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勐海巴达山野生茶树王(1700岁)

 安东老王 2025-02-24 发布于辽宁

云雾缭绕的巴达山原始森林

‌      一、发现:地处巴达山的贺开村,曾生长着一株古茶树王

      1961年,云南省茶科所的专家,在西双版纳勐海县地处巴达山西定乡贺松村附近的大黑山里,发现了一株树龄超1700年的野生型茶王树,该树树围3.2米,树高32.12米,被誉为“茶树活化石”。

      勐海巴达山茶树王遗址在西双版纳诸山茶区的地理位置

      二、传奇:巴达山野生大叶种茶树曾经的活化石 

       在中国云南的最南端,西双版纳的群山之间,藏着一片被热带雨林覆盖的秘境——勐海巴达山。这里是北回归线上最后的绿洲,湿润的气候、原始的生态,孕育了全球最丰富的茶树资源。而在海拔1900米的密林深处,曾矗立着一棵“茶树界的活化石”——‌巴达山野生茶树王‌。

      这棵野生茶树王树龄超过‌1700年‌,高32米,树围3.2米,庞大的根系深扎于红壤之中,仿佛一位沉默的智者,见证了中原王朝的兴衰、茶马古道的驼铃、乃至现代文明的喧嚣。它的叶片肥厚油亮,芽头银白如雪,是研究茶树从野生到驯化的‌关键活体标本‌。

      1961年,它的发现震惊世界,为中国是茶树原产地的学说提供了铁证。作为野生型茶树,它与栽培型茶树的基因差异,成为破解茶树演化史的“密码本”。它的存在让勐海成为普洱茶的核心产区,其周边野生茶林孕育出的茶叶,因山野气韵浓郁、回甘迅猛,被誉为“普洱茶界的天花板”

      2012年,这棵跨越千年的古树在雷击与自然衰老中轰然倒下。它的死亡并非终结,而是一场新生的开始——科学家采集了它的种子和扦插枝条,在保护区培育出新一代茶树;它的基因数据被永久保存,成为未来茶学研究的基础。

      如今,茶树王的遗址被划为‌核心保护区‌,周围数公顷的野生茶林依然蓬勃生长。当地村民说:“茶树王的魂灵化作了山间的云雾,永远守护这片土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