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凯紫 作者:凯紫 那个曾经带给我们无数欢乐的胖女孩不见了。 春晚舞台上,再也看不到那个笑起来有两个梨涡的身影。 各大卫视的晚会名单里,也找不到她的名字。 ——贾玲。 这个让我们又爱又恨的喜剧女王,究竟去哪儿了? ![]() 十多年前,贾玲以一个胖乎乎的形象闯入大众视野。 她自嘲、幽默,总能在舞台上制造欢乐。 那时的她,似乎成了春晚的“标配”,连续多年陪伴观众度过除夕之夜。 可是,从2023年开始,贾玲的身影逐渐淡出了春晚舞台。 有人说,她是因为太忙了。 毕竟,《你好,李焕英》的成功让她摇身一变成为了导演。 可是,沈腾马丽不也很忙吗?他们照样登台表演啊。 有人猜测,是不是因为贾玲瘦了,不符合喜剧演员的形象了? ![]() 种种猜测在网络上甚嚣尘上,可贾玲始终保持着沉默。 也有人说,她变了。 确实,她变了。 不仅仅是外表的变化,更是内心的蜕变。 ![]() 其实,贾玲的转变早有端倪。 在一次采访中,素颜出镜的贾玲坦言:“我觉得自己活过来了。” ![]() 这句话背后,是她对自我的重新认知。 她不再是那个为了博君一笑而不惜自嘲的胖女孩,而是一个有独立思想、有远大抱负的创作者。 她开始思考:除了让观众笑,我还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 当她以导演身份推出处女作《你好,李焕英》时,不少人惊讶于她的才华。 ![]() 这部电影不仅票房大卖,更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 贾玲用镜头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展现了她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 这次尝试,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她不再局限于舞台上的笑料,而是要通过更宏大的创作,留住时代洪流下的闪光点。 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幽默,一种融入了思考和温度的喜剧。 这番话,让人感受到她内心的温度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是一个艺术家的觉醒,也是一个女性的蜕变。 ![]() 可是,蝶变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2024年,她因为体型变化就备受争议。 有人说她变了,不再是那个可爱的胖女孩; 有人质疑她迎合“白幼瘦”审美; 甚至有人编造各种谣言。 面对质疑,贾玲选择用作品说话。 电影作品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 贾玲的转型,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困境。 当我们决定改变时,总会有人不理解。 他们会说:“你变了。” 是的,我们确实变了。 但这种变化,往往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贾玲的选择,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勇气和担当。 她不再满足于做一个单纯的笑料制造机,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更多的社会价值。 这种转变,需要时间,也需要勇气。 它意味着要放弃已经熟悉的舒适圈,去面对未知的挑战。 它还意味着要承受来自各方的质疑和不解。 但是,这恰恰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 那么,贾玲做错什么了吗? 她没有做错什么。 相反,她正在做对的事情。 在最新的采访中,贾玲提到说想要拍一位医生的故事。 这位医生曾为无数病人垫付医药费,资助了很多大学生,自己却身患癌症。即便如此,他仍坚持给病人做手术。 贾玲说,要把他的生平放在电影结尾。 如果后人问他们是谁?怎么死的? 她会回答:“他们是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的普通人,牛x死的。” 这就是新贾玲的追求—— 用镜头记录这个时代的闪光点,用艺术传递人性的温暖。 ![]()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有人选择随波逐流,有人却勇敢地逆流而上。 贾玲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 成长的道路上,不要害怕改变,不要畏惧质疑。 真正的成长,是在保持本真的同时,不断突破自我,去追求内心深处那个更好的自己。 她的离开,不是谢幕,而是为了酝酿更精彩的回归。 也许有一天,当我们再次在荧幕上看到贾玲时,会发现她带来的不仅是欢笑,更是一份温暖人心的力量。 那时,我们会明白: 她的“消失”,其实是为了以更好的方式“出现”。 //end 作者:凯紫,全网800万女性用户的情感集散地,他的公众号:凯紫(ID:kaikaivoice),新浪微博:@凯紫,私人微信号:kaizi573,用他的声音,每一个白天,每一个夜晚都陪在你身边。新书《好的婚姻,既不攀附,也不将就》当当网热卖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