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eepSeek辅助审校初体验

 ha888cz 2025-02-17 发布于江苏
下面是一本机械专业学术专著类书稿中的一句话:
弹道冲击通常表现为两个物体之间或流体与周体之间的动量交换。
“周体”这个词不常见,怀疑有误。
先后用四款审校软件进行通稿审校,都没有对这句话提出修改或质疑。
用现在最火的DeepSeek试一下:
图片
DeepSeek发现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准确的,“周体”应为“固体”之误,这也佐证了我之前的判断;它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依据不足,通过原稿的上下文判断,弹道冲击包括对流体的冲击,此处容易陷入所谓的“AI陷阱”——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Deepseek给出的修改建议则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物体”不够准确,改为“固体”更为合理。
再看看Kimi的解答:
图片
这个解答不够准确,因为物体包括流体,改为“流体与物体之间的动量变换”逻辑上有问题。
再试一下豆包:
图片
豆包的回答简单明了,但还是存在一点瑕疵。
我试着将包含这句话的更多内容(一个小节,1000字以上)喂给AI,此时DeepSeek和Kimi都没有指出这句话的错误,而豆包给出了同样的答案。当然,仅这一个案例还不足以证明豆包的功能更强大,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测试。
总结一下,传统的审校工具受制于词库的限制,对一些不常见的错误不能有效地识别,而AI大模型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审校工具的不足。有意思的是,AI像人一样,对于单个句子或者短文,错误的识别能力较强,而对于大段的文章或几十万字的书稿,识错能力则大幅下降;另外AI也会出现毫无依据地“妄改”的情况。
目前的AI大模型,包括接入大模型的智能审校工具,与合格的编校人员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已经可以作为编校人员的有益补充。下次准备分享几个AI审校润饰文字的案例,真的有过“人”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