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冰硼散 处方组成:冰片,硼砂,朱砂,火硝。具有清热止痛的功效。主治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口渴口臭,便秘尿黄等症。剂型规格:散剂,每瓶装3克。用法用量:用药少许,敷(吹)患处。 【医生提示】 冰硼散适用于心脾积热所致的证候。临床常用于口炎、牙龈炎、口腔溃疡、咽炎、扁桃体炎属于心脾积热证。冰硼散为外吹辅佐药,病情重时应同时加服内服药。治疗期间应清淡饮食,忌食辛辣食物。 2.口腔溃疡散 处方组成:青黛,明矾,冰片。具有去腐生肌止痛的功效。主治口舌生疮,灼热疼痛,纳食时尤痛,口渴思饮,舌红苔黄脉数等症。剂型规格:散剂,每瓶重3克。用法用量:外用,用消毒棉球蘸药涂搽患处,一日2~3次。 【医生提示】 口腔溃疡散适用于心脾积热所致的证候。临床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疱疹性口腔溃疡属于心脾积热证者。口腔溃疡散为外用药,病情重时应配合内服药治疗。治疗期间宜清淡饮食,同时要忌辛辣食物。 3.口炎清冲剂(颗粒) 处方组成:玄参,天冬,麦冬,金银花,生甘草。具有滋阴清热的功效。主治口疮反复发作,此起彼愈,口疮灼痛,口干舌燥,舌质红,脉细数等症。剂型规格:冲剂,每袋装10克。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袋,每日2~3次,开水冲服。” 【医生提示】 口炎清冲剂适用于阴液不足,虚火上炎所致的证候。临床常用于口腔溃疡,咽炎,扁桃体炎属于阴液不足,虚火上炎证。服药期间宜清淡饮食,须忌食辛辣、煎炸、荤腥发物。 4.六神丸 处方组成:麝香,牛黄,珍珠,蟾酥,明雄黄,冰片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单双乳蛾,烂喉丹痧,痈疽疮疥,无名肿痛等症。剂型规格:水丸,每100粒重0.3克,每支30粒。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服10粒,小儿1岁服1粒,4~8岁服5粒,9~14岁服8粒,每日服2次,将药放在舌心中间噙化后,再徐徐咽下,或温开水送下。” 【医生提示】 六神丸适用于毒热炽盛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咽喉炎,扁桃体炎属于肺胃热盛证。六神丸不宜多服,病愈即止。孕妇忌服六神丸,服药期间宜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5.牙疳散 处方组成:血竭,儿茶,硼砂,冰片,青黛等。具有清胃火,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牙龈肿烂作痛,牙疳,齿缝出血,口舌生疮等症。剂型规格:散剂,瓶装3克。用法用量;外用,用药少许敷患处,每日2~3次。 【 医生提示】牙疳散适用于毒热炽盛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口腔炎,牙周炎,牙周脓肿属于毒热炽盛证者。服药期间宜忌食辛辣油腻之物及忌吸烟饮酒。 6.双料喉风散 处方组成:人工牛黄,珍珠,梅片,黄连,甘草,青黛,山豆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口腔糜烂,牙龈疼痛,鼻窦脓肿,中耳化脓及皮肤溃烂等症。 剂型规格:粉剂。用法用量:外用,将药少许喷射到患处。” 【医生提示】 双料喉风散适用于肺胃热盛,肝经湿热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急性咽喉炎,急性鼻炎,化脓性中耳炎属于肺胃热盛,肝经湿热证。服药期间宜清淡饮食,忌辛辣、煎炸食品。 7.开光复明丸 处方组成:羚羊角,栀子,黄连,菊花,石决明。具有清热散风,退翳明目的功效。主治暴发火眼,红肿痛痒,眼睑赤烂,羞明多眵等症。剂型规格:蜜丸,每丸重6克。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2丸,每日2次。 【医生提示】 开光复明丸适用于肝胆热盛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结膜炎,眼睑炎,砂眼属于肝胆热盛证者。服药期间应忌服辛辣食物,孕妇忌服开光复明丸。” 8.敬宇眼药 “处方组成:石决明,熊胆,珍珠,炉甘石,硇砂,冰片。具有明目止痛,消肿止痒的功效。主治暴发火眼,角膜赤红,眼边刺痒,溃烂肿痛,胬肉攀睛,云翳多蒙,视物昏花,迎风流泪等症。