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义之师——叛将弗拉索夫和俄罗斯解放军

 fairyfail 2025-02-18 发布于广东

作者:联邦伯爵

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已经讲过了由俄国人组成的穷凶极恶的伪军“RONA:党卫军卡明斯基旅”,本期故事笔者将讲述二战时依附于纳粹德国的另一支俄国伪军——“俄罗斯解放军”。

一、德国人尝试组建俄国伪军

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后,在军事上辉煌胜利的背后,则是补给线的脆弱、苏联游击抵抗运动的此起彼伏、自身兵力的空虚,于是“以俄制俄”的政策很快被推行开来。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组建“忠诚”的俄国伪军。

事实上,德军想要组建俄国伪军,就像喝水一般简单——首先,大批乌克兰人极度反苏,视德军为解放者,欢迎德军到来;其次,大量苏军中的少数民族如鞑靼人、蒙古人、车臣人、亚美尼亚人、阿塞拜疆人、格鲁吉亚人等,以及哥萨克,因不满于苏联的一些政策,而向德军变节;再其次,大量十月革命和苏俄内战后流亡欧洲各国的前白军成员借此机会与德国人合作;最后,也是人数最庞大的,在开战3-4个月内被俘的多达380万苏军官兵(以俄罗斯人为主),一方面是他们在德军战俘营中受尽虐待和折磨,另一方面是著名的斯大林“270号命令”规定苏军官兵一旦被俘即视为“叛国”,因而有众多战俘不甘就此死去,就投入了德军怀抱,其中不乏高级军官。     

图片被俘的苏军士兵        

于是,乌克兰辅助警察、伪哥萨克骑兵、高加索“东方营”、卡明斯基旅……不同民族、不同建制的伪军被组建起来,数量庞大,在1942年就高达30万人以上。他们在广袤的东线德国占领区“承担”着地方治安、屠杀犹太人、围剿游击队、保护补给线等等“重任”,部分伪军的凶残程度也丝毫不逊于德国主子

在苏德战争的前两年,俄国伪军可谓“群魔乱舞”,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直到一个人的到来。

二、弗拉索夫前期的英雄生涯

1900年,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弗拉索夫出生于俄罗斯帝国下诺夫哥罗德省,他身材高大、相貌周正、谈吐得体。少年时在东正教神学院接受教育,后改学农学。    

早年的弗拉索夫也算个热血青年。1919年他加入红军,在乌克兰、高加索和克里米亚英勇作战,很快成为军官。内战结束后,他被送到军校深造。之后更是官运亨通。

1930年,弗拉索夫加入苏联共产党,在“大清洗”中未受波及。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很快提供了军事援助,弗拉索夫被派往中国,在1938年至1939年11月担任蒋介石的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国民革命军

1939年底回国后,弗拉索夫被任命为苏军第 99 步兵师的师长。在1940年苏联红军的整训中,弗拉索夫和他的部队受到上级的大力表彰,因而被提升为少将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时,弗拉索夫已经是苏军第4机械化军的军长了。

图片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弗拉索夫       

战争爆发后,弗拉索夫指挥部队在苏军一溃千里的惨状下却打得相当不错。他重新夺回了被德军占领的普热梅希尔,并坚守了六天。由于出色的表现,1941年7月弗拉索夫又担任了临时组建的第37集团军司令,守卫基辅。

1941年9月,在基辅战役中他的第37 集团军被苏军围歼,他本人则逃脱成功。斯大林亲自下令将弗拉索夫接回莫斯科,授予他红旗勋章和列宁勋章,任命他为第20集团军司令

1941年11月,当德军莱因哈特将军和霍普纳将军的两个装甲集团军在莫斯科北部势如破竹之时,弗拉索夫亲率两个苏军近卫步兵师顶上前线浴血奋战,并在援军抵达时即刻转入反攻,将德军兵锋抵挡在莫斯科运河外接着他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再立奇功,指挥第20集团军大举反击德军并夺回了重镇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重创德军此时的弗拉索夫已然达到人生巅峰,他的照片与其他众多苏联将军的照片一起,作为“莫斯科保卫者”的英雄模范刊登在《真理报》上    

