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肥胖症医案

 杏林独孤 2025-02-16 发布于吉林

     女,22岁,7月20日初诊。主诉:近1年半体重增加20kg。患者自诉体重自高中开始逐年渐增,近1年半体重增加20kg,平素饮食油腻, 以肉食为主, 也喜甜食、碳酸饮料, 不喜运动。现身高168cm,体重107kg,BMI37.91Kg/m2。既往月经不规律,每三月来潮一次,末次月经:7月20日,月经量正常,色暗,伴有血块,无痛经。曾于外院检查,排除多囊卵巢综合症。


      症见:形体肥胖,面部痤疮,食纳可,夜休可,大小便正常,舌质红, 苔黄厚腻, 脉弦滑。


      中医诊断:肥胖(痰热郁结证)


      西医诊断:单纯性肥胖


      治法:清热燥湿,理气化痰。


      治疗措施:


      1.予以生活方式宣教,嘱患者改变原有饮食习惯,控制每日摄入总热量,坚持运动,依据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


       2.每日监测并记录体重。


       3.方药:温胆汤加减。


       处方:陈皮15g,姜半夏10g,茯苓20g,甘草6g,竹茹10g,麸炒枳壳12g,黄连10g,荷叶15g,厚朴10g,冬瓜皮15g,麸煨豆蔻6g。共6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饭后30分钟温服。


       7月27日二诊:服用上方后体重下降1.7kg(当前体重105.3kg),颜面部痤疮未见明显改善,食纳可,夜休可,二便调,舌质红, 苔黄厚, 脉弦滑。


       上方去麸煨豆蔻,加龙胆6g,醋郁金10g。共6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饭后30分钟温服。


        8月3日三诊:患者当前体重103.2kg(已减重3.8kg),食纳可,夜休可,二便调,舌暗红, 苔白, 脉滑。上方去龙胆,加丹参20g。共6剂,服药方法同前。


      8月10日四诊:当前体重103kg(已减重4kg),颜面部痤疮较前减少,食纳可,夜休可,二便调。舌红, 苔少, 脉弦细。


      上方去丹参加牡丹皮15g。共6剂,服药方法同前。


       8月17日五诊:当前体重波动在101.5-103kg,大便不畅。上方去郁金、冬瓜皮,加大黄6g,决明子30g。


       9月7日六诊:当前体重99kg(减重8kg)。继服上方不变。


        此后该患者坚持在门诊治疗,服用中汤药6个月,至次年2月29日,该患者体重下降至85kg(减重22kg)。颜面部痤疮持续减轻,末次月经:次年2月26日—次年2月29日,月经量多,伴有痛经,食纳可,夜休可,大小便正常。舌红, 苔白厚, 脉滑。


      继续温胆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


      处方:陈皮15g,姜半夏10g,茯苓20g,甘草3g,竹茹10g,麸炒枳实12g,醋香附15g,荷叶15g,厚朴10g,地骨皮15g,牡丹皮15g,砂仁6g(后下)。共6剂,服药方法同前。嘱患者增加运动量,继续保持生活方式干预治疗。


       按:肥胖可以引起多种代谢紊乱,比如血糖、血脂、血压、尿酸等,肥胖还可引起精神方面的一些问题,比如抑郁、焦虑等,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肿瘤、骨关节病等多种慢性病的发病。


      《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皆生于气也”,也就是说临床诸多疾病的发生多与气化不利、气机紊乱有关。基于此,裴主任认为任何疾病的病机究其本源都可归结于气的升、降、出、入失常,从而导致气与精、血、津液等物质转化不能正常进行,阴阳气血失衡、脏腑功能失调而为病。


      本案患者青年女性,其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气的运动及变化均处于旺盛阶段,极易受外力影响失去正常运行。加之平素少言懒动,喜食肥甘厚腻,学习压力增大、时而熬夜,久而久之,机体内气机的主要表现方式为“升少降多,出少入多”,呈现“气郁”状态,水谷精微之气因郁而运化不利,留滞三焦,尤以中焦脾胃为盛。


       昔贤有云∶“气有余,便是火”,郁火氤氲,扰乱脾胃则食欲更旺,能量摄取增多,致使水谷精微物质超过机体的需要而化为痰湿,聚为膏脂,形成肥胖。湿热内蕴、热邪上犯皮毛、头面发为痤疮。


       结合舌脉,中医诊断为:肥胖(痰热郁结证),治疗以清热燥湿,理气化痰为法,中药方选温胆汤加减。方中半夏辛温性燥,最擅燥湿化痰,且能降逆和胃;陈皮理气燥湿,使脾健湿除,气行痰消,于半夏相伍,行气与燥湿化痰同用,加强祛痰作用;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增强化痰健脾之效;痰由湿聚而成,茯苓健脾渗湿,杜绝生痰之源,俾湿浊不生,痰无由成,是兼顾其本的治法;枳壳行气消痰;黄连泻心火;竹茹清热化痰,豆蔻芳香化湿,行气宽中,畅中焦之脾气。


      《灵柩·岁月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外界的各种时相变化,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人的生理病理,故治疗时当兼顾岁时季节、月及日节律等所造成的某些变化,基于此,裴主任考虑到此时正值暑月,故加荷叶清暑化湿,升发清阳,清升则浊自降;加冬瓜皮以清热解暑、利水,使湿热从下焦而去,与荷叶相配,一升一降,并奏升清降浊之功,甘草益脾和中,全方针对湿滞之因、中焦之位、气机之闭、火郁之性,协调发挥燥湿化痰,健脾和中,清散郁火的作用,使全身气机通畅,中焦脾胃枢机升降自如则疾病向愈。



      患者随后多次复诊,处方基本不变,加强调畅气机、清热、化痰、少佐活血之丹参等,直至次年2月,体重较初诊时减少了22kg,下降20.56%,BMI由37.91降至30.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