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泽东三十一险难:第三集 漫漫长征路

 虛怀若谷 2025-02-28

  第三集:漫漫长征路

        第十三险难:舍身护驾
        红军长征中,前有堵截,后有追剿,天上有飞机骚扰。1935年5月26日,红军渡过了大渡河后,一天,队伍行进到化林坪地区,一座大山挡在面前。山高路窄,加上连日阴雨,道路泥泞,红军拥挤在狭小的山路上,行军速度越来越慢。毛泽东一边爬山,一边给大家鼓劲,不时还讲一个笑话,使大家忘掉疲劳。不一会爬到山顶,眼前是一片开阔地,大家正准备坐下来稍稍休息。突然,天空中传来隆隆的马达声,几架敌机飞了过来。敌人似乎发现了什么,低空盘旋,机翼上的青天白日图案看得清清楚楚。
        “鸣!“一声尖叫,敌机俯冲过来,紧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飞机上的机关炮疯狂地向地面扫射,一排排树木被拦腰打断。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招呼大家赶快卧倒隐蔽。不久,敌机又开始第二轮俯冲,毛泽东还没来得急隐蔽,一颗炸弹落在身边。“主席,快趴下!“警卫班长胡昌保大喊一声朝毛泽东扑去,把他紧紧压在身下。
        “轰!“一声巨响,尘土被掀起几丈高。毛泽东得救了,胡昌保则永远留在了大山上。
         胡昌保的死,给毛泽东很大的打击。以后几天中,他很少说话,不时要回头望望,以为胡昌保还在身边。解放以后,毛泽东还常提起胡昌保,他说:“没有象胡昌保这样一些好同志,我毛泽东就没有今天。“

           第十四险难:徐总夺枪

           1935年6月13日,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藏民聚居的达维地区胜利会师后,双方在今后的进军方向问题上意见明显不合。毛泽东等提出北上占领川陕甘,而张国涛反对北进,主张西进青海、新疆,或者向南进攻。
         双方更激烈的争论发生在7月底在毛尔盖附近一个村庄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会上,是“北上”,还是“南进“,双方各持一端。主持会议的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费尽口舌,也未能使两派意见一致起来。相反,争持双方的发言越来越火药味。一方说:“南进?蒋介石八十个师都在那里,难道我们去送死?“另一方说:“北上?到处是高原、草地,人少地贫,去哪里弄给养,难道真的去喝西北风?““我不同意南进!““我不赞成北上!““南进!““北上!“
         这时,张国涛的得力干将何畏军长把桌子一拍站起来说:“我赞成张总政委南下的主张,你们主张北上,哼!我要问你们现在有几个人,几条枪。凭这点人马去打日本?笑话!做梦吧,北上肯定沒出路!”何畏越说越激动,在发言中指责中央领导同志甚至破口大骂。坐在他身边的徐向前总指挥见他言辞越来越激烈,忙用手轻轻拉了一下他的衣襟,意在劝他冷静一点,说话有分寸。谁知何畏猛地把徐向前的手拂开,随手掏出身上的手枪,甩手就向毛泽东开枪。徐向前一看势头不对,迅速站起,把何畏的手往上一推,“哒哒哒……”一梭子弹出了膛,打在天花板上,留下一串黑洞洞的弹孔。徐向前用力下掉何畏的枪,把枪放在毛泽东面前。
         在座的人被眼前发生的事惊呆了。等大家转过神来看毛泽东时,只见他仍然端坐在椅子上。毛泽东淡淡一笑,说:“君子动口不动手,这是一次例外,有意见可以争论,但中央的决定要坚决执行。”场外的警卫听到屋内的枪声,冲了进来,站在毛泽东身边,举枪护着毛泽东。毛泽东严肃地说:“谁叫你们进来的?”一位警卫说:“刚才……”,“枪走火,出去吧!”毛泽东招呼大家坐下,说:“继续开会。“
         会议开到很晚才结束,通过了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决定。张国涛表示服从中央决定。但他在回到四方面军驻地后,又以“统一指挥”问题未解决,拒绝北上,按兵不动。