图片当时《真理报》刊登的保卫莫斯科英雄将领照片,头功是当之无愧的朱可夫(左上最大一幅),左下戴眼镜者即为弗拉索夫         

莫斯科战役结束后,弗拉索夫再度被斯大林授予红旗勋章和列宁勋章,晋升中将

1942年初,为解救被包围的列宁格勒,苏军组建了沃尔霍夫方面军,以其下辖的第2突击集团军为主力向德军发起反击(柳班-楚多沃战役),但是陷入苦战。由于对战果不满意,斯大林撤掉了第2突击集团军的司令索科洛夫将军,换成了弗拉索夫。弗拉索夫不负众望,率领第2突击集团军在德军中间打开了突出部。遗憾的是,友军没跟上弗拉索夫的进攻步伐,导致其成为深入的孤军。随着德军调来生力军——2个步兵师、党卫军“警察”师和西班牙“蓝色”师向弗拉索夫部南北两翼大举进攻,彻底将第2突击集团军在内的13余万苏军合围。    

1942年6月,突击第2集团军的建制被摧毁,弗拉索夫带着残兵突围失败,于7月12日在一个村子里被德军俘虏(原因是有一个村民向德军揭发)。

三、叛变的弗拉索夫

在战俘营中,弗拉索夫投降德国,成为了“变节者”。关于猛将弗拉索夫在短短数月内突然成为叛徒的原因,后世一般认为是他见识到了太多苏军在战争初期的巨大损失和无能表现,认为苏联难以赢得这场战争。弗拉索夫说过如下这番逆天的胡话:“难道流更多的血不是犯罪吗?难道俄罗斯民族的主要敌人不是布尔什维克主义和斯大林吗?难道奋起反对斯大林及其同伙不是每个俄罗斯人首要的神圣义务吗?……我终于得出了结论:我的义务是动员俄罗斯民族投入反对布尔什维克政权和建设新俄国的斗争。”

图片弗拉索夫叛变后拍摄的形象照

图片弗拉索夫正在进行卖国宣讲

其中,出身于沙俄波罗的海德意志贵族的德国军官斯特里克费尔特上尉的“劝说”起到了重大作用,二人很快成为好友。斯特里克费尔特一直致力于以“俄罗斯民族解放”和“反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名义拉起一支俄国伪军,于是他为帮弗拉索夫建立一支强大的俄国伪军努力奔走弗拉索夫还与另外几位变节的苏联将军商讨“卖国大计”,后来他们也都成为俄罗斯解放军的高级领导人。

1942年12月27日,弗拉索夫与另一叛徒博亚尔斯基等人发表《斯摩棱斯克宣言》,公开与苏联决裂,德军出动飞机将这份卖国宣言投放到了苏联控制区内,斯大林对此怒不可遏。他们在宣言中宣布成立反苏武装“俄罗斯解放军”俄文:Русская освободительная армия,即POA弗拉索夫俄罗斯解放军要“将俄罗斯从共产主义中解放出来”,并设计了一整套标志、军衔等。         

图片俄罗斯解放军军旗

图片

俄罗斯解放军臂章

根据德军总参谋于1943年4月和5月颁布的命令,所有在德军中服役的苏联籍志愿者,在他们的德式军装上统一佩戴有“POA”字样的标志由于纳粹德国领导层起初并不信任弗拉索夫,所以虽然诸多俄伪军佩戴“俄罗斯解放军”的标志,但根本不归弗拉索夫指挥,弗拉索夫有的不过是存在纸面上的空架子

1944年6月,盟军发起诺曼底登陆战。在德军的岸防部队中,就有大量佩戴“POA”标志的俄伪军士兵,他们多数是阿塞拜疆人、格鲁吉亚人、亚美尼亚人、鞑靼人等少数民族。他们与来自波兰、印度甚至日本的外籍德军一起抵抗盟军。当美国大兵们抓获大批“德国战俘”时,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些人压根不是德国人,哭笑不得。

图片1944年6月,一名在法国的POA士兵,他手里拿的是波波沙冲锋枪

图片戈培尔会见弗拉索夫等人

1944年下半年,第三帝国马上就要咽气了。纳粹领导人想方设法地拼凑外籍部队,只要能为德军作战,来者不拒。纳粹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一直很看中弗拉索夫的“价值”,他认为应该好好利用弗拉索夫这枚棋子,让俄罗斯解放军为德国效力,冲在反苏前沿。希姆莱也一改之前态度,游说希特勒扶植弗拉索夫,希特勒终于松口。

