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川地震,是大震前的预兆吗

 黑扭 2025-02-18 发布于安徽
开年第二天,银川市接连发生两次地震,分别为4.8级和4.6级,两次地震震中在同一区域,以及随后两日昼夜发生大小不等的余震,让市民们惶惶不可终日。网络上充斥着历史上各大地震带来的惨烈情景,摧残着人们脆弱的神经,自媒体上人们争先恐后去加油、人头攒动的车站、拥挤不堪的高速公路等大量影像,加剧了部分民众逃离银川的心理,部分学校不得已也提前放寒假了。
图片
图片
毕竟人类最古老而强烈的情感便是恐惧,最古老而强烈的恐惧,则源自未知。人们在历经十余次的地震后,不禁想起那句“小震闹,大震到”是不是真的,导致人们焦虑不安,神情恍惚,但凡在室内感受到一点大的声响和振动,都会神经质的认为地震了,是真的怕会发生1920年海原那般毁天灭地的大地震。
地震的产生
我们先聊聊地震是如何产生的,话说地球像一颗鸡蛋,分为三层,从内到外分别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当然地壳也不是完整一块,由很多大小不一的板块组成。由于地球无休止的自转和公转,这个过程中地球内部会产生大量的能量,使其内部的物质不断分离、聚合,特别是地幔层中的软流层不断的流动,带动上层的地壳板块以极其缓慢的速度移动,类似漂浮在湖泊的木块,板块相互之间碰撞、挤压、断裂等运动被称为板块构造运动,我们常说的高山和海沟等就是这样形成的。
图片
图片
地壳板块中岩石圈在受力后快速破裂、塌陷,并在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引起的地表振动就叫地震。地震期间会产生地震波,分为纵波、横波和面波,通常把纵波和横波合称为体波。纵波是指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横波是指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面波实际上是体波在地表衍生而成的次生波,主要在地表传播,能量最大,波速低于体波,往往最后才能被记录到。面波的传播比较复杂,既可以引起地表上下的起伏,也可以在地表做横向的剪切,这里的剪切运动对建筑物的破坏最为强烈,如果地震非常强烈,面波可能在震后围绕地球运行数日。
图片
因为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是落后一步。故而在发生较大的地震时,离震中较近的人们一般会先感觉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觉有较强的水平晃动。科学家们正是利用纵横波到达地表的时间差和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更快的特性,给地震发生后而地震波尚未到达某地区之前向目标进行地震信息预警,从而减轻损失。
图片
地震的类型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
图片
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陷落地震是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诱发地震是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人工地震是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
震级与烈度的划分
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最初开始破碎的部位,也是地球内部大量释放地震能的部位,称为震源。理论上震源是一个点,而实际上它是拥有一定规模的一个地区,称为震源区。震源在地表上的投影叫震中。损坏性地震(大于5级)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释放的能量决定地震的震级,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地震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2倍。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烈度不仅一个,离震中近的地方烈度高,损坏大;反之烈度低,损坏小;它表示同一次地震在不同地点造成的具体破坏程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岩层性质、地面状况和建筑物抗震性能等多种因素有关。地震常常会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图片
我们着重看看震级与烈度的划分标准。
地震等级的划分,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Charles Francis Richter)和古登堡(Beno Gutenberg)于1935年共同制定的地震等级划分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里氏震级,它是根据离震中一定距离(100千米)所观测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为标准,并且考虑从震源到观测点的地震波衰减,经过一定公式,计算出来的震源处地震的大小。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数,故而里氏震级规模每增加一级,能量释放约增加了32倍左右,但里氏震级达8.6以后有饱和问题(地震释放的能量在增大,震级却不再增大),所以引入矩震级的概念,特大地震一般用矩震级表示更为合理,目前世界上已知有记载的最大的震级为9.5级。
图片
科学家把人对地震的感觉、地面及地面上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和自然破坏的各种现象,按照不同程度划分等级,依次排列成表,称为地震烈度表,目前,世界上烈度表的种类很多,以十二度表较普遍,此外尚有八度表和十度表等,前苏联和中国均按12个烈度等级划分烈度表。

