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弘仁——黄山上的一朵梅魂

 田田小站 2025-02-15 发布于广东

弘仁(清1610-1664)俗名江韬,字六奇,号渐江,又号无智、渐江学人、孤啸主人,人称“梅花古衲”。

明末画家。诸生,明亡后出家为僧。擅山水,初学宋人,晚法倪瓒,尤好绘黄山松石。精山水外,间写梅花和双勾竹,与原济、朱耷、髡残合称'清初四画僧'。

和查士标、孙逸、汪之瑞等四人被称为清初“新安四大家”。

工诗,著有《画偈》。

图片

弘仁其人,诗孤画静。

少年孤贫,后来当了和尚,但是有文艺天赋的人即使出家了也不会忘了绘事,他喜好云游,来往于黄山白岳之间。用他的笔描绘那些途中的白云、松树、梅花。

图片
图片

画里面大面积的留白是逃离红尘后的第一口清新空气,他不喜欢闭塞、喧嚣、稠密、压仄。

他喜欢淡雅、疏朗、明洁、孤高。

图片

他笔下的世界是那么的安静,群峰静立,沉默无言,花不开了、水不流了,时间静止了。那一刻达到了永恒。

他的画里,有溶不掉的月色,几百年了仍在发着淡淡的清光,孤寂的僧人也是他画面的主题,还有古木寒崖、枯藤老屋。

图片
图片
图片

他的心是孤寂的,也是空灵的,他把孤独的喜悦都倾诉在画纸上。

内向的人往往有丰富的内心世界,那里也是奔腾的岩浆,只是这份热情他没有给人,只是给了手中的笔、天边的云。

或许年少的经历已经让他对人类失去了所有的兴趣,所以他让友人在他死后,坟墓边植满梅花,他愿意和梅花为伴,不愿与同类交流,或许,在他心里,梅花才是同类。

必定是善良的人啊,从不负人但难免为他人所负,久了就远远避开人,就像那些怕人的小动物。

梅花古衲,被褐怀玉,贫释子身贫道不贫。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弘仁很爱黄山,死后也葬在黄山披云峰下,他画过很多黄山的风景,骨骼劲瘦、颇为写实,得黄山之骨。

他的每一根线都来自于倪瓒,曾诗云:“疏树寒山淡远姿,明知自不合时宜。迂翁笔墨予家宝,岁岁焚香供作师。”

他的画里有很明显的折带皴,但在构图却有重大突破,层岩陡壑、重叠幽深,他深谙阴阳之术和空间交错的艺术,懂得学习和变通,我想画画的人都该学学他这种本领,这才是齐白石说的“学我”而不是“似我”,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的是那个本质,那个道,而不是术。

只有那个本源的东西才能生发出各各不同的妙物,越往枝末,越定型、越没有变化空间,越没有新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