剂型规格:膏剂,每管装1.2克。用法用量:外用,每次少许,点眼角内。 【医生提示】 敬宇眼药适用于火热上攻,毒热瘀结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结膜炎,眼睑炎,砂眼属于火热上攻,毒热瘀结证。服药期间要忌食辛辣食物。 9.红棉散 处方组成:炉甘石,枯矾,胭脂粉,冰片。具有除湿拔干,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耳内生疮,肿痛,破溃流脓水,痛痒等症。剂型规格:粉剂。用法用量:外用,拭净脓水,用棉棒蘸药粉敷患处或局部喷撒。 【医生提示】 红棉散适用于湿热蕴结证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属于湿热蕴结证外耳道湿疹属于湿热蕴结证。服药期间要忌辛辣发物。 10.耳聋丸 处方组成:龙胆草,黄芩,生地黄,泽泻,木通,栀子,当归,石菖蒲,甘草,羚羊角粉。具有清肝泻热,通窍利湿的功效。主治头晕头痛,耳聋耳鸣,口苦心烦,小便短赤等症。剂型规格:蜜丸,每丸重6克。用法用量:口服,每次服1丸,每日服2次。 【医生提示】 耳聋丸适用于肝胆实热所致的证候。临床多可用于急性中耳炎、神经性耳聋属于肝胆湿热证。耳聋丸宜用于肝胆实热所致之耳聋,耳聋虚证忌用耳聋丸。 11.西瓜霜 处方组成:西瓜霜,冰片。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咽喉红肿疼痛,牙痛,牙龈红肿或出脓渗血等症。剂型规格:散剂,每瓶重1.5克。用法用量:每次用少许,吹入口腔、咽喉病变部位即可。 【医生提示】 西瓜霜适用于肺胃蕴热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扁桃体炎,咽炎,口腔溃疡、牙龈炎,牙周炎属于肺胃蕴热证。服药期间宜清淡饮食,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12.西黄清醒丸 处方组成:藏青果、黄芩、金果榄、栀子、防己、槟榔、木香、甘草、薄荷、冰片。具有清利咽喉,解热除烦的功效。主治口苦舌燥,咽喉肿痛,烦躁不安,气滞胸满,头晕耳鸣等症。剂型规格:蜜丸,每丸重6克。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丸,每日2次,亦可少量多次口含服。 【医生提示】 西黄清醒丸适用于肺胃蕴热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口腔溃疡,咽喉炎,扁桃体炎属于肺胃热蕴证。服药期间宜清淡饮食,保持口腔卫生,同时要忌辛辣、厚味食物。 13.鼻通丸 处方组成:苍耳子(炒)、辛夷、芦根、甘草、桔梗、桑叶。 具有宣肺清热,排脓通窍的功效。主治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不闻香臭,或流浊涕,痛连前额等症。 剂型规格:蜜丸。每丸重9克,用法用量:口服,每次服1丸,每日服三次,温开水送下。 【医生提示】 鼻通丸适用于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的证候。临床常用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属于外感风寒,肺气失宣证。服药期间要保暖避寒,忌辛辣食品。 14.鼻渊丸(片) 处方组成: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荆芥、黄芩、栀子、连翘、地骨皮、赤芍、花粉、桔梗、甘草、玄参、麦冬。具有清肺泻火、消肿排脓、止痛通窍的功效。主治鼻流黄浊涕,鼻涕量多,或有臭味,鼻窍红肿,咽喉红肿,掀热疼痛,或有干燥感,苔薄黄脉浮等症。剂型规格:蜜丸剂,每丸重9克。片剂,每片0.3克,每瓶60片。用法用量:口服,丸剂每次服1丸:片剂每次服4片,每日服3次,白开水送服,小儿酌减。 【医生提示】 鼻渊丸适用于肺经郁热所致的证候。临床常用于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鼻前庭炎,鼻疖,急性咽炎属于肺经郁热证。若鼻病属于风寒证不宜使用鼻渊丸,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厚味。 15.鼻炎康片 处方组成:野菊花、黄芩、猪胆汁、薄荷、麻黄、藿香、苍耳子、鹅不食草、当归、扑尔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鼻塞流涕、喷嚏失嗅、头痛头胀、伴恶寒发热、口苦咽干、舌苔薄黄、质红、脉数等症。