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微涨,涨跌比约1:1,上涨主力集中在科技相关概念股里,正如昨天所说,记忆中的牛市是“周一至三上涨、周四回撤、周五企稳”。 认识经验 今天的成交量近同于周四,溢出了经验库中“节假日前后成交清淡”结论。一个人处理事情的能力经验往往比知识更实用,所以凡事让有经验的人来做或向有经验的人请教是优选。 一个人的经验归档是有选择性的,要经过“感受强度与认知水平”两道滤网(这里需要理清知识与经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非所有正确可行的结论都会被纳入经验库里,而是需要通过不断重复或单次高强度感受才能进入;同时它还需要符合个人认知水平,这个认知可以是直接认知、等同或类比等延展认知,超出这个认知范围的就会被忽略不会纳入经验库里,由此可见,经验具有明显的个性化,而另一面就是对应着片面性与局限性。相对于经验,高级选项是专业,因为专业指向经验+知识。 使用经验处理时间累积性事件或简单事件的作用尤为明显,但会倒戈在系统性复杂事件或新生事物里。八九十年代骨灰级老股民,或者是2006年后涉足的白发级股民,至今天的仍然活跃在在市场里并能有效盈利的人却是罕有,因为现在的股票市场是系统性复杂的较新生的事物,他们有几十或十几年的经验,但这些经验大部分是片面的、无效的或是错误的,如上述节假日成交量、牛市特征这样的经验结论。 用认知破局 使用经验几乎是人们应对事物的唯一思维路径,如经验不可采信就不知如何是好了,只有放弃或无砖耐接受结果。说句难接受的话,一般人脑袋所装的大部分是情绪、情感与经验,知识并没有自认为的那么多,完全不足以理解股票市场这种系统性复杂性事物。使用那么一点的知识再积上十几年的经验,挠破脑袋去想无非也只能做到认知的延展,兜兜转转还是走不出这个桎梏。 要破局,“知识拓展”这是正解。交易是个人与市场的博弈,包括了自我理解、市场理解、关联策略三部分,所以知识的拓展并不只是学习与股市直接相关的知识,还包括哲学、心理、经济、数学等等广泛的知识,一个人交易能力的高低或其有限性跟这些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成是正相关的。单知识拓展这个难点就已拦下了超过50%的股民。 少量的显浅的知识结合长期的经验最多只能作等同或类比的认知延展,学习更广泛或深入的知识则可达到认识的拓展,这是完全不同两码事,对市场、对自己的认知水平提高了,对这种感觉的表达很多人称之为“看清了真相”,那有什么真相,只是从不同角度\高度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罢了。不幸的是这样还是不足以成为交易赢家。 学了一些新的知识,却仍然使用之前认识水平下积累的经验是帮不了什么忙。知识只存在脑袋里并没有用,必须将其与现实有关联起来,应用到实际的市场交易中,制订行之有效的策略,这里是经验的整理与重新积聚的过程,需要一个人沉浸式的思考与验证。这个艰难且长期的难点又拦下一大批人。 走上知识拓展和新经验积聚这两层后,大概率会成为有市场中长期有效生存的罕有之人了,不少过来人也会有类似五年一关、十年一关的说法,或许因为他们已成为那样的人而忽略了听众\读者并不具有相近的知识与经验,在分享知识与的经验的表达上与我不同。如同一位太极高手分享内劲之理,有意者可能都会点头赞同,实则还是处于不明觉利状态,我作为经历者,会存在错误或不足,不具能指导性意义,但会有更多的细节,具有借鉴性作用。 交易复盘: 周一置换一只黄金股,结果是错过上涨而收得小亏,自作聪明之举。周四减仓两只盈利率较高的强势股,置换成一个新的试错仓虽然它也涨了,但不及原股涨幅,同样是多此一举。 周五将另一黄金股置换成软件中的强势股,清离黄金股是出于交易预设与今天黄金下跌消息无关,选择软件中的强势股一则出于“概率分布”策略,二则设有交易预案,今天的操作并无问题。 交易预案: 势已成,起落难免,在30分钟周期上升形态中持股不动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