四、俄罗斯解放军(POA)的正式组建

1944年9月16日,党卫军总司令希姆莱会见了弗拉索夫,允许后者正式建立一支强大的俄罗斯解放军    

图片希姆莱接见弗拉索夫     

1944年11月14日,弗拉索夫等叛将捷克布拉格成立流亡政权俄罗斯民族解放委员会”,“俄罗斯解放军”成为该“委员会”的“正规军”,弗拉索夫任“委员长”和“总司令”。

1945年1月18日,纳粹德国外交部与“俄罗斯民族解放委员会”签订协议,二者成为“盟友”,德国为其提供资金援助。

1945年1月28日,希特勒正式承认俄罗斯解放军是纳粹德国盟国武装部队,在政治地位上与德军“平等”,但是要听从德军指挥部指挥。

此时,苏军和盟军早已攻入德国本土,弗拉索夫抓紧一切时间壮大俄罗斯解放军,他把目光投向了德军指挥下数量庞大的其他俄国伪军。

1944年在德军序列中有多少俄国伪军?180个各民族步兵营(约一半是俄罗斯族,一半是其他少数民族)、140个野战分队(团级编制,但实际人数没那么多),还有几支编制较大的部队——俄罗斯国民军、两个哥萨克师、卡尔梅克骑兵军、党卫军乌克兰师等等,总人数约40-60万。如果把依附于德军的波罗的海三国部队也算上,人数就更多了。弗拉索夫想把这些部队划入自己麾下,却被德国人严词拒绝(都给了你不得反了天),于是他只能从战俘和苏联籍劳工中招兵。    

1944年11月23日,俄罗斯解放军第1师成立,师长为原苏军第389坦克师上校师长布尼亚琴科,满编达1.8万人;11月29日,俄罗斯解放军空军成立,包括战斗机大队、轰炸机大队、夜间轰炸机大队、运输机大队和高炮团;1945年初,第2师、第3师成立,师长分别为原苏军某旅上校政委兹维列夫、原苏军某步兵军少将军长沙波瓦洛夫;之后,德军还是额外划给了俄罗斯解放军几支部队,比如臭名昭著的“卡明斯基旅”部众、哥萨克骑兵团等;除此之外,还有预备旅和达本多夫军官学院。上述力量加起来,俄罗斯解放军的总兵力超过了5万人,其武器装备大部分缴获自苏军,包括少量的大炮、坦克、装甲车。

图片弗拉索夫和俄罗斯解放军的军官

图片弗拉索夫视察下属

图片俄罗斯解放军空军成员(都是叛变的原苏军飞行员)

图片俄罗斯解放军第1师师长 布尼亚琴科

俄罗斯解放军其他高级军官有:参谋长特鲁欣将军,副参谋长博亚尔斯基将军和弗拉索夫一起发表叛国宣言的),作战部长涅里亚宁将军,战斗训练部主任阿尔采索将军,空军指挥官马尔采夫将军(原苏联空军上校),哥萨克骑兵指挥官考诺诺夫将军,职务不明但被授予将衔的马雷什金扎库特尼布拉戈韦申斯基日连科夫等等以上这些大部都是叛变投德的原苏军高级军官,这些人毫无疑问全都上了克里姆林宫的“生死簿”

五、俄罗斯解放军(以下简称POA)的参战

图片弗拉索夫等人和德国军官在一起

一些营销号中说俄罗斯解放军是一触即溃的乌合之众,这个说法其实多少有点片面。POA本身具有一定规模和战斗力,但是由于参加的战斗不多,再加上他们的态度倾向于消极的避战自保,所以没什么像样的战绩,从而显得POA没什么用。

1945年2月9日,POA第1师开赴奥得河前线,隶属德国第9集团军,参加防御作战。POA萨哈罗夫上校指挥的一个战斗群苏军第230步进行了激战,其对苏军占据的Neulevin、Karlsbise和Kerstenbruch几个定居点发动猛烈进攻,损失惨重。在德军战报中,POA这一战表现还不错。但是随着德军的败退,POA第一师也匆匆撤离了战场。POA空军与德军下属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空军部队也投入了对苏军的战斗。

苏军方面将俄罗斯解放军称为“弗拉索夫分子”,一旦俘获就地处决。    

希姆莱认为POA的总体作战能力尚可。他在向希特勒报告中提到:“我将更多地使用这些俄罗斯部队。他下令将POA的第11第13和第14反坦克营调往柏林。但不久后,这几个营又被调往南部战线,参加新的作战行动。

