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二十八绝穴速记(中部),赶快收藏!

 没事来看看 2025-02-26

腰背承山求,肚腹公孙留,头顶寻风池 ,面口地仓收,

咳喘取二定 ,夜啼二柱谋,小腹三阴交 ,转胎至阴灸,

二沟通便秘, 隐白停崩漏,鼻衄当泉 止,心胃内关疏,

腿痛刺重海 ,目疾透攒竹 ,大椎解癇热, ­少商利咽喉,

阿是蠲酸痛,人中善急救,眩晕绝骨 觅,失眠安神搜,­

疳积 四缝妙,补虚关元优,心疾针通里 ,肝肾调蠡沟 ,

遗尿缩泉求, ­胃痛二脘留,肠痈寻阑尾 ,尿频二溪收。

图片

8、转胎至阴灸
     至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要穴,五输穴之一,本经井穴,至阴上治头痛,下调胎产。

针灸方:胎位不正兼体虚者艾灸至阴穴同时选配三阴交或足三里穴。

图片

9、二沟通便秘
      二沟即支沟及经验用穴横沟,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火穴,有利三焦,调气机,理胸胁,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泻热通腑之功效,主治,胁肋痛、呕吐、便秘等症。

“横沟”在大横穴外一寸再下五分处左右计两穴为祖辈治便秘的经验用穴之一。

针灸方:
(1)便秘兼呕吐者:二沟配内关。
(2)长期便秘且腹痛者:二沟配长谷穴。

图片

10、隐白停崩漏

       隐白属足太阴脾经井穴,长于健脾益气摄血。为出血性疾病常用要穴,大凡崩漏之疾采用艾灸疗法,多能获效。有人用艾炷灸择时节施术疗效非常。

余三十年来,常取艾灸法为主治疗女子崩漏,月经过多其疗效可靠,加用中药内服者十有九验。

图片

11、鼻衄当孔止
       当孔实为当泉及孔最二穴的简称。
“当泉”穴为日本针灸医师齐藤安世用治鼻衄的经验用穴,孔最穴为手太阴肺经之郄穴,多用于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咽痛声嘶诸症,穴有调理肺气、清热止血之功,余临床三十多年来针刺本穴有明显止衄作用。近年来配合指压当泉穴则可提高治疗效果。若只施以指压法亦可获效。

针灸方:鼻衄兼头昏头痛者:当泉、孔最、配印堂、风池。

图片

12、心胃内关疏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镇静止痛等功效。
应强调说明的是,内关通于阴维,而阴维脉与足三阴经并会于任脉,还与足阳明胃经相合,这些经脉均循行于胸脘胁腹,故“阴维为病苦心痛”,此处之心痛实指心、胸、胃、胁肋、腹部的内脏疾患。

总而言之,内关治疗心、胸、胃、胁肋、腹部诸病症疗效确切。十余年前,余曾上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研所进修,有幸得到程莘农老教授的亲自指点,他认为内关是治疗胃部疾患,及心神疾患的重要穴道,大凡胃痛腹胀、程老常取内关、足三里、中脘、公孙诸穴其效颇佳。

针灸方:
(1)胃痛胸闷:取内关、建里、上脘。
(2)心悸失眠:内关、神门、膻中。《拦江赋》:“胸中之痛内关担”

13、腿痛刺重海
     重海穴在环跳上两寸向后横开一寸之处。有幸向万云程老先生(群众尊称为“万神针”)学习了解治疗下肢瘫痪、风湿腿痛的奇穴一一重海,吾行医三十余载,大凡下肢疾患常用此穴治疗腰腿疼痛严重者,多取肾俞,重海、悬钟 三穴再选配风市、殷门、承山诸穴体会到自从加用重海穴后其疗效则增强。


针灸方:腰酸腿痛,取重海配肾俞、足三里,或针或灸。

图片

14、目疾透攒竹
     攒竹乃是太阳膀胱经要穴,善治目疾。
针灸方:
(1)头目疼痛:取攒竹,合谷,风池针之。
(2)双目红肿:攒竹,太阳(三棱针点刺出血)合谷,耳尖(三棱针点刺出血)
《百症赋》云“目中漠漠,急寻攒竹三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