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豪门贵族的共同利益,帝国的权力资源,就应该按门第、血统进行分配。因为只有按这种分配模式,他们的既得利益,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保护。 基于皇帝的利益,帝国的权力资源显然应该这样分配,说得好点,那就是唯材是举,换而言之,不论你的门第有多高,也不论你的家族势力有多大,你没有才能,也应该靠边站;只要你有才能,不要说你是所谓的寒门了,你就是杀猪、卖豆腐的人,也应该前排就座。 皇帝为什么喜欢这样玩呢?绝不是因为皇帝圣明,而是因为这最符合皇帝的利益。 如果帝国的权力资源,按门第、血统分配,皇帝就会丧失绝大部分的人事权力;皇帝想管理下面的官员,难度就会无限增大;因为在这种背景下,官员的升降沉浮,就不是皇帝可以随便决定了;因为在这种背景下,皇帝面对的官员,都不是各种经理人、打工仔;而是有着强大家族背景下的大小股东。 而所谓的唯材是举,却可以让皇帝拥有最多的人事权力,更让皇帝可以轻松驾驭下面的臣子。因为在这种背景下,官员的升降沉浮,就是由皇帝说了算,只要皇帝高兴,可以让你一夜之间连升十八级;只要皇帝不高兴,可以让你一夜之间连降十八级;关键是,这样操作的结果,皇帝面对的官员,就不再有强大家族背景的大小股东,而是各种经理人、打工仔。 因为类似的原因,看到皇帝玩所谓的唯材是举,豪门贵族就会说他亲小人、远贤臣。 我们常有一种错觉,那就是亲小人,就是亲近道德低下的人;远贤臣,就疏远道德高尚的人。 其实呢,在许多时候,皇帝所谓的亲小人,就是重用那些杀猪、卖豆腐、种田、拉黄包车的底层人家子弟;所谓的远贤臣,就是皇帝疏远那些出身高贵的、有文化底蕴的士家子弟。 许多时候,同样的事,处于不同角视角,得到了的结论就是天差地别的;同样的人,处于不同的视角,得出的评语,也是天差地别的。 比如,给皇帝当打手的人。 你用高大上的角度看,他们就是铁面无私的、不畏权贵的,勇于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的正义化身。 你用阴暗的角度看,他们就是皇帝的狗,关键是,还是昏君豢养的狗;他们就是帮助皇帝迫害贤人、忠臣的大奸臣。 晋元帝司马睿上位后,就开始重用刘隗、刁协。 这两个人,处于皇帝的角度,都是大忠臣;用高大上的角度说,都是不畏权贵、打击权贵的贤臣。 但是处于豪门大族的角度,这两个人就是大奸臣;就是怂恿、帮助皇帝迫害、打压贤臣、忠臣的大坏蛋。 更主要的是,这两个的江湖地位,渐渐都是一副要超过了王导、王敦。 面对此情此景,王导、王敦都是叔可以忍、婶不能忍的感觉。如果他们只是得罪了王导、王敦,这还好说,问题是因为他们利益受损的豪门贵族,那是多的去了。 在这种背景下,王氏家族与晋元帝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最后,王敦终于决定用武力修理晋元帝了。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假如皇帝重用奸臣、危害国家;臣子应该怎么做呢? 是高呼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还是高呼,为了帝国、为了百姓的根本利益,要清君侧? 是哭天抢地的用头撞地,用泪水、额头的鲜血,哀求皇帝不要这样一意孤行;还是联合大家,用武力好好给皇帝上一课? 如果没有强大的外力制约,或是没有巨大的利益诱惑,相信谁也会觉得,皇帝重用奸臣、危害国家,大家就应该用武力给他好好上一课,甚至直接就把踢下台,换一个皇帝! 只要我们知道这个道理,大约就会知道,皇帝可以高高在上,从来都需要不可告的权力布局;否则,什么皇帝不皇帝的;大家想收拾他,理论随手一抓一大把! 不要说,皇帝就是重用奸臣、危害帝国和百姓的根本利益了;就算皇帝重用贤臣,一心为国为民;只要反对他的人枪杆子够硬,也可以说他重用奸臣、危害帝国和百姓的利益;然后率人冲过去,用武力好好给他上课! 遥想当年,昌邑王当了皇帝,在位27天,犯了大小错误1200多件;最后霍光率人用武力给他上课时。昌邑王哭着喊着说,我知道我犯错,只希望你们还让我当皇帝。霍光等人当时就告诉他,不是我们要废掉你,实在是因为你无可救药了;于是昌邑当时就丢了皇位。 昌邑王回家后,当时就是一副混吃等死、甘当酒囊饭袋的样子;站的越高、摔的越惨;你爬上了皇位,还想活着离开,这个难度真心说比较大。 后来,汉宣帝上位了后,就派人调查昌邑王;总而言之,这个家伙活着,还会对我构成威胁吗?幸好调查的人比较善良,也幸好汉宣帝不是恶人,否则,昌邑王这个皇帝当的,你说亏不亏? 再退回来说,遥想当年赵构重用秦桧祸害国家。在没有强大外力制约的背景下,大家都希望岳武穆如何做呢?肯定是希望岳武穆用武力,好好给这两个家伙上一课。 问题是,岳武穆没有机会,所以只能无奈的任由赵构重用秦桧;然后无奈的高呼天日昭昭。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还是书归正传,从晋元帝和王敦说起。 晋元帝一心打压豪门贵族的利益,大有成为整个贵族世界的公敌。在这种背景下,王敦就代表大家,要用武力教育晋元帝了。 问题是,王敦是臣子,晋元帝是皇帝。 臣子用武力教育皇帝,这叫什么操作呢? 所以,王敦就说,我并无意修理皇帝,只是想修理皇帝手下的两个大奸臣。 如果皇帝自己动手清理门户,我就啥也不说了;如果皇帝不愿意自己动手清理门户,我就率军代替皇帝清理门户。 晋元帝一听他这种大言惭,当时就火了。 总而言之,你竟然敢对我挥舞枪杆子;我现在就派军灭了你。 既然双方谁也不服谁,那就只能用武力解决相关冲突了。 在这种背景下,天下各大豪门,就都需要重新站队了。 有的人支持皇帝;有的人支持王敦;有的人骑墙观望。 有的人,为什么会支持皇帝呢?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皇帝在加强皇权的过程中,代表了他们的利益。 有的人,为什么支持王敦呢?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皇帝在加强皇权的过程中,分割他们的利益。 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就看谁的支持者更多了。 大家支持皇帝,就会扯各种忠君大道理,总而言之,皇帝就是天,谁敢不服皇帝,谁就是造反作乱。 大家支持王敦,就会扯各种清君侧的大道理;总而言之,皇帝已被身边的奸臣迷惑了,为了帝国的根本利益,大家就应该支持王敦的正义行为。 大家在骑墙观望的时候,就会扯各种要文斗、不要武斗的大道理。总而言之,虽然皇帝不对,但是我们也不应该用武力强迫皇帝做事啊! 经过简单的串联,王敦感觉支持皇帝的力量比较弱小;终于决定亲自率军进攻帝国都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