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月18日登顶南岳路线 由于迷路,大巴司机不得不从白果重新上高速,导航岭坡收费站,再穿过山间的田野来到山脚。 明明记得领队说背包可以放在车上,可当我们在马路边排队等厕所时,大巴调转头然后缓缓地似乎要离开。我很想冲过去,但来之不易的马上轮到我……应该不只我一个人把包放在车上吧……犹豫间大巴真的离开了。 最棘手的是,当领队联系上司机,司机说“这么窄的路怎么调头”! 同行的中年大哥主动求助一位自驾前来登山的年轻小哥,小哥爽快答应,几分钟就追上了大巴。途中得知小哥和女友从佛山专程来登顶南岳,他们租赁一辆宝马油车,一天才120,既可免去长途自驾的疲惫,又能满足短途出行的方便,价格还相当亲民。 真是没有买不到的服务,只有想不到的需求。几乎所有的文明皆围绕人类的需求产生,人类的欲望上不封顶,人类的需求也就可以无限地创造。 佛山小哥熟悉的粤味普通话让我想起几个广东朋友和与广东有关的往事,“实在”是我对广东最深刻的印象。 开始登山后没多久,一位大姐愤愤地唠叨该如何对待“把包落在大巴上的那位”时,我表达了深深的歉疚,她很尴尬,而我一点也不意外。 我在登山前上演的这么一节序曲,至此应该告一段落了,因为山路愈加崎岖陡峭,估计大家再没有体力纠结我耽搁的那几分钟了。 ![]() ![]() ![]() ![]() 纯粹论体力,我非常一般,平日很容易疲惫,但每每登山,似乎全身的细胞都被激活,加上添置了登山杖,这次仍然靠前,中队和尾队被我们远远甩在后面。于是再次确信登山、徒步是自己真爱,大概属于登山体质人群。 不过头部队伍里也分三六九,几个大学生模样的哥儿,还有几位女士,如履平地,常常在一抬头准备喘口气的瞬间,看到他们高高地坐在岩石上观望。很是羡慕他们能轻松拿捏,自己只能说可以跟上,一般时候都在低头看脚下的路,踩稳一步再上另一步。 至于周围的风景,得在奋力一阵子后,省下时间深深地呼吸一口,与矮的灌木,高的乔木深情凝望,从它们或粗或细的纹理中读懂世间万物不过是岁月的流痕,从它们的静默中领悟生命之间其实是一场擦肩而过的相守。 透过树林望去,祝融峰离我们似乎并不遥远,安静地矗立在另一个方向的山头而已。很难想象就在这时候,那个山头正在接待如织的游人和摩肩接踵的朝拜者,而我们此刻却感受不到丝毫的热闹和繁华。可以想见,登顶祝融峰,我们任重道远。 ![]() ![]() ![]() 平心而论,我很喜欢这样的山间野路,时有小溪需要跨越,时有雨后泥巴需要小心避让,时有犬牙交错般的石头需要巧妙地连踩带爬……竹叶,松叶,野草带着风霜在石阶上横七竖八,它们在等待一场春雨,延续一场盛大的交接。即便无暇抬眼欣赏风景,也完全没有遗憾,因为脚下即是难得的美景。当我走不动时,就看着脚下的路,一直走一直走…… 偶尔还能遇见从石头缝里渗出清澈的泉水,滴答成一洼明镜,把天空和树木的影子照在心间。时不时听到鸟雀们 “嚯”地起飞,然后悄无声息地落在叶丛的某处。 要说美中不足,便是领队大声放着他的流行音乐,我再也无法聆听万籁之声了。染了黄头发的小伙子,大概激情四射,喜欢快的,而快的往往是人工的。像我这类经历孩子青春期的老母亲,身心疲惫,慢的恰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疗愈,而慢的,往往是自然的。 ![]() ![]() 我们走的这条野路穿行在丛林之下,后来到祝融峰旁边的会仙桥,站在险峻的石头边看,这条野路恰恰在山坳里,而与之平行的曾国藩古道,正好在旁侧的山脊上,两者一个下一个上。虽然没有远眺群山的视角,但仍然觉得野路之野趣更得我心,尽管选择这条路是因迷路延误时间,领队临时做出的选择。 晚餐时有人抱怨原本的曾国藩古道被改成了这条一直在山脚穿行的小路,导致没有看到好看的风景。之所以有这样的不满,在于领队回程途中竟然自顾自往前冲,我们几个掉了队,中途迷路了。 下山的小路大致纵向切割“之”字,但“之”字折来折去,小路也不省心东绕西走,加上已是日落黄昏,真的很难辨识。幸好已下到一半,有人家散居,问了才知方向。我也很想趁机抱怨领队,让他罪加一等,但心里明白上山路线与下山迷路是两码事,便管住了嘴。 再说领队毕竟是小伙子,下山是一路小跑。同行中选择徒步下山的只有七八人,我当然是想挑战的,从祝融峰我也一路小跑到南天门追上领队,才实现了徒步上下南岳衡山的计划。 海拔1300多米,这是我第二次徒步登顶,徒步登顶后又徒步下到山脚这是第一次,尽管后来只有走路的气儿,没有往前追的劲儿了,但还算一次成功的挑战。 教训:切记穿速干内衣。这次连冲锋衣的里衬都湿透了,隔了毛巾也不管用,胳膊被冰凉的内衣裹着,那个难受刻骨铭心。《黄帝内经》有云,冬季受寒,春必发温病。但愿这个春天不要发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