瘐岭,至大余县,再行登舟,至虔州(即赣州),入赣江北上,至九江转东行至真州,再至润州南下,至常州,殁于孙氏馆。殁后次年(1102)移柩至河南郏县入土安葬。

三、按照时间顺序还原苏轼一生

仁宗景祐三年(1036

十二月十九日,苏轼生于蜀之眉州眉山县(今四川眉山)。

苏轼故居在城南纱縠行,占地数十亩,三面环水,屋前屋后,茂林修竹,苍翠欲滴,树上累累鸟巢,时问鸣啭,庭前有两株合抱的老榆树,传为其父苏洵所植,院中还有一株两枝交拱的荔枝树,是蜀中父执蔡褒送苏轼二次还朝时所种。宅西一大池塘,种满了荷花,宅内点缀着许多纪念性的建筑物,如百坡亭、披风榭、抱月亭、采花舫、瑞莲亭等,虽然都是后人所建,并非苏家旧物,但是曲径回廊,幽雅有致,颇合诗人居处。此一名迹,号为三苏祠,明末一度毁于兵火,现在所见者,皆为清朝时所重建。

眉山苏氏,原籍赵郡,即今河北赵县,后魏置郡,唐改赵州,宋升为庆源府。栾城从战国时代就属于赵郡,今为河北栾城县。三苏题名,惯称赵郡苏某,苏辙并名其文集曰《栾城集》者,都是从其祖籍,盖苏洵作《苏氏族谱》,追认赵郡苏味道为其始祖。自唐神龙元年至宋仁宗景祐朝,苏氏落籍于眉,且已三百余年,所以这家族虽然算不上是个高门巨阀,但却是著名的眉山县旧家。

苏轼自幼身体健康,头脑明快,原是个非常活泼好动的孩子,而他又不缺少游伴。孩子们碰在一起,便结伴往醴泉寺爬到树上去采橘子和柚子,登石头山去拾松果。

新年里,眉山城里的男女老幼,万人空巷,都到东门外十数里的蟆颐山去踏青,山上有亭榭松竹,下临大江,士女杂沓,歌吹嬉饮于山野间。

苏轼七岁开始读书,八岁入小学,就读于天庆观北极院。

(眉山:故居纱縠/三苏祠/醴泉寺/蟆颐山/天庆观北极院

仁宗庆历五年(1045

苏洵离家宦游,先游了蜀境内的岷山、峨眉山,然后坐了船由夔州(今重庆奉节)、巫州经三峡而至湖北襄阳,舟行江上一个多月,然后陆行而至汴京(今河南开封)。

苏洵在京师逗留了一年多,不能得官,一气之下,漫游了河南的中岳嵩山、陕西华山和豫陕之间的终南山,又南下江西,在九江与雷简夫订交。登庐山,见圆通寺的名僧居衲禅师,然后再赴虔州(今江西赣州),直至接到父亲苏序于庆历七年(1047)五月十一日逝世的噩耗,这才奔丧回乡。至八月,才奔丧回到眉县。从此,轼、辙两兄弟才正式就学于父亲。苏洵改后园书斋名南轩者为来凤轩。

仁宗至和元年(1054

苏轼娶眉山邻邑青神县的王方之女王弗为妻。

《青神县志景观名胜》载:「当年苏东坡游学中严,有鱼潜隐其间,游人一旦拍掌,群鱼便应声而出,善体人意。当年,苏东坡游学中巖,从学于名儒王方时,因恋此潭光水色,常至潭观景,拍掌唤鱼,并建议恩师为潭命名,王方于是盛会县内名流,相约头笺荐名,均不中意。独苏轼笺荐『唤鱼池』三字,刻于岩壁之上,并将爱女王弗(芳龄16岁)许配苏轼(十年19岁)为妻。

(青神县:中岩寺唤鱼池

仁宗至和二年(1055

张方平出知益州(今四川成都),先已知道了蜀有苏洵其人。北宋时代,有一非常良好的政风,大臣即使外任地方,也有发掘在野遗贤的责任。苏洵来成都,幅巾野服,以尺书求见。朝命累月不下,苏洵等得很不耐烦,记起九年前在九江订交的雷简夫,时为雅州(今四川雅安)知州,他便到那儿去访他。

苏洵命苏轼带了课业往谒方平,求教亦所以求知。方平一见苏轼,惊为天上的麒麟,待以国士。这老少二人,成都初见,奠定终生师友之谊。苏轼在成都,乘便游了大慈寺中和胜相院,并拜观了院中所藏唐僖宗及其从官文武七十五人的画像。

父子三人遊成都大慈寺中和胜相院,见僧惟度、惟简(宝月)。

大慈寺位于成都市中心,建于公元三世纪至四世纪之间。公元622年玄奘于二十岁时在此寺出家为僧。唐玄宗曾赐额「敕建大圣慈寺」,千年以来历经兴废,多次毁于兵火。现存诸殿为清顺治至同治年间重建。唐、宋之际,寺以壁画著称,苏轼誉为「精妙冠世」。寺宇宏丽,院庭深广,为成都著名古寺。大慈寺在唐宋时面积广大,目前寺址已大为缩小。中和胜相院在大慈寺内。

成都:大慈寺中和胜相院

……

四、眉山境内的苏轼遗迹

眉山,是三苏故里、苏轼原乡,是苏轼出生地和童年、青少年时期的成长之地,是三苏文化、东坡文化的源头和原点,也是苏轼挂念一生、魂牵梦绕的故乡。

苏轼从出生到34岁(1036——1069),除开在汴京与凤翔的日子,在眉州老家一共度过了26年的时光。其在眉山的时间分为三段——出生至进京赶考、程夫人去世回乡吊孝、父亲苏洵去世扶柩返乡。

眉山有关苏轼的名胜古迹和主要景点很多。

眉山城区内:

三苏祠、三苏纪念馆、古纱毂行、东坡宋城、远景楼、眉州古城(老城门、古城墙)、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东坡印象水街、东坡文创园、三苏雕像广场、苏轼公园、苏洵公园、苏辙公园、苏母公园等

眉山城区近郊:

短松冈/苏氏墓地、蟆颐观

眉山城区远郊:

苏坟园/苏氏祖陵、连鳌山石刻、大旺寺、青神中岩寺、丹棱大雅堂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