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在本号的《老家草木记(二)》里,写到了老家的一种乡土草木——俗称“秤砣拔”的薜荔。老同学李大脚留言道:“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不知道我们附近哪儿有…山鬼?”这句诗出自屈原《九歌》中的《山鬼》,还是大脚同学有文化,会从薜荔联想到屈原的楚辞,而我却不会这样联想。 ![]() 薜荔(本辑图片来源于网上) 大脚同学只是在楚辞里知道薜荔这种植物,却没见过真的薜荔,所以才会问他的附近哪里有。我是认识薜荔的,尽管薜荔这名字比较生僻,因为它是书面上的名字,我们这边不是这么叫的。我们叫它作“秤砣拔”,因为它的果子上小下大呈圆锥体,底部是平的,像一个个秤砣,同时,它们也长得有点像番石榴,而我们把番石榴叫做“拔仔”,所以管它叫作“秤砣拔”,挺形象的。薜荔是攀援植物,喜欢爬着古墙或大树上生长,我小时候在老家农村的老墙上就见过。只是如今老家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就连薜荔也难得一见,但我这些年喜欢到处行走古村,所以薜荔还是经常见的。薜荔的生长习性很特别,刚开始的时候叶子很小,长着长着叶子越来越大,比原先的叶子要大好几倍,让人还以为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它们要长到大叶子的时候,才会结果子。 薜荔的果子,也叫做“凉粉果”,因为它们是制作白凉粉的原料。这是四川、重庆、贵州一带夏天街头常见的清凉小吃,呈白色透明状,吃起来口感Q弹,特别的清凉解暑,我夏天去到西南地区,很喜欢买来吃。不过我没见过白凉粉的制作,不知道从凉粉果到凉粉是怎样的转变过程,好在现在网上什么都有,随便一搜就能搜到教人制作白凉粉的视频。原来制作白凉粉用的是凉粉果里面的籽,包在布里放到清水里不断地搓揉,搓出带有粘性的汁,然后放到冰箱里冷冻凝固,就变成柔软Q弹的白凉粉了。因为白凉粉是没有味道的,所以吃的时候要拌上葡萄干、糖瓜粒、山楂饼粒这些甜食,一起吃才可口。 ![]() 薜荔的果子 我们广东、福建这边,却很少吃这种白凉粉,吃的大多是黑凉粉,所以我们叫凉粉的,都是指这种黑凉粉。黑凉粉是把凉粉草用锅熬出汁,冷却凝固而成,我好多年前在增城增江边的白湖古村见过新鲜的凉粉草,还在紫金的伯公坳看过店家用大铁锅熬煮凉粉草汁——伯公坳,是吃凉粉有名的地方。这种黑凉粉,在梅州客家地区叫做“仙人粄”,在台湾则叫做“烧仙草”,其实都是一种东西。吃黑凉粉一般是加入糖浆、蜂蜜或者白糖,很少像西南地区那么加多配料的。讲究一点的甜品店,会加上切成粒的西瓜、芒果等水果,吃起来别有风味。黑凉粉刚入口有一股微微甘苦的味道,跟白凉粉一样的Q弹、清凉解暑。 好了,说回楚辞里的薜荔。《山鬼》是屈原《九歌》里的一个篇章,歌中写到的“山鬼”,是古人信仰里的一种山神,不同于现在鬼故事、恐怖电影里那些害人、吸血的鬼魂。歌中叙述的是一位多情的山鬼,在山中与心上人幽会以及再次等待心上人而心上人未来的情绪,描绘了一个瑰丽而又离奇的神鬼形象。歌的开头几句是“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这分明是一位身材曼妙而又多情、充满野性美的妙龄女子形象,她的身上披挂着薜荔和女萝,回眸一笑百媚生。薜荔和女萝,都是一种藤类植物,所以它们才能像衣服一样缠绕在身体上。这么可爱、多情而又气质独特的女子,也难怪大脚同学会对她念念不忘了。 ![]() 薜荔的叶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