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出自《伤寒论》,是因血虚寒凝,兼内有久寒而出现的一系列症候表现,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 原文论述:《伤寒论》中提到“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该方证是在当归四逆汤证基础上,兼内有久寒。 病因病机 素体血虚,又复感寒邪,寒邪凝滞,气血运行不畅,加之患者体内素有久寒,内外寒邪相合,致血脉痹阻,阳气不能达于四末,脏腑失于温养。 主要症状 以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为基础症状,这是由于血虚受寒,寒凝经脉,阳气不能温煦四肢,气血不能充盈脉道所致。还会有巅顶头痛、呕吐涎沫、脘腹冷痛等症状,是因为内有久寒,寒邪上逆犯胃,或寒邪凝滞于脏腑经络。女性还可能出现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血块、痛经等,是寒凝血瘀,胞宫失于温养的表现。 治法与方药 治法为养血通脉,温经散寒,兼散内寒。方中当归、芍药养血和血;桂枝、细辛温通经脉,散寒止痛;通草通行经脉;大枣、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吴茱萸、生姜散寒降逆止呕,以散内寒。 ![]() 现代应用 常用于治疗雷诺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痛经、肩周炎等属血虚寒凝兼内有久寒者。 以下是一些巧记“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相关知识的方法,从方名、药物组成、主治证候等方面帮助你记忆: 方名串联记忆法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方名中 “当归” 提示有补血的主药当归;“四逆” 想到四肢厥冷的症状,这是该方针对的一个重要表现;“吴茱萸” 味极苦且性温,能散寒止痛、降逆止呕,提示内有寒邪上逆的症状,比如呕吐涎沫等;“生姜” 性温,也辅助散寒和胃。把方名和这些症状、功效联系起来,看到方名就能联想到主要的病机和症状。 趣味口诀记忆药物组成 可以编一个口诀来记忆药物组成,如 “归芍桂枝细辛草,通草大枣加姜萸” 。“归芍” 是当归、芍药,负责养血;“桂枝细辛” 温通经脉;“草” 指甘草;“通草” 通利经脉;“大枣” 补气血;“姜萸” 即生姜、吴茱萸,散寒降逆。通过口诀反复背诵,记住药物组成。 症状对比记忆法 把当归四逆汤证和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对比记忆。当归四逆汤证主要是血虚寒凝导致的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在此基础上,因为内有久寒,多了巅顶头痛、呕吐涎沫、脘腹冷痛等症状。对比之下,突出加吴茱萸生姜汤证 “内有久寒” 的特点,强化记忆。 ![]() 故事场景记忆法 想象一个场景故事,比如有个人本身身体虚弱、血虚,在寒冷的冬天受了寒,四肢冰凉(对应手足厥寒),脉搏也很细弱(脉细欲绝)。然后因为他平时喜欢吃生冷食物,体内有长期积累的寒邪,一受寒就发作,出现了剧烈的头痛(巅顶头痛),还一直呕吐清水(呕吐涎沫),肚子也痛(脘腹冷痛)。医生就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来治疗他。通过这个场景故事,把症状、病因和方剂联系起来,便于记忆。 |
|
来自: 一语梵心 > 《经方方剂学巧记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