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邢台旧事:卢象升剿匪记,“阎王”也打过大败仗

 思明居士 2025-02-18 发布于河北
Image

卢象升是明末抗清名将,他一手组建的“天雄军”,战斗力非常强。和曾国藩的湘军一样,卢象升训练这支部队,最初也是用来对付农民军的。

崇祯三年(1630年),卢象升被任命为山东布政使右参政、整饬大名兵备道,管辖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当时太行山、恒山一带有很多流寇,《明史》称“盗”或“贼”。卢象升“抽集民壮,练乡勇,讲什伍”,由此诞生了天雄军这样一支劲旅。

崇祯六年(1633年)正月,山西的农民军东跨太行山,进入顺德府(今邢台)、真定府(今正定)境内。有官员上奏:“畿南咽喉重地,顺德为大平原,千里直走京师,非有河山为之蔽也。”深感不安的明政府急忙派兵,协助卢象升剿杀。

这支从山西过来的农民军,首领叫“蝎子块”。史籍说,贼首“不欲以姓名闻,恐为亲族累,故相率立浑名”。蝎子块的原名叫拓养坤,陕西清涧人,为高迎祥部四队闯将。

蝎子块占据了临城的西山,并向进剿的官军发起进攻,但他们不是卢象升的对手,几次出击都被打退。农民军围困冷水村,卢象升则在石城附近设伏,将农民军打得四散奔逃。

卢象升率三百骑兵追击,追至一处悬崖边,被对方一箭射中头盔,但他毫无惧色,越发奋勇冲杀。反倒农民军自己吓破了胆,相互告诫说,可别碰上卢象升,谁碰上谁就得死。卢象升就此得了一个绰号,叫“卢阎王”。

石城伏击战,卢象升大败农民军,斩杀其首领十一人。农民军逃至青龙冈,也被卢象升打败。今临城县有石城村、西冷水村,驾回村原名青龙乡,似能与卢象升清剿农民军的地点对应上,不知是否准确。

史料记载,卢象升还在摩天岭打过一次胜仗,一般认为是邯郸武安的摩天岭,其实邢台内丘也有一座摩天岭。而据《古今图书集成》之顺德府部纪事:

(崇祯)七年十一月,兵备卢象升袭贼龙驹岭,大败,仅以身免。游击童、千总孟没于贼。邑生员王引率乡兵同往,亦死焉。

龙驹岭位于内丘县,《内丘县志》载,“鹊之北为龙驹岭,县西北五十里,昔有龙驹出山窟,故名。”龙驹岭是出入太行山的要塞关口,层峦叠嶂,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末卢象升在这里打了败仗,而且还是大败。但《明史·卢象升传》并没有记载这件事,或许是春秋笔法,为尊者讳了。

沙河是卢象升清剿农民军的另一个主要战场。史料记载,卢象升曾经“驻册井,与太平军战于小西天,数日激战,太平军败走”,“贼多穿妇人服,面傅朱墨,官兵望见,辄马逸不能止”,卢象升连战破贼。

“贼惧,南渡河。”农民军领教了“卢阎王”的厉害,最后决定离开河北这一带,跑到黄河以南去了,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百姓终于过上了几年安生日子。后来,卢象升调任湖北郧阳抚治,三府百姓数万人遮道相送,士民伏地而哭,一直送到五百里外的黄河边才返回。

如果按照过去的说法,卢象升和曾国藩一样,算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但很多事情都是错综复杂的,卢象升也并非简单地清剿农民军,他提出“民从贼,多起于饥寒;兵从贼,多缘于缺饷”,甚至向崇祯皇帝建议,官员们都应捐纳钱粮,直到寇平为止。

“盖图秣马厉兵以剿贼,必先加膝置怀以抚民。”只是,没有人响应他的提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