1945年3月初,德军要求POA在Papen河(奥得河支流)东岸建立桥头堡,确保德军船只正常通行以运输部队和物资。3月26日,POA第1师由火车运送到Papen河附近的利伯罗斯。4月13日,POA第1师在炮火准备后开始进攻东岸苏军Erlenhof桥头堡,POA空军的夜间轰炸机大队进攻提供空中支援。POA与苏联第119集团军的部队展开厮杀,在推进500米后遭到了苏联炮兵的强大火力压制,师长布尼亚琴科当即下令撤退,约370名POA士兵在战斗中被苏军击毙之后,布尼亚琴科未经德国人的许可,擅自下令第1师撤出战场,向捷克境内运动,从维斯瓦河集团军群转移到中央集团军群。   

图片俄罗斯解放军士兵    

图片俄罗斯解放军士兵

图片弗拉索夫向下属训话

在1945年4月间,弗拉索夫成功“兼并”了由白俄将军领导的俄罗斯国民军、党卫军第15哥萨克骑兵军等俄伪军部队,俄罗斯解放军壮大到10万余人。意识到纳粹德国不可避免的失败,也深知自己落到苏联手里的悲惨下场,POA领导层决定脱离德军指挥,向西部突围,以向英美盟军投降。但是1945年5月5日爆发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爆发的民族起义让弗拉索夫“眼前一亮”,他认为若是帮助捷克人起义,捷克人必定会“感激不尽”,为自己提供庇护,于是他下令在捷克的POA第1师调转枪口对准昔日的主子——德军    

5月5日当天,POA第1师就在布拉格郊区与德军交火。5月6日,POA渡过伏尔塔瓦河,配合捷克起义军解放了布拉格80%的区。然而,领导起义的捷克斯洛伐克国民委员会在苏联的压力下根本不敢“庇护”POA,面对即将进入布拉格的苏军,POA只得在5月8日狼狈撤离5月9日,苏军就开进了布拉格。

图片布拉格起义

六、叛徒的终结

POA总部、第2师第3师和空军部队在5月8日纳粹德国投降后逃往美国和英国占领区,被缴械并拘留,后根据《雅尔塔协议》移交给苏军;约2万POA官兵没来得及逃走就俘获在布拉格,约600名POA第1师士兵被苏军俘获后未经审判就枪杀,POA高级将领博亚尔斯基和沙波瓦洛夫也在布拉格死亡(死因未知,大概是被苏军枪毙)。     

5月10日,POA第1师抵达美军占领下的捷克比尔森在苏联压力下,美军拒绝收留他们(俄国人的恩怨关我们美国人屁事)。5月13日-14日,大约9000名第1师的POA走投无路向苏军投而少数POA序列里的其他俄伪军逃脱了制裁,如俄罗斯国民军逃到了永久中立国列支敦士登,后者不顾苏联反对让他们去了阿根廷。

弗拉索夫也在寻求美军庇护无果后,被引渡给苏联。POA的众高级将领,包括布尼亚琴科特鲁欣科夫、马雷什金、马尔采夫等人也全部被美国人移交给苏联他们当然无法逃脱苏联正义的审判,他们的叛国、反苏维埃罪行昭然。

图片弗拉索夫及POA高级将领们在审判席上

1946年8月1日,弗拉索夫与十几位俄罗斯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在监狱执行绞刑,俄罗斯解放军也随之灰飞烟灭

毫无疑问,弗拉索夫和他的俄罗斯解放军是投靠敌人、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叛徒、反贼、败类,必遭唾弃,必被钉在耻辱柱上。匪夷所思的是,二战后,尤其是苏联解体后,竟然还有人想为其翻案,称其不是叛国而只是单纯反对布尔什维克。这种说法完全站不住脚,是对历史的歪曲,是对二战死难者的不负责!这些投敌卖国的叛徒,都是死有余辜,没有任何洗白的余地!       

参考资料:         

李浩《从红军英雄到法西斯帮凶——苏联叛将弗拉索夫的可悲人生》

【英】乔纳森·诺思《第二次世界大战军服、徽标、武器图解百科》    

【英】普里特·巴塔《普鲁士战场:苏德战争1944-1945》    

FandomRussian Liberation Army    

Fandom: Andrey Vlasov

РуниверсалисРусская освободительная арми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