         地震烈度表

地震烈度

产生后果

Ⅰ度 

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

微有感,个别特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Ⅻ度

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山河改观

具体地震烈度等级划分详见《GB∕T 17742- 中国地震烈度表(2020)》
图片
地震带
地震带又称地震分布,在地震带外,地震很少,且分布零散。地震带的存在与一定的地质构造相关,全球地震最频繁的区域分布在板块的边缘。根据全球构造板块学说,地壳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分割为彼此相对运动的板块,板块当中有的大,有的小。
图片
大的板块有六个,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相邻两个板块之间,便形成了两种边界,即消亡和生长边界。两个板块相互挤压,距离越来越近,常常会形成山脉、海沟,凡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两板块间碰撞的就叫消亡边界。两个板块相互远离,距离越来越远,常常会形成海岭、裂谷等。如果板块张裂的地方是在大洋中,就会形成海岭;如果板块张裂的地方在大陆上,就会形成裂谷。
图片
在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往往孕育出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这两大火山地震带便是这样产生的。
全球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大板块的边界上,一部分发生在板块内部的活动断裂上。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特别是印度洋板块不怎么安定,不断北移,把我国的西部地区挤压的太厉害,导致西部地区地震频发。其实,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
图片
中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分别是:1、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2、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3、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4、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5、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图片
其中,从中国的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有一条纵贯中国大陆、大致南北方向的地震密集带,被称为中国南北地震带。该带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内,向南可延伸到到缅甸。这条地震带上,集中了中国有历史记录以来一半的8级以上大地震,08年的汶川大地震就发生在这一地震带上。
回头来说说银川这段时间的地震,整个宁夏本来就在南北地震带上,有地震不足为怪,再加上银川平原是夹持在贺兰山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断褶化形成的地堑式盆地,由于阿拉善地块向东逆冲,使贺兰山和银川地堑一起抬升,隆升过程中受朝北东方向的挤压影响,导致银川盆地南部的断裂带一直处于活跃地位。
图片
银川境内主要分布着4条地震断裂带,分别为贺兰山东麓断裂带、芦花台隐伏断裂带、平罗-银川隐伏断裂带和黄河隐伏断裂带。本次地震就是发生在平罗-银川隐伏断裂带上西支断裂南段,由于身处断陷盆地,且盆地的沉积层厚度较大,具有放大效应,虽然震级不高于5级,但震感比较明显、强烈。
经过地震研究人员长期数据统计与分析,5级以下地震的积蓄时间比较短,大概需要300年左右;8级以上地震积蓄所需能量的时间,得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再加上附近的小震群都是能量的释放口,在能量还没有积蓄到可以发生大地震的时候,就以小地震的形式释放出去了。昨天,银川市召开的震情新闻发布会也给民众吃了颗定心丸,说明震中区目前处于应力正常释放调整阶段,并非大地震的前兆。
建筑物的设防烈度
建筑结构类型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筒体结构、钢结构及砖混结构等。各种结构的房屋其耐久性、抗震性、安全性和空间使用性能是不同的,其中的抗震性能就是根据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所在地区的设防等级要求进行设计的。这些建筑结构类型中,属筒体结构安全性最好,当然也是造价最高的,一般用在超高层上;砖混结构安全性最差,一般在老旧住宅小区中较多,其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但当下城市建设中基本淘汰。
我们现在购置的住宅建筑基本上都是框剪结构,且国家对五方(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负责人实行责任终生制后,基本上不会对结构安全方面偷工减料,除非脑袋不要。
图片
图片
图片
看了以上的抗震受防设计烈度,你是不是安心多了。
所以说,只要你不是住在老旧砖混建筑内,就别自我制造心理焦虑了,踏踏实实的该吃吃、该睡睡,设防8度的建筑换算到震级的话,就是能抗6级(震中)左右的地震是没有问题的,即便是高于6级的地震也不至于倒塌,必要的话,在空间紧凑的房间里(卫生间)备点生活必需品,以防万一,如果真有大地震话,给自救和外救留点一线生机的可能吧。(强调下:房子装修时,尽量避免繁杂的吊顶、吊灯等装饰物,很多受灾的人往往不是房屋倒塌给砸坏的,而是被掉物给砸坏的)
让我们收拾好心情继续生活吧,毕竟牛马的日子得继续不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