剂型规格:片剂(糖衣),每片0.3克,每瓶30片或60片。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4片,每日服三次,温开水送下。 【医生提示】 鼻炎康片适用于外感风热、肺经郁热所致的证候。临床常用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急性发作属于外感风热证。外感风寒者勿用鼻炎康片。个别患者服药后出现轻度嗜睡,待停药后即可消失。 16.通窍鼻炎片 处方组成:苍耳子(炒)、防风、黄芪、白术、白芷、辛夷、薄荷。具有补肺祛寒,散风通窍的功效。主治打喷嚏、流清涕、鼻塞失嗅、神疲倦怠等症。剂型规格:片剂,每片0.35克,每盒共24片。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服5~7片,每日服3次,温开水送下。 “【医生提示】 通窍鼻炎片适用于肺气亏虚,复感风邪所致的证候。临床常用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急性发作属于肺气虚弱挟风证。通窍鼻炎片含有苍耳子,有小毒,不适宜长期服用。若服用通窍鼻炎片出现口唇麻木者则应立即停药,症状可自行消退。 “17.锡类散 处方组成:象牙屑、壁线炭、人指甲、青黛、冰片、珍珠、牛黄。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单双乳蛾,喉风痹塞,红肿糜烂,瘟疫白喉,食水难咽等症。剂型规格:散剂,每瓶内装0.5克。用法用量:外用,用药少许吹患处,每日2~3次。 【医生提示】 锡类散适用于内有蕴热,外邪袭喉所致的证候。临床常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炎、喉炎属于毒热蕴喉证。用药期间忌食辛辣腥物。 18.补肾固齿丸 处方组成:骨碎补、熟地黄、枸杞、紫河车、生地、丹参、五味子等。具有补肾固齿的功效。主治牙齿摇动不固,牙痛酸软,不能咀嚼,牙龈出血,腰酸膝软,舌质淡红,脉沉细等症。制剂规格:丸剂,80克装。用法用量:口服,每次服2丸,每日服二次,温开水送服。 【医生提示】 补肾固齿丸适用于肾气亏虚所致的证候。临床常用于慢性牙周炎、牙龈炎、牙龈萎缩属于肾虚不足证。凡牙痛属实火者不宜用补肾固齿丸。 19.青果丸 处方组成:青果、双花、黄芩、山豆根、玄参、白芍、麦冬、桔梗。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润喉,利咽止痛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咽部灼热,口干口苦,便干尿黄,舌红苔黄等症。剂型规格:蜜丸,每丸重6克。用法用量:口服,每次服1丸,每日服2~3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 【医生提示】 青果丸适用于肺胃热盛,灼蒸咽喉所导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周围炎、急性咽炎属于肺胃热盛,灼蒸咽喉证。若外感风寒,咽喉疼痛,寒热头痛,苔白脉浮者不宜服青果丸。 20.金嗓开音丸 处方组成:双花、连翘、板蓝根、赤芍、玄参、黄芩等。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利咽的功效。主治咽喉痒痛,咽干口渴,吞咽不利,咽后红肿,舌薄黄,脉浮数等症。剂型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克。用法用量:口服,每次服1~2丸,每日服2次。用鲜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 【医生提示】 金嗓开音丸适用于外感风温时毒所导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周围炎、急性咽炎、慢性咽喉炎属于风热外袭,上扰咽喉证。若外感风寒所致的咽喉肿痛,不宜用金嗓开音丸。 21.清膈丸 处方组成:玄参、山豆根、元明粉、射干、龙胆草、金银花、连翘、麦冬、薄荷、大黄、羚羊粉、犀角粉、牛黄。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主治咽喉红肿疼痛,吞咽痛重,胸膈满闷,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苔黄脉数等症。剂型规格:小蜜丸,每丸重4.5克。用法用量:口服,每次服2丸,每日服2次,白开水送服。 