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斋:何仙(上)你信,“人的命天初定”还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大土豆说书 2025-02-28
7dbc60895f7671c689984b2d26cd454b.jpeg
01

长山王公子瑞亭,能以乩卜。乩神自称何仙,乃纯阳弟子,或 谓是吕祖所跨鹤云。每降,辄与人论文作诗。

长山这个地方,有个叫王瑞亭的人。长山在今天的山东省邹平县。王瑞亭不是故事的主人公,这个人会乩( jī)卜,就是一种算卦的方式,类似于现在人们玩的笔仙碟仙的东西。

我也没玩过这些东西,也不懂,看网上说,好像是在下面放个沙盘之类的东西,上面立个筷子,笔,树枝之类的,能在下面的沙盘上划出字迹的。然后念什么咒,举行什么仪式就不知道了。

据说这个摇人的前奏举行完了,要请的神仙就来了,你一撒手,这个筷子自己能立住不倒,就代表神仙来了,然后你就问你想要知道的问题,神仙会在下面的沙盘上写出答案。

大概就是这么个流程吧,反正请来的神仙是啥你也看不见,合着神仙只能写字,还没有语音和视频的功能。这两天看火得一塌糊涂的电影:《哪吒2》,里面的神仙都智能面部识别了,看来神仙也高科技了。

从蒲松龄写的书里,能看到,这个东西自古就有,现在人们也还有玩儿,是不是真的,就不知道了。不过据说,没事儿别瞎玩,因为你不知道请来的是啥,总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你把神仙请来玩一会儿,你知道他是怎么收费的,万一要点啥东西,你给不了,他再赖着不走,神仙也一样有碰瓷讹人的:)。

故事里的王瑞亭,请来的这个神仙,自称叫何仙,这个不是那个河鲜,不是吃的。他自己说,自己是吕洞宾的徒弟,吕洞宾我们都知道,八仙之一,玩宝剑的那个,虎拉巴叽的。民间传说,就他的故事多,吕洞宾戏牡丹,吕洞宾戏观音。刚出师的时候,到处去踢馆,飞剑斩黄龙,结果让人家把宝剑给扣下了,这缺心眼的事儿,都是他干的。

请来的这个神仙自称的吕洞宾的徒弟,有时候也说自己就是吕洞宾的坐骑,那只仙鹤。这个我还真没见过他是骑鹤的,就知道南极子,老寿星老带着只仙鹤。

王瑞亭请来的神仙,每次请来,除了解答问题,都要跟这帮人讨论一些文学上的事儿,作作诗之类的。你看神仙也讲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神仙也有自己的圈子,跟我们一样,这帮人是同事,那帮人是喝酒的,那帮人是下棋的,等等等等吧。

故事后面,就没有王瑞亭什么事了,都是别人跟请来的神仙的事。合着每次来的都是这一个神仙,是不是神仙也是分区域的,这片就他自己。

02

李太史质君师事之,丹黄课 艺,理绪明切;太史揣摩成,赖何仙力居多焉,因之文学士多皈依之。然为人决疑难事,多凭理,不甚言休咎。

李质君李太史,这个人历史上确有其人,是康熙年间的进士,官至福建巡抚,这个就很厉害了,一省的省长。

李质君跟这个神仙,两个人挺好,他拿神仙当成自己的老师,有啥不明白的就问,自己做完的作业,就找神仙来给他看,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老师批阅的意思。

原文写丹黄课艺。丹是红色的,就是朱砂判卷子,黄是雄黄,过去学生们用这个来改错,类似于现在的涂改液吧。而且神仙不光是说对错,还会告诉你,错在哪了,怎么错的,应该怎么改。你看,这老师,多负责任。你说一个进士,按现在来说,怎么也研究生了,找个老师指点,这个神仙怎么也得博导了。

李质君之所以能考上进士,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有这么个好老师的指点。这个还真不是说瞎话,人生能遇到个明白的老师,真的能让人少走很多弯路。无论是他教你什么东西。这也是现在很多孩子愿意找年龄大的一个原因。

有了李质君的背书,神仙名气越来越大,好多读书人都来找神仙。跟现在的教授一样,出名了,就有好多人来听课。

神仙也很高兴,这么多学生。可每次人来问什么事儿,他总是给人说的很明白,这条线索该怎么样,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从来不说真正的事情结果。就像解数学题一样。根据这个公式,得到什么结果。可世事有很多不按常理的,这样做了,未必能得到正常的结果。这个具体的结果,神仙是从来不说的。

03

辛未,朱文宗案临济南, 试后,诸友情决等第。何仙索试艺,悉月旦之。座中有与乐陵 李忭相善者,李固好学深思之士,众属望之,因出其文,代为之请。

辛末年,就是康熙三十年,朱文宗,指的就是朱雯,这个人在康熙三十年,做的济南的提督学政,就是掌管这一省的教育,这一省的文人,还有学校,都归他管。文宗是一个官称,类似于现在的局长之类的。

新官上任,朱雯来到济南,下面在册的秀才要考试,看看你这一年学的咋样了。秀才分六等,有好的,国家是给发钱粮的,跟现在的奖学金差不多。太差的就会有惩罚,或者开除,你不合格,就让你重新去考。一般这种考试,就是走个形式,只要不太遭人恨,不会发生开除这种事儿。

大家都考完试了,都等着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不知道考的怎么样,一帮人就来找神仙,问问自己考的怎么样。拿神仙当高考估分的。

神仙说:把你们考试的卷子都拿来我看看。过去考试,就是考命题作文,作文题目就从四书五经里挑一句,然后让学生们展开讲讲这句话的具体意义以及现实应用。这么一堆,神仙这得看多长时间。不知道是不是电子阅卷。

来的这么多人里,有一个人,跟乐陵的李忭关系挺好,这个李忭是这帮人里的学霸,大家都知道他学习好。这个人就把李忭的卷子拿出来,给神仙,说:您给看看,这篇文章怎么样,能考多少分。

  



04

乩注云:“一等。”少间,又书云:“适评李生,据文为断,然此生运 数大晦,应犯夏楚。异哉!文与数适不相符,岂文宗不论文耶?诸 公少侍,试一往探之。”

神仙看完了,在下面写上:一等,就是一百分。可写完了没一会儿,又继续写:刚才看的李生的这篇作文,是根据他的学问断的,一百分。可这个人的运气太差了,咋才是个四等。这太奇怪了,一百分的作文怎么才考个四等,难道现在评等级,不看考试成绩了吗?你们等我一会儿,我去看看啥情况。

前面故事开篇就说了,这个神仙一般是只论理论,不管实际。可在这里,他看到一百分的卷,结果最后竟然是不及格的,他也好奇,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因为差得太多了,肯定是要知道因为什么嘛。

你说这不是好奇害死神仙,他把这帮人放这儿,他自己去看什么原因了。留下一帮人在这里惊讶,这帮人也不信,李生能考四等,因为他们也看了这篇文章。虽然他们写不出来这样的文章,可好坏还是知道的。就类似于进饭馆吃饭,虽然不会做,可好不好吃,还是能吃得出来。

那这个李生到底是为什么只考了四等呢?神仙找到答案了吗?咱们下回再说。

(未完待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