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食文苑】朱选成:槐林游云与羊肉泡馍

 新用户8249cTO6 2025-03-05 发布于陕西

1904

图片

在被历代帝王称为“长安陪都”“皇家囿苑”沙苑,槐树是仅次于枣树的最常见植物。特别是国槐,它以根系发达、枝繁叶茂、抗病寿长、栽植悠久而深受人们喜爱,被尊为“吉祥之魂”“镇衙之宝”,被皇家和官府广为栽培。唐代,在兴德宫南临沮县县衙(今韦罗高速大荔南口一带)的白池边、为武则天修建的“武母井”西,就有一块被称作“槐树底下”的地方。清末“回回荒乱”之前,这里“白水雪波金沙鳞,乌沉郁蓊恶猛林,躯甲杆虬梢叶碧,风吹草疯羊蠕云”是被明代西北王——秦王朱欆确定为“王马十二景”之“槐林游云”的地方。这里由于近靠古白池,沙苑特有的土壤特性——偏酸性硅酸盐——造就了微酸却口感绵甜的水质、和槐树富含的芦丁槲皮素、槐二醇、维生素A等物质滋育了沙苑历史上有名的“同州贡品”——同羊,并以其肉的“细糯润柔香,无膻琥珀光”而诞生了名扬天下的陕西名吃——羊肉泡馍。

说起“同羊”,可以远溯到商末周初的“文王之圃”。当时文王所在的部落,实际是专门为商王提供祭祀神灵和祖先时所需“牺牲”的“用”(即祭祀所献的活人、活猪、活羊、活牛等九种祭品),当时把“用”的质量和数量叫做“口”(现在把贩卖牲口的叫“看牙口的”就是其延续),“用”和“口”的结合就是“周”。商纣王派到周部落监察验收“用”“口”的人叫鬻熊,把自己的办公场所就设在周商交界的“文王之圃”——沙苑。后来因反对纣王暴政而叛商归周,协助文王及其子武王推翻商朝,被封为“同国公”(与王同心、与鼎同享、与国同存),享“师”“圣”。同国公下边分设算、堪、彘、等部落(相当于今的村落)216个,其中专门负责养羊的人群被赐予“芈”姓(即后来春秋是时楚国国王的祖先。芈,就是羊叫的像声字)。后来虽然鬻熊因被周成王(文王的孙子)的摄(辅)政者周公旦猜嫉迫害,而逃到南方长江流域建立楚国,但作为周初“牺牲”之一活羊,却依然在沙苑以“牺牲”的雅品繁衍延续下来,一直是朝廷官府的专用之物。“牺牲玉帛,王之专焉”。

到了春秋时期,秦穆公为了强大秦国,在取消残酷的人殉(活埋陪葬)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对祭祀用品“牺牲”的管理,仿照西周初期的办法,将所有祭祀的鲜活之物,都预先放养在沙苑。“小信未止,神佛福也”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越是鲜活之物,神灵愈是喜爱、越能显示心诚、得到的福祉将会越大。所以就将最能体现“牺牲”“活力四射”“新鲜细嫩”特点的“鱼”“羊”作为代表,总称“鲜”“鲜物”,并由此创造了一个新字“鲜”。由于关中方言中“献”“鲜”同音,为了将此“鲜”和彼“鲜”区别,秦汉之后就将“牺牲”所用“鲜物”改为“献物”。

后周建德元年(公元572年)武帝宇文邕到沙苑白水军营阅军,并查看年度同州“祀祠”准备情况,因不满叔叔宇文护的飞扬跋扈、蔑视自己,就借“祀祠”献物的多少问题,作诗一首:“白水鲜物鱼和羊,活蹦乱跳祀神王,先祖若能咥一口,不枉黔黎万壶殇”,以此抒发自己被架空而作傀儡皇帝的烦闷。

安史之乱后,被唐肃宗请来平定叛乱的回纥人(即后来的回族人),因看到沙苑“水甜草木疯,四季碧青葱。肥羊健筋马,无忧斋月冬”,特别是“丰草青青寒不死”,“十冬腊月牧如旧”等非常优越的自然条件,就不顾唐朝的多次催归,强行在沙苑定居下来。由于回族人自古就是以牛羊为主食、有着高超的饲畜技能,所以在占据水草肥美的沙苑地区后,将原来圈养在“苑中”专用祭祀的羊,与带来的蒙羊杂交,进行良种繁殖,使得沙苑地区羊的品种愈加优良,“洛水浆、茧耳羊,柔细润糯琥珀光,无膻无腥茴香溢,烹调脍炙鲜君王”。羊群数量也迅速繁殖庞大,特别是兴德宫南白水河畔的槐树底下,“白云悠游塞上秋,槐林掩映冰雪流。犬吠惊破天山梦,长鞭掠俘同羊头”槐林茂密于缓丘之际, 浅草成茵在沙梁之间。水鸟为其鸣钟,猎犬替之守晨。成百上千的“同羊”在高树低草的掩映之中,在蓊郁墨绿的槐林之内游走觅食,远望犹如碧海白云,颇有塞上草原之壮景。所以明朝西北王--秦王朱欆在为朱元璋大明朝迁都西安做准备时,将此地确定为憩苑----王马十二景之一的“槐林游云”,一时间,此地“车马辚辚”“游人如云”。

本地的汉民由于耕作地距家较远,就常不回家。平常只从家里带一些麦粉糜面,用水和成面团,揪成小块,放到柴火里烧熟就葱吃,并把这种食物叫烧馍、坨坨或烧坨坨。吃肉,在普通人家则是一件极为难得的事。所以得到回民羊肉后,总舍不得一次吃完。一般是把羊肉放进铁锅中,加入茴香、花椒等调料,然后用易点燃、耐烧火旺的枣木作燃料,奓火炖熬一大晌。享用时,先喝羊肉汤、再用肉汤泡烧坨坨。至于羊肉,