【医生提示】 清膈丸适用于热毒壅滞咽喉所导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属于热毒蕴喉证。服药期间宜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有刺激性食物。 22.咽炎片 处方组成:玄参,百部,蝉蜕,牡丹皮,天麦冬,款冬花,木蝴蝶,生地黄,板蓝根,青果。具有养阴润肺,清热利咽,祛风止痒的功效。主治咽喉干痛,咽痒,咳嗽等症。剂型规格:糖衣片用法用量:口服,一次服5片,一日服3次。 【医生提示】 咽炎片适用于肺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证候。临床常用于慢性咽炎,慢性喉炎,慢性扁桃体炎属于肺阴不足,虚火上炎证。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煎炸食品。 23.咽喉含片 处方组成:金银花,菊花,射干,黄芩等。具有清热利咽,消炎止痛的功效。主治咽喉红肿,干痛,吞咽不利,或蛾体红肿,口干口渴等症。剂型规格:片剂,每片相当于原生药2.6克。用法用量:含服,一次1片,一日10~12次。 【医生提示】 咽喉含片适用于风热蕴喉所致证候。临床常用于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属于风热蕴喉证。服药期间应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24.咽喉消炎丸 处方组成:牛黄,雄黄,珍珠,冰片。具有清热止痛,化瘀利咽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面赤腮肿,口干咽干,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症。剂型规格:糊丸。用法用量:每服10~15粒,日服2次。 【医生提示】 咽喉消炎丸适用于风热瘀结所致证候。临床常用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风热瘀结证。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辛辣饮食。 25.铁笛丸 处方组成:麦冬,诃子肉,青果,浙贝母。具有润肺利咽,生津止渴的功效。 主治咽干声哑,咽喉疼痛,口渴烦躁等症。剂型规格:蜜丸,每丸重3克。用法用量:温开水送服或噙化,一次服2丸,一日服2次。 【医生提示】 铁笛丸适用于肺胃热盛,阴津损伤所致证候。临床常用于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腺炎属于肺胃热盛伤津证。服药期间宜清淡饮食,忌食辛辣食物。 26.坠血明目饮 处方组成:归尾,赤芍,川芎,生地,牛膝,知母,石决明,白蒺藜,党参,山药,五味子,防风,细辛。具有和血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主治云翳遮睛,视力减退,或突发视物模糊,眼内出血等症。剂型规格:散剂,每剂50克。用法用量:口服,水煎煮成200~300毫升,分2次温服,每次服100~150毫升。 【医生提示】 坠血明目饮适用于肝郁血热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麦粒肿,急性结膜炎属于肝郁血热证。服药期间忌食辛辣食物,孕妇忌服坠血明目饮。 27.明目蒺藜丸 处方组成:蒺藜,蝉蜕,菊花,黄连,石决明,川芎。具有清热散风,退翳明目的功效。主治暴发火眼,睑烂,痛痒,云朦翳障,羞明多哆,迎风流泪等症。剂型规格:水丸,每100粒重6克。用法用量:口服,每次服6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医生提示】 明目蒺藜丸适用于风热淤滞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眼睑脓肿,麦粒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角膜溃疡,急性球后神经炎属于风热淤滞证。凡脾胃虚者及孕妇忌服明目蒺藜丸。服药期间要忌食辛辣食物。 28.明目上清丸 处方组成:黄连,栀子,熟大黄,菊花,薄荷,蝉蜕等。具有清热散风,明目止痛的功效。主治暴发火眼,红肿痛痒,热泪昏花,云翳遮睛,头痛目眩,烦躁口渴,大便燥结等症。剂型规格:蜜丸,每丸重9克;水丸,每包200粒,重12克。用法用量:口服,蜜丸每次服1丸,每日服2~3次,空腹温开水送下;水丸每服100粒,每日2~3次。” 