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eepSeek的破局:开源 在DeepSeek-R1 发布后的第7天,NVIDIA单日市值蒸发6000亿美元,这是对闭源模式下算力垄断的脆弱性的暴击。 当开发者发现通过开源的MoE架构能降低60%的激活参数时,GPU堆砌的暴力美学开始让位于算法效率的精妙设计。 这种颠覆早有征兆。在R1发布前,全球AI社区已积蓄着对闭源模式的不满:
DeepSeek的开源策略精准击中了行业痛点——它通过GitHub上3万星标项目的裂变速度证明,当技术民主化进程启动,其势能远超任何实验室的封闭研发。 得益于他的开源策略,企业、应用和个人都可以部署 DeepSeek 模型,DeePSeek 的影响还在发酵,2025 年我们将看到更多的应用结合 DeepSeek,越来越多的用户分享使用经验。 以下是已接入 DeepSeek 的部分云厂商、SaaS 应用、C 端应用、企业系统: ![]() 二、开源是如何推动科技改变世界的要理解DeepSeek引发的震撼,需回溯开源是如何用30年时间重构数字文明。1991年林纳斯·托瓦兹在邮件列表发布Linux内核时,没人想到这个开源系统会成为全球90%服务器的基石。2008年安卓开源战略的启动,则让智能手机价格从iPhone的499美元降到小米的99美元,催生出35亿台设备的超级生态。 ![]() 开源是技术平权运动:
当某个领域的技术复杂度突破单点突破阈值时,开源总能通过'群体智慧+网络效应'的组合拳后来居上。 开源和闭源的对抗,正如安卓和 IOS两大技术阵营所催生的各类企业和产品: ![]() 三、大模型时代的安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苹果用封闭生态创造了42%的硬件毛利率神话。但在大模型领域,OpenAI想要复刻iOS模式的努力遭遇根本性挑战:
DeepSeek用开源代码证明,其API成本可比GPT-4降低95%——这像极了2008年安卓用开源策略撕开智能手机市场。 手机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是软硬协同,而大模型时代的关键在于数据飞轮和算法创新。 依靠 DeepSeek 模型构建起的应用生态,让开源社区每天产生的数万次commit,是在构建分布式创新网络和商业生态。 就像安卓的出现是为了对抗苹果的闭源垄断,谷歌开源安卓为其带来了上千家手机厂商和数以万计的工程师加入,赢得了手机市场 70% 的份额。 ![]() 数据来源:美国本土安卓/iOS 占比(2023Q4) 开发者贡献的代码补丁、企业提供的垂直领域数据、学术机构的理论突破,用户从中受益,这些离散节点通过开源协议连接,形成远超任何单体公司的创新速度。 四、巨头的 AI 战略布局面对开源浪潮,全球科技巨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应对策略:
中国厂商的战术更加灵活:
![]() 五、站在 AI 变革中,能做些什么?AI 正在重塑着我们的世界。当开发者们像拼乐高积木般自由组合大模型时,当企业用传统方案1/10的成本搭建起智能系统时,开源带来的技术民主化让每个人都能触摸到智能时代的温度——正如你此刻手机里自动美化的照片、外卖App精准的推荐、短视频平台流畅的字幕生成。 在这场变革中,个体参与的方式前所未有的丰富:
正如Linux基金会执行董事Jim Zemlin所言:'开源的终极胜利,是让技术创新从神坛走向人间。” 我们迎接AI时代可以有两种姿态:你可以像等待4G催生短视频革命那样,在技术成熟时自然拥抱改变;但如果你愿意向前多走一步,现在就能让AI成为生活助燃剂。 用好 AI,这是本公众号自写 AI 以来,一直倡导的主题,而我本人做公众号或小红书,最大的乐趣是今天又用到了哪些有趣的 AI 工具,又学到了什么技能。 正如此篇文章的创作得益于DeepSeek R1 接入各种工具中,我只是起到了大纲制作,资料搜索和排版优化的作用,内容的 80%是 deepseek 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