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实践 恩师引领 践行本真 交流进步 抓特点 写清楚 ——《我的“自画像”》教学设计 图文/陈柳 一、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第二学段表达的目标为: 1.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便条、简短的书信等进行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2.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可见,写清楚是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积极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正确使用标点写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并学习修改习作。 二、本单元习作教材分析 《我的“自画像”》是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 1.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2.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可见,习作目标之一就是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 结合习作教材梳理与单元习作要求,四年级为:从不同方面,用具体事例写特点,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三、学情分析 通过问卷星对班级学生进行调查,共收回问卷43份,初步了解学生“写人”类习作达到的基础水平以及出现的问题。 1.如果让你写一篇自我介绍,你打算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80%左右的同学知道从性格、兴趣爱好、特长方面介绍自己,25%的同学提到姓名、外貌。1名同学提到了优点、1名同学提到职位,1名同学提到老家,1名同学提到家乡美食美景,1名同学提到梦想,2名同学提到品德。可见,绝大部分同学很清楚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 2.你觉得自己最突出的特点的是什么?性格方面13人,特长方面7人,兴趣爱好方面16人,品质方面3人,其他:喜欢听鬼故事、比以前更爱学习了,自我感觉节奏感还可以、科学很好。绝大部分学生能找到自己最突出的特点,但思维还不够开阔,维度稍显单一。表达欠准确,如语文好,画画。 3.你觉得自己的外貌,最有特点之处是什么?从身材、皮肤、头发、眉毛、眼睛、嘴巴方面说的有32名同学,眼皮、酒窝、好吃痣5名同学,帅3名同学,普普通通1人,没什么2人。外貌最突出的特点方面,还缺乏习作观察和与众不同点的发现。 四、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自己的外貌特点、性格、爱好、特长或其他方面(优点、缺点),结合具体事例,让老师尽快熟悉自己。(重、难点) 2.根据他人的建议修改习作,让笔下的自己更像。(难点) 五、教学过程 前 导 课 (一)情境导入,出示课题 1.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2.提问: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呢? (二)阅读教材,审清题意 1.出示教材 ![]() 2.结合出示的泡泡提示,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 (三)方法引路,寻找特点 1.外貌放大镜 (1)玩游戏“猜猜他是谁”。 播放一段描述朋友的录音,猜一猜:引导学生明白抓外貌特点才能说得像。 (2)出示人物特点图,使用外貌放大镜这一法宝,引导学生通过照镜子,找出一两处自己的外貌特点。 ![]() 2.特点名牌贴 过渡语:外貌介绍有三分像了。如果需要达到十分像,还要写出性格、爱好或者特长等。那性格、爱好、特长方面你还有什么最突出的特点呢? (1)引导学生自主表达爱好、特长、性格等方面的特点。同时结合其他同学的评价,把特点名牌送给他。 (2)贴名牌游戏:出示爱好、性格、特长的名牌,提供学生思考的方向和角度,为自己贴名牌。 ![]() 3.事例播放机 (1)指名分享。 (2)提问:你能举个事例说明吗? (3)总结,找到了特点,要用具体事例说明这个特点。 (4)出示文段,读文段。 ![]() ①引导学生为文段中的同学贴名牌。你从哪些看出来的? ②总结:让事例围绕特点来写,把事例写清楚,你的自画像就有七八分像了。 (四) 总结写法,搭建框架 1.结合板书,总结今天所学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你打算怎么写? 3.布置写作任务。 (五)板书设计: ![]() ![]() 后 导 课 (一)明晰评价标准 1.出示习作评价表,明确本篇习作的评价标准。 ![]() 本堂课重点评价: ①外貌写得像不像。②事例与特点是否匹配,事例是否写清楚了。 2.分享自评情况。 (二)评外貌 1.设计疑问,激发表达兴趣:谁觉得自己的外貌写得最像?愿意分享你的外貌这部分内容。 2.激发自由表达,选择一位学生分享。 3.集体评外貌写得像不像。 4.互评外貌写得像不像,完成评价表互评中外貌写得像这栏。 (三)评特点与事例 1.出示一篇习作的特点与事例部分。 2.集体评改,引导学生提出修改意见。 3.明确修改要求,进行自改:选择其中一个特点和事例使用修改符号用红笔进行修改。 4.展示一人修改情况,并对其进行评星。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回家读给家人听,完成习作评价表中的家长评这一栏,如果写得不像的地方,再根据他们的意见改一改。 2.用绘画的方式画一幅自画像,配在习作旁边,那一定非常有趣! (五)板书设计: ![]() ![]() 作者简介: 陈柳,吉春亚老师的弟子,成都高新新源学校小学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7余载,一直秉承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在教育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撰写的论文多次荣获市、区奖项,习作赛课荣获区一等奖。 制作|吉春亚本真语文徒弟团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