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告诉你的儿女:让喜欢的人变成对象,方法有三个

 布衣粗食68 2025-03-03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人的一生中,大约会遇见80000人,总有那么几个人,是你喜欢的人。可稍有不慎,就错过了,非常遗憾。

很多人,到了三十岁,还没有对象,不是没有喜欢的人,而是一次次错过。

父母呢?不要在家里干着急,作为过来人,要把获得恋爱对象的方法,教会给儿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从人情世故来分析,让喜欢的人变成对象,方法有三个,要牢记。

01

聊废话,能共情。

现在的人,都很浮躁,并且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随时低头看手机。

社恐的人也不少,和人在一起,就局促不安。

其实大可不必害怕社交,也不要担心说错话。

对于不知道开口的人,学会“听话”,就能够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

打个比方:有人向你吐槽,说父母如何管教,令人烦躁;父母如何唠叨,好像离家出走了。

第一时间,就是好好听着,等对方把话说完。

然后简单地回应,说:“我是你,也会烦躁,也想离家出走。”

或者说:“对对对,我家也是这样。”

只要重复对方的想法,很快就会得到对方的好感,会认定——我们是一伙的。

在心理学上,这是“情感反映技术”。也就是,承受对方的情绪,然后感同对方的情绪。

废话,听起来没有用,也没有人喜欢听。但是每一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希望有一个倾诉的窗口。

而情侣之间,最好的感情,就是“无话不谈”。废话越多,反而越爱。

顺理成章,喜欢一个人,你就认真听他讲废话,顺着和他的话,去认可。你习惯了这样,对方很快会发现,你是一个“共情的人”,关系自然就好了。

在这个人与人随时保持隔阂的社会里,一次次不设防的聊天,显得非常可贵,非常特别。

工作的烦恼,生活的烦躁,家庭的困惑,曾经想不通的事情,都可以说,就是今天吃什么菜,都是不错的话题。

聊天多了,忽然哪一天不聊了,非常难受,这就已经产生爱情了。

02

走亲友,暖人心。

有一种观点:“爱一个人,说了不算,做了才算。”

是的,不管和谁交往,没有行动,仅仅停留在聊天上,也是徒劳的。

最怕的是,有的人,看起来在和你谈对象,但是好几年,都不会谈婚姻的问题。他从头到尾,都拒绝遇见你的亲人。

有一种爱的方法,叫“旁敲侧击”。

通过周围的人,对你和他的评价,指点,安排,感情会变牢固。

有时候,一个人就是为了满足大家的期待,去找另一个人,从而就有了爱情。

在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白素贞和许仙相爱后,白素贞第一时间去拜访了许仙的姐姐。

许仙从小被姐姐带大,可谓是大姐如母。

姐夫怀疑白素贞的身份,但是姐姐却多次转移话题,不让姐夫开口说任何嫌弃的话。

白素贞进一步表带对姐姐的厚爱和包容。

一来二去,白素贞是蛇妖的事情,也被姐姐姐夫接受了。许仙也因白素贞的表现,更加珍惜白素贞。

农村有句土话:“亲戚越走越亲。”

带着喜欢的人,去见自己的亲戚,或者主动提出,去见对方的亲戚。也许有些冒昧,但只要对方也有喜欢的情愫,就很快能通过亲人的互动,促成对象的关系。

通常,我们会认为,能够一起走亲的人,就是对象无疑了。

当然,在不确定对方的想法的情况下,和几个朋友在一起,也是可以的。朋友们扯几句,认为你们就是一对,这就扭扭捏捏在一起,算是一对了。

恋爱,就大大方方的,不要神神秘秘。但凡长期隐匿的感情,都不太靠谱,多半是没有真心的,建议选择离开。

03

活当下,多珍惜。

苏格拉底,让几个弟子去麦地里,寻找最大的一颗麦子。

有弟子左顾右盼,走到终点,才不得不找一颗相对很大的麦子。

有弟子怕错过,走几步就摘下一颗麦子。

弟子们发现,自己手里的麦子,都不是最大的。

苏格拉底说:“一块地里,确实有最大的一颗麦子,但你不一定遇得到。就算遇到了,也很容易错过,无法精准判断。因而你手里有的那一颗,就是最大的。”

是的,也许我们的选择不是最好的,也许未来会遇到更好的,或许错过的人,就是最好的。但你要清醒地知道,谁都活在当下。过去不能回去,未来无法算到。

一旦遇到喜欢的人,就认定为最好的人,你和他相处的时候,就自然会全力以赴,从而促进感情。

一旦犹豫不决,那么追求情感的信念,就打折扣了,对方也觉得你不冷不热。

任何一种感情,都不会完美,不会让你百分百满意。能够完美的,是一个人的心灵,是一种知足常乐的态度。

04

找对象,不是坐等谁来追求,也不是苦苦追求一个不爱自己的人,而是用一些技巧,让对方爱上你,觉得你是无可替代的。

从遇到,到有好感,已经是关系很近了,从喜欢,到成为对象,这是下一步,抓住了,婚姻就有了目标,脱单就轻轻松松。

父母们,反复催婚,这是令人烦躁的,还不如聊一聊爱的方法,让你的儿女,把潜在的对象,变成现实的对象。

缘分看起来是偶然发生的,其实多半是某个人使心计的结果,别知道太晚了。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