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溪冰初裂时,新绿在枯枝上晕染出湿润的墨痕;残雪未消处,山杏已羞怯地探出半面红妆'远处的山峦像是被一层薄纱笼罩,朦胧中透出一抹若有若无的绿意…… 这是天地将醒未醒的慵懒时刻,是寒意与暖意缠绵的私语,是带着几分羞涩与含蓄,充满希望与生机的早春。 早春是诗人指尖的第一缕颤栗。有人听见归雁振翅,有人拾得落梅盈袖,有人在柳色浅黄中读懂了流年,也有人在料峭风里品出了愁绪……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十首描写早春的经典古诗词,邀君共赏古人笔下的初萌世界。 ![]() 【1】《早春》宋·白玉蟾 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
后两句更妙——梅影在月色与雾气中深浅交错,仿佛被流水与沙岸温柔包裹,构成了一幅宁静优美又具有朦胧美的画卷。 此诗如一幅水墨小品,不着"早"字,却以花稀、雪存、月朦胧点破时令,恰似春神轻叩门扉,绝好的展现了早春的清新与婉约。 【2】《二月四日作》宋·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半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春风化雪,蝶舞鸠鸣,万物皆因新生而欢腾;唯独诗人抱守"闲愁",与周遭格格不入。 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东风赋予了情感,通过与飞蝶鸣鸠的欢快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自己内心的落寞。 一个"笑"字道尽自嘲——不是东风真笑人,而是诗人笑看自己难融春意的执拗。早春的生机愈盛,愈衬出人心深处未化的冰霜。 ![]() 【3】《春柳》明 · 谢榛 嫩色含轻雨,柔丝弄早春。 昏鸦栖欲定,肠断未归人。 柳树枝条上嫩绿是新生的象征,带着生命最初的纯净与活力。“弄” 字,将柳树拟人化,展现出了其婀娜多姿的形态. 诗的后两句 画风一转。黄昏时分乌鸦纷纷归巢,漂泊在外的游子却只能望着又一春的柳树,思念着远方的家乡,肝肠寸断。 柳丝蘸雨如翠毫挥洒,本是盎然之景,却因暮鸦归巢反激起游子愁思。"弄"字最见匠心,既写出了柳枝戏风之态,又暗指春光捉弄离人,以乐景写哀情,更加凸显了游子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4】《早春》明 · 薛蕙 树梢红润水波明,新鸟啼多百啭声。 从此小园增物色,杖藜日日看春生。
因为春天的到来,小园的景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原本单调的园子,在早春的装扮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最动人处在于"杖藜日日"——老者扶杖追春,生怕错过任何细微变化。这种对生命的珍视,让早春不再是时令,而成为值得日日打卡的奇迹,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早春的喜爱。 ![]() 【5】《春日偶成》元 · 萨都剌 踏马归来过早春,空阶已见草如茵。 东风吹绿青溪柳,马上轻寒不著人。 骑马人匆匆归来,忽见空荡荡的台阶边,已经能看到如茵的绿草,青溪旁的柳树被染成了绿色,方知春风竟已悄然改换天地。 "轻寒不著人"五字绝妙——看到这充满生机的早春景色,春风料峭,寒意仍在,却如纱衣拂过不觉刺骨。 在他看来,心向春光,料峭亦是温柔。 【6】《早春》北宋 · 寇准 溪水觉暖微函碧,山杏经春半吐红。 不向此时拚一醉,到头无计奈春风。 溪水刚染上淡绿,山杏才羞红半边,诗人却急举酒杯,生怕错过瞬息之美。 后两句似醉语实醒言,如此美好的早春景色,如果不在此时尽情沉醉,到最后也无法抵挡春风摧残。 要知道春风虽温柔却也无情,今日半开的花,转眼便是满地落英。这种"赏春如赴约"的急切,正是对生命最深的敬意。 ![]() 【7】《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其一》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诗家写春多爱盛景,韩愈却偏宠朦胧初醒时。 细雨似融化的酥油浸润大地,草色在虚实之间捉迷藏。后两句更抛出惊人论断:这若有似无的春意,竟比暮春时节烟柳满城的繁华要更动人。 原来早春之美,正在于它如宣纸上的第一笔淡墨,充满未完成的可能,拥有无限的希望。 【8】《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乐天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早春钱塘湖的绝美画卷:莺燕忙着抢占春光C位,乱花浅草尚未到鼎盛,却因"渐欲""才能"的进行时态更显生机。 诗人骑着马儿悠悠看,脚步与春的节奏完美合拍——这是对万物生长的温柔礼赞:何必急?好戏才刚开场。 ![]() 【9】《早春书情》中唐 · 王建 渐老风光不著人,花溪柳陌早逢春。 近来行到门前少,趁暖闲眠似病人。 此诗揭开早春的另一面:当众人踏青寻芳,老病者却只能在门前看春色蔓延。"似病人"诗人看似慵懒的状态,实则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不是不爱春,而是生命的气力追不上春的脚步,这便是老病人在时光面前得辛酸之处。 整首诗在描绘早春景色的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内心得落寞情感,春光既温柔也残酷,它平等地照耀所有生命,不问悲欢。 【10】《城东早春》中唐 ·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此诗道破艺术家的审美密码:真正的诗人总在众人未觉时捕捉灵感。柳芽初黄如婴儿胎发,这种未完成的美,需要最敏锐的眼睛与最清净的心境。待到繁花似锦时,春色已沦为热闹的商品。 早春的珍贵,在于它是只与知音分享的私酿,让我们懂得美好的事物,往往在最初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我们一定要有发现的眼睛和珍惜的内心。 ![]() 从韩愈笔下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到杨巨源钟爱的"绿柳才黄半未匀",古人早参透早春真谛——最美的春色不在满目繁华,而在将萌未萌的期待里。 那些雪中初绽的梅、雾里微温的风、老人杖藜追看的嫩芽、诗人怕错过的半红山杏,都在诉说同一个秘密:生命的动人处,永远在于突破寒冬的刹那光芒。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像这些诗人们一样,用一颗敏锐的心去发现身边的美好,去领略大自然的神奇。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