【医生提示】明目上清丸适用于风火内蕴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眼睑脓肿,角膜溃疡,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急性结膜炎,沙眼属于风火内蕴证。服药期间宜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厚味。孕妇忌服明目上清丸。 29.拔云退翳丸 处方组成:蒺藜,菊花,密蒙花,当归,木贼,甘草等。具有散风明目,消障退翳的功效。主治火眼外障,” 热泪痛痒,云翳遮目等症。剂型规格:蜜丸,每丸重9克。用法用量:口服,每次服1丸;每日服3次。 【医生提示】 拔云退翳丸适用于风热上扰,瘀火郁滞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角膜溃疡,角膜瘢痕,翼状胬肉属于风热风热上扰,瘀火郁滞证。拔云退翳丸避免与奎宁、麻黄素、利血平合用,亦避免与强心甙类药物合用。 30.拔云散 处方组成:炉甘石,珍珠,冰片。具有退翳明目的功效。主治暴发火眼,红肿疼痛,眼边赤烂,热泪刺痒,云翳遮睛,新久眼疾等症。剂型规格:散剂,每瓶1.6克。用法用量:外用,用玻璃棒蘸开水再蘸药少许,点眼角内,每日2~3次。 【医生提示】 拔云退翳丸适用于风热蕴眼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急性结膜炎,眼睑炎,沙眼属于风热蕴眼证。服药期间要忌食辛辣食物。 31.青黛散 处方组成:青黛,黄连,儿茶,冰片,甘草,人中白。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咽喉疼痛,乳蛾突起,咽喉红赤,或牙龈肿痛,出血,口舌生疮,溃烂作痛等症。剂型规格:散剂,每瓶1.5克。用法用量:外用,用药粉少许,吹敷于患处。” 【医生提示】 青黛散适用于肝胆热盛,风热上扰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口腔溃疡,牙龈炎,扁桃体炎属于肝胆热盛,风热上扰证。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食物。 32.金果饮 处方组成:生地,玄参,胖大海等。具有养阴生津,清热利咽,润肺开音的功效。主治咽喉干痛,声音嘶哑,咽喉灼痒等症。剂型规格:口服液。用法用量:每次服10~20毫升,每日服2~3次。 【医生提示】 金果饮适用于阴虚内热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慢性咽喉炎,放疗引起的咽部不适及急性咽喉炎属于阴虚内热证。服药期间忌食油炸和辣椒、酒类刺激性饮食。” 33.蚕茧眼药 处方组成:黄连,菊花,蕤仁,铜绿,冰片。 具有清热散风,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暴发火眼,睑烂痛痒,羞明热泪。剂型规格:散剂,每袋重3克。 用法用量:外用,将药茧周围用针扎孔,开水泡后点眼,每日3次。 【医生提示】 蚕茧眼药适用于火热上攻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急性结膜炎,眼睑炎及白内障属于火热上攻证。服药期间要忌食辛辣食物。 34.清火栀麦胶囊 “处方组成:穿心莲,栀子,麦冬。具有清火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咳嗽痰多等症。剂型规格:胶囊剂,每粒重0.25克,每瓶装100粒。用法用量:口服,一次服2粒,每日服2次。 【医生提示】 清火栀麦胶囊适用于风热上攻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口腔溃疡,急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属于风热上攻证。 35.清音丸 处方组成:诃子肉,乌梅肉,川贝母,天花粉,葛根,甘草等。具有清热利咽,生津止渴的功效。 主治咽喉不利,口舌干燥,声哑失音等症。 剂型规格:蜜丸,每丸重6克。用法用量:温开水送服或噙化,每次2丸,每日2~3次。” 【医生提示】 清音丸适用于肺热炽盛,灼伤肺阴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急、慢性咽喉炎,扁桃腺炎属于阴虚肺热证。服药期间要忌食辛辣食物。 36.清咽润喉丸 处方组成:射干,青果,金果榄,山豆根,羚羊角粉,犀角粉,丹皮,栀子,生地,元参,麦冬,知母等。 