  第十五险难:剑英截密

         1935年9月9日,张国涛复电徐向前、陈昌浩并转中央,坚持南下。并密电他的亲信陈昌浩率部协逼中央南下,若不从便以武力解决。这份密电本应由陈昌浩自已译出,但当时陈正在一个政治会议上发言,电文由译员译完后交给了右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叶剑英感到事态严重,借口上厕所,来到毛泽东的办公地点,把电报交给了毛泽东。毛泽东迅速抄下电文,要叶剑英保守秘密,并握住叶剑英的手说:“剑英,干得漂亮!”
        叶剑英回到会场,陈昌浩还在讲话,他把电文交给了陈昌浩的秘书。
         毛泽东立即赶到红三军团和周恩来等同志商量对策。当时四方面军要缴三军团的械并不困难,红一军团远在几百里外,要两天才能赶到,而在三军团周围驻有张国涛两个军。
         彭德怀提出抓一些张国涛的亲信做人质,使他们不要轻举妄动,毛泽东拒绝了这个意见说:“这样会引起火拼,谁能担当起红军內讧的责任?”周恩来提出:“看来只能率三军团单独北上,迅速离开这一地区。”“我看也只能如此了。”毛泽东表示赞同。
        9月10日凌晨2点钟,红三军团趁着夜幕出发了,脱离了危险区。陈昌浩发现一方面军单独北上后,急忙打电话给徐向前说:“出了件怪事,一方面军开拔了,我们是不是追上去?” 徐向前回答:“你见过红军打红军吗?”一场自相残杀被避免了。
        此日后,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一个向北,一个向南,这一天成为毛泽东自己形容的“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

  第十六险难:偷袭瓦窑堡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的一段日子里,毛泽东住在瓦窑堡。1936年端午节前夕,毛泽东在延川泰香寺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回到瓦窑堡。这天中午,毛泽东正在午休,突然,从瓦窑堡西面传来枪声,由远而近。枪声惊动了毛泽东,他迅速坐起来问:“什么事?哪里打枪?““主席,安定县川里方向有枪声,可能有情况。“一名警卫回答。“快请张云逸参谋长来。“毛泽东说完,穿好衣服来到窑洞前的院子里,并叫警卫拿来地图查看。
        不一会儿,张云逸参谋长安排好西门的阻击部队后,策马赶了回来向毛泽东汇报说:“敌人大约有一个营,加上一部分地主武装。我们只有一个连多一点兵力,而且弹药不足,有的只有三粒土造子弹。”这时,周恩来副主席也赶到这里。
        毛泽东说:“要战士多坚持抵挡一阵,先转移机关和非战斗人员。恩来,你看呢?”“我同意。不过敌我力量悬殊较大,又是突然袭击,我想战士们难以坚持很长时间,主席你赶快转移吧。”毛泽东摇摇头,坚定地说:“不要急,等后方机关转移完了,我再走不迟。”
         敌人已逼近西门了,喊杀声已能隐约听见。毛泽东、周恩来、张云逸仍围着地图商量着。毛泽东的警卫员贺清华走上前,请求说:“主席,该走了吧?”毛泽东慢慢侧过身,不慌不忙说:“没关系,敌人从西门进来,咱们从南门出去就是了”。贺清华不放心,爬上窑洞顶,仔细观察敌情。发现敌人一部分向虎灵山冲去,抢占制高点,一部分则依着人多势众向西门发动轮番冲锋。他急忙下了窑洞,向毛泽东报告说再不走就没机会出城了。毛泽东放下手中铅笔,对周恩来、张云逸说:“看来不走不行了,小鬼们下命令了。好,走!”毛泽东一转身,跨出了大门。
        大家出了窑洞,向南门走去,敌人的子弹“嗖嗖”从人们头上飞过。毛泽东镇定自若,迈着稳健的步伐,连头都不低一下。当他们走近南门时,西门已被敌人攻破。敌人蜂涌而入,叫喊声响成一片。
         毛泽东刚出城南门,看见从半山腰抬下一名伤员。他走过去关切地询问,才知道是保卫局李科长受了重伤,直等到担架远去,毛泽东才移动脚步向前走去。刚走进一个黄土沟,就发现十几个敌人从一座山包下来,正沿着黄土沟搜索。毛泽东的警卫们分成两组,一组护卫着毛泽东先走,一组断后。敌人沿着沟面搜索过去,根本没有注意到沟中有人。望着沟面上的敌人,战士们都捏了一把冷汗,心都快跳出来了。
         出了沟,毛泽东一行来到了较安全的阎家砭。这时,叶子龙同志向毛泽东报告说:“保卫局李科长牺牲了。“毛泽东叹了一口气,非常难过沉痛地说:“多好的同志啊!没有他们,我今天怕出不了互窑堡。好好安排李科长的后事,开一个追悼会,他是长征过来的干部,我们要好好纪念他。“
         不久,毛泽东到了保安,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

