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来,不是只有小生我所在的工地没有开工,貌似整个工程行业今年一开年就进入了真正的寒冬,好多工地都没有开工: 你说咱们干工程的是不是贱骨头,以前天天赶工的时候也抱怨“小雨大干、大雨小干、晴天拼命干”,动不动就大干100天,忙得脚不沾地,没时间回家。 现在不忙了,彻底不忙了,有的是时间提升替我和陪伴家人了,又天天焦虑心慌,想跑路都不知道往哪里跑。 以前是这个工地还没干完,下个工地已经在叫你抓紧时间过去了,过渡期一个人管两个工地的事情都是很正常的。 现在,都看不到下个工地在哪里,现有工地都停建缓建了,人员过剩,已经安排在项目上的人到了项目上却发现工人都还没来,往年这个时候不说全部开工吧,起码也要陆续开工了。 不知道往年去工地上干活的工人师傅们现在都去哪里发财了……能不能带带我啊? 所以,大家现在也越来越倾向于往体制内走,深切体会到了“稳定”的魅力,朝九晚五、收入稳定、开销很少,打工人的梦想。 但是很多事情真的不是“看到别人行,所以我也行”的,有些事情还是需要一点勇气和运气的,毕竟打工这么多年,作为普通人来讲,凡是我们能看到的好处,等我们真正入场的时候,就已经是韭菜了。 感觉我们一生都是在随大流,高考选专业的时候别人说土木工程好,能发财,我们就选了土木工程;在17年-22年那段时间,人家是赶紧买房,不然的话还会涨,很多人就掏空六个钱包凑了首付上了车…… 现在,大家都说考公考编很好,稳定,安安稳稳,幸福快乐一辈子……我想,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正确的,那应该就是正确的吧。 又或者,等到哪天风停了、天晴了,你又会觉得你行了。 所以最近在网上流行的一句话,我真的无比认同:人生这道选择题,不管怎么选,都会有遗憾。 所以真的不妨大胆一点,毕竟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想追求稳定的,35岁以下的,省考国考,报就是了,实际上也并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夸张,招录比达到1:几千,实际上可能也就是几十个人,努努力还是有希望的。 35岁以上的,有学历有证书有经验的,想要稳定可以往城投交投高速投基建投这些单位靠一下,别老听别人说什么萝卜坑,你去试试,万一成了呢? 想出国的,我看中东那块最近招聘信息挺多的,可以试试,中勾啊中能啊,都在招人,世界那么大,去看看也没什么不可以嘛。 如果实在难受,不如早点想办法脱坑吧,就像《哪吒》的导演说的:出来混,最重要的是出来,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 其实很多事情,一旦想通了,就没什么不能放弃也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了,现在国内这个行情,我说实话,就两条路:考公考编,出海。你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