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译文】
前文我们说荀彧功劳太大被曹操所杀,相比之下活在“灰色地带”的贾诩却能功成身退,只因他是个真正的聪明人。 贾诩历经董卓、李傕、张绣、曹操四主而善终,核心秘诀在于“三不”: 不管闲事:不卷入权力斗争,用历史隐喻替代站队。 曹操问立嗣,众臣站队曹丕、曹植,贾诩沉默不语。曹操追问,答:
不说坏话:毁人者必自毁,捧人者未必得利。 张绣杀曹操长子曹昂,贾诩降曹后绝口不提旧事,更不诋毁故主。 不说怨话:解释等于示弱,行动才是最好的辩护。 曹操明知贾诩曾助张绣大败自己,仍重用之。贾诩从不辩解“各为其主”,只埋头做事。 这三不,放在今天也是极高明的手段。 同事打听领导隐私时,一句“我不清楚”比“我听说”安全百倍; 离职后吐槽前东家的人,新公司永远防他如贼; 被同事抢功时,一份更完美的方案比投诉信更有杀伤力。 记住,舌头是天下最利的刀,能杀人者,必先死于刀下! 有时候,克制是最高级的利己。 你看,贾诩这一生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无论任何人,任何事,都有“三不帮”: 不帮逞强事:曹操欲远征乌桓,众人附和,独贾诩劝阻:“虚国远征非万全策。”曹操不听,虽胜却险被刘备偷袭后方。 他知道,逞强者需要教训,而非帮手。 不帮越界事:曹丕求教夺嫡之术,贾诩答:
越界的忙是毒药,喝下去的人迟早毒发。 不帮不感恩的人:张绣听贾诩计大败曹操,后欲反叛,贾诩立刻转投曹操,因知张绣“可同患难,不可共富贵”。 白眼狼的胃口越喂越大,最后连喂食的手都会咬断。 所以帮人是技术,不帮是艺术;菩萨心肠,需裹金刚铠甲。 你要明白,借三次钱不还的朋友,第四次索要时已成仇人。同事硬接超出能力的项目时,帮他等于害他。领导让你做假账,点头之日便是背锅之时。 人性就是这样:管一次闲事,消耗十倍信任;说一句坏话,树敌百倍隐患;帮一次逞强,背负千倍风险。 真正的聪明人,把嘴巴焊死,将眼睛擦亮,让双腿停在警戒线前一厘米。 ![]() 管闲事的人,最终成了闲事的主角;说坏话的人,迟早变成话题的丑角;帮逞强的人,终究沦为悲剧的配角。 成年人的世界,从没有“顺便”二字—— 你递出的每把刀,都会回到自己颈边; 你点着的每把火,终将烧回自家屋檐。 当你忍不住要开口、插手、出手时, 想想贾诩:他一生只说该说的话,只帮该帮的人,只在刀尖上跳最安全的舞。 记住:不管,是大智;不帮,是大善;不说,是大慈。 |
|
来自: mynotebook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