           第十七险难:轰炸保安

           1936年5月,中央首脑机关从瓦窑堡迁到保安,在那里建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时首都。10月8日,红一、二、四方面军终于在会宁、静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12月4日,蒋介石亲赴西安,督促张学良和杨虎城率东北军及西北军进攻红军。12月7日,张学良至临潼华清池觐见蒋介石,痛陈国恨家仇。张学良哪里知道,蒋介石这天已下令集结在西北的国民党空军执行轰炸保安的任务。
         这天清晨,周恩来、朱德和毛泽东一起工作了一夜,说笑着从毛泽东的窑洞出来回到自自己的窑洞。一会,从太平山背后,突然窜出几架国民党的轰炸机,在保安上空作低空盘旋,寻找目标。听到头顶上的嗡嗡声,乡亲们都仰头观望。他们没见过飞机,正想看个稀奇,哪知飞机尾巴一翘,俯冲下来,朝着人群一阵猛扫。“嗒嗒嗒“,机枪打在地上,溅起一股股尘土。人们被这怪物突如其来的袭击吓住了,呼天喊地,四处乱奔。工作人员赶紧引导群众疏散到窑洞。
         这时敌机找到目标,呼啸着朝山崖上的窑洞开始轮番俯冲,扫射,投弹。“嗒嗒嗒”,“轰隆,轰隆“,窑洞壁上冒着火花,地上冲起浓浓的烟火,弹片四飞,尘土翻滚,地动山摇,窑洞被震得直掉砂土。保安城的和平、宁静倾刻间为硝烟吞没。警卫战士避开敌机的扫射轰炸,跑进毛泽东的窑洞。毛泽东还坐在窗下办公桌前批阅文件,一动不动。警卫战士见状,焦急地说:“主席,太危险了,赶快避一避。“毛泽东抬起头说:“怕什么呀!它投它的弹,我办我的公。“说着向窗外看了一眼,泰垒自若地继续工作。
        这时,只听得敌机又一轮怪叫,朝毛泽东所在窑洞周围俯冲下来,猛一阵轰炸扫射。“轰隆!轰隆!“,毛泽东的窑洞附近冒起一股股浓浓硝烟。毛泽东窑洞左边二局的电台附近,右边贸易部的院落都挨了炸。毛泽东的窑洞被附近的炸弹震得隆隆直响,砂右,泥土直往下掉,落满一桌。毛泽东拂去掉在文件上的泥土,看了一眼掠过去的敌机,又坦然地伏在桌上批阅文电。警卫人员劝他:“主席,请到窑洞里面去,前边有危险。”毛泽东摆摆手,笑着对他们说:“不要怕,保安的石窑洞,敌人的飞机对它没办法。”毛泽东批阅完文电,站起来轻轻弹去掉在身上的砂土,点燃一支烟,走到壁前又审视起地图来。
         这时,敌机经过一阵疯狂的扫射、轰炸,炸弹扔完了,盘旋了一会,先后爬上高空溜走了。当天,中央军委在保安城的太平山和炮楼山设置了防空哨,以防蒋介石再派飞机来轰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