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喉核肿大,或表面有脓点,声哑痰多,吞咽不利等症。 剂型规格:蜜丸,每丸重3克。用法用量:口服,每次服1~2丸,每日服3次,温开水送下,或含化。 【医生提示】 清咽润喉丸适用于风热蕴喉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属于风热蕴喉证。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煎炸食物。 37.清咽利膈丸 处方组成:射干,连翘,熟大黄,天花粉,玄参,桔梗。具有清咽利膈,消肿止痛的功效。 主治咽喉肿痛,面赤腮肿,胸膈不利,口苦舌干等症。 剂型规格:水丸,每100粒重6克。用法用量:口服,每次服6克,每日服2次。” 【医生提示】 清咽利膈丸适用于肺胃积热,上扰咽喉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属于热毒蕴喉证。服药期间要清淡饮食,忌食辛辣食物。 38.清凉眼药膏 处方组成:炉甘石,冰片,熊胆,西瓜霜,硼砂,薄荷等。具有退赤消肿,收涩止痒的功效。主治双目沙涩疼痛,灼热不舒,羞明流泪,或眼睑肿胀,溃烂,眵多如脓等症。剂型规格:眼膏剂,每支6克。用法用量:外用,用时掰开下睑,将药膏挤出一小条置于下睑内面,然后轻轻拉起上睑盖住药膏,同时放开下睑,闭目休息10分钟。多在睡前使用。 【医生提示】 清凉眼药膏适用于肝经风热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睑缘炎属于肝经风热证。 39.黄氏响声丸 处方组成:胖大海,贝母,儿茶,蝉衣等。具有利咽开音,清热化痰,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声音嘶哑,咽喉不利,喉痒咳嗽等症。剂型规格:糖衣水丸,每20粒重6克。用法用量:口服,每次服20粒,每日服3次,饭后用温开水送服,儿童减半。 医生提示】 黄氏响声丸适用于风热上攻,肺胃蕴热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急性慢性喉炎,声带节结,声带息肉属于风热蕴喉证。凡胃寒便溏者慎服黄氏响声丸。 40.梅花点舌丹 处方组成:乳香,沉香,没药,血竭,白梅花,葶苈子,生硼砂,生石决明,雄黄粉,蟾酥粉,牛黄,珍珠粉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疔毒恶疮,红肿疼痛,疖肿乳痈,无名肿毒等症。剂型规格:水丸。用法用量:口服,每次服2至3粒,每日服2次。先饮一口水,将药放在舌上,以口麻为度,再用温水或黄酒送下,外用以醋化开敷患处。 【医生提示】 梅花点舌丹适用于热毒壅盛,经络阻遏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急性淋巴管炎,蜂窝织炎,多发性疖病,毛囊炎,乳腺炎(脓肿期)以及湿热型结节性红斑属于热毒壅盛证。凡虚寒性脓肿及孕妇忌服梅花点舌丹。 41.硝炉散 处方组成:羌活,防风,黄芩,黄连,菊花,蔓荆子,川芎,白芷,炉甘石,火硝,冰片。具有祛风清热,消肿收湿。主治胬肉攀睛、椒疮粟疮,白睛红赤,肿胀,眼眵如脓,羞明流泪,眩弦赤烂等症。剂型规格:散剂,每小瓶0.6克。用法用量:外用,每次取药少许,涂入下睑内面,闭目休息10分钟。 【医生提示】 硝炉散适用于风热蕴眼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急性结膜炎,睑缘炎,胬肉攀睛属于风热蕴结证。服药治疗期间宜忌食辛辣食物。 42.喉症散 处方组成:天花粉,硼砂、象牙屑,冰片,人中白,石膏,青黛,玄明粉,青果,炉甘石等。 具有清火,养阴,解毒的功效。 主治单双乳蛾,咽喉红肿,疼痛,牙龈肿胀,口腔糜烂等症。剂型规格:散剂,每瓶重1.5克。用法用量:外用,每次用药适量,吹于患处。 【医生提示】 喉症散适用于热毒蕴喉,灼伤阴津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口腔溃疡属于热毒蕴喉证。 43.喉症丸 处方组成:牛黄、蟾酥,生硼砂,板蓝根,胆汁。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咽喉红肿,溃烂,喉痛,单双乳蛾及一般疮疖等症。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剂型规格:水丸。 用法用量:口服含化,成年人每次服5~10粒,小儿3~10岁,每次服3~5粒,每日服3次,噙化见麻辣时,温开水送服。 