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来自小红书“科学资源百宝箱” 小学科学课堂管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尤其是涉及到实验、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时。同时科学课在小学是一门副科,家长和学生的重视程度都较低,学生心里就会觉得上这门课就是玩,可以说话打闹。导致课堂管理成为科学老师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帮助新老师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科学课堂:1. 建立明确的课堂规则 - 提前制定规则:在学期初与学生共同制定课堂规则,明确实验操作、讨论、合作等方面的要求。例如:- 实验前认真听讲,未经允许不得动手操作。确定听到“开始实验”的指令后,方可动手实验。- 实验器材轻拿轻放,保持有序。- 小组合作时轮流发言,尊重他人意见。- 规则可视化:将规则张贴在教室显眼位置,随时提醒学生。若有违反课堂规则的,即可采用对其小组扣分,表现好的小组加分,进行及时强化。 2. 注重课堂导入 - 吸引注意力:通过有趣的提问、小实验或视频导入新课,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明确目标:在课堂开始时清晰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有明确的方向。 3.合理安排实验和活动 - 提前准备材料:确保实验器材和材料准备充分,避免因准备不足导致课堂混乱。科学老师任课班级较多,可以培养得力的班级小干部,科学课代表来辅助准备器材这件事。- 分步骤指导:将实验分解为多个步骤,逐步讲解和演示,确保学生清楚每一步的操作。可以事先给他们看实验视频,明确实验步骤,小学生需要明确的指令。- 明确分工:在小组实验中,为每个学生分配具体任务(如记录员、操作员、观察员等),避免争抢或无所事事。一定要选一个靠谱的小组长!会在管理上帮助到很多! 4. 培养良好的课堂习惯 - 倾听习惯:要求学生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不随意打断。随意打断就可以扣小组分。- 举手发言:鼓励学生举手发言,避免课堂混乱。主动回答问题并且答对的小组也获得加分,回答的越精彩,分数越高。- 整理器材: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整理器材并归位,培养责任感和秩序感。给前三名完成器材整理的小组额外加分。 5. 灵活运用课堂管理技巧 - 信号管理:使用固定的信号(如拍手、铃声)吸引学生注意力,快速恢复课堂秩序。- 正向激励:对遵守规则、积极参与的学生及时表扬,树立榜样。- 分组管理:将学生分成固定小组,通过小组积分方式激励学生遵守规则。(分组管理是重点噢) 6.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 因材施教:对于注意力不集中或行为不当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和引导,避免公开批评。可以在课后将学生带到办公室去聊一聊。- 分层任务:根据学生的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并有所收获,这部分可以交给每个小组的小组长,让他们进行分配,如果小组长能力不足,教师就需要帮助小组长,教一教他们怎么分配,教个一两次,慢慢就能成长的。7. 处理突发情况(很重要) - 实验意外:如果实验中发生意外(如器材损坏或学生受伤),保持冷静,及时处理并教育学生注意安全。比如做铁定生锈实验时,学生不慎用生锈铁钉划伤手指,立刻让学生去医务室处理,然后与班主任请假,通知家长带去打破伤风。在任何实验开始前,必须再三强调安全问题,一有安全事故出现,立刻举手报告老师。- 学生争执:小组合作中可能出现争执,教师应及时介入,教师必须要认真倾听多个学生的阐述,不能冤枉或者偏袒任何一方,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再进行处理。8. 课后总结与反思 - 课堂总结:每节课结束时,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内容,强调重点和规则。每节课需要清算本节课的小组积分情况,表扬前三名的小组,激励落后的小组,让大家都朝着好的方向前行。- 自我反思:课后反思课堂管理中的问题,记录成功经验和改进方向,逐步优化管理策略。9. 与班主任和家长沟通 - 家校合作:与班主任和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的行为特点,共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若在科学课上发生较严重的打闹事件,必须及时与班主任反馈。10. 保持耐心与热情 - 耐心引导: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教师需耐心引导,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 热爱教学:教师对科学教学的热情会感染学生,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对一门学科的热爱往往来源于对教授这门学科的老师的热爱。后续还会更新超级“详细版”——如何使用小组积分法来管理课堂教学,照搬照做有手就会,尽请期待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