【医生提示】 喉症丸适用于肺胃热盛,火毒熏蒸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属于肺胃热盛证。服药治疗期间宜清淡饮食,忌食辛辣食物。 44.鹅口散 处方组成:黄连,冰片,青黛,硼砂,生寒水石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口起白膜,甚至遍及咽部,剥之不脱之鹅口疮等症。剂型规格:散剂,每包重3克。用法用量:外用,用药少许,敷患处。 【医生提示】 鹅口散适用于心脾积热,循经上攻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口角炎,舌炎,口腔溃疡属于心脾积热证。用药治疗期间宜忌食辛辣食物。 45.鼻炎灵片 “处方组成:辛夷,苍耳子,川贝母,细辛,黄芩,淡豆豉,薄荷脑。 具有祛风清热,通窍宣肺的功效。主治鼻塞头痛,鼻流浊涕,不闻香臭等症。 剂型规格:片剂,每片重0.3克。用法用量:口服,每次服4片,每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医生提示】 鼻炎灵片适用于外感风热,肺气不宣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属于外感风热肺气不宣证。 46.鼻炎糖浆 处方组成:黄芩,白芷,麻黄,鹅不食草,薄荷,辛夷,苍耳子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通窍的功效。主治鼻塞头痛,鼻流浊涕,不闻香臭等症。剂型规格:糖浆剂,每瓶装200毫升。用法用量:口服,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3次,温开水调服。 【医生提示】 鼻炎糖浆适用于外感风热,鼻塞不通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属于风热蕴肺证。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47.鼻咽清毒剂 处方组成:苍耳子,蛇泡勒,七叶一枝花,两面针,夏枯草,龙胆草,党参等。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散结的功效。主治鼻咽部肿胀、脓团、痂块、脓性分泌物多,耳鸣,鼻塞,头痛,涕血,咽干,口苦等症。剂型规格:颗粒剂,每瓶120克。用法用量:口服,每次服20克,每日服2次(30天为一个疗程),温开水冲服。 【医生提示】 鼻咽清毒剂适用于气阴不足,肺胃热盛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鼻咽部重度炎症,鼻咽部慢性疾患,鼻咽癌放疗后遗症属于气阴亏虚,肺胃热盛证。处方中苦寒清热解毒药较多,凡身体极度虚弱者不宜服鼻咽清热剂。 48.鼻通宁滴剂 处方组成:鹅不食草,辛夷。 具有祛风通窍开塞的功效。主治伤风感冒,鼻塞头痛,鼻息肉等症。剂型规格:滴鼻剂,每支10毫升。用法用量:外用,每次滴鼻1~2滴,每日滴2~3次。 【医生提示】 鼻通宁滴剂适用于风热犯肺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属于风热犯肺证。凡阴虚火旺者忌用鼻通宁滴剂。 49.滴耳油 处方组成:冰片,五倍子,胡桃油,黄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双耳流脓淌水,耳内生疮,脓痛刺痒等症。剂型规格:油剂,每瓶装3克。用法用量:外用,洗净脓水,将油滴入耳内,一日2~3次。 【医生提示】 滴耳油适用于热毒湿邪上攻于耳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外耳感染疖肿,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属于热毒扰耳证。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食物。 50.藿胆丸 处方组成:猪胆汁,藿香。具有清风热,通鼻窍的功效。主治鼻流浊涕,嗅觉差,鼻塞不通,涕量多色黄,头闷而胀等症。剂型规格:水丸,每瓶36克。用法用量:口服,每次服6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小儿减半。 【医生提示】 藿胆丸适用于肺胃蕴热,风热上扰所致的证候。临床多用于急性鼻窦炎,急性鼻炎属于肺胃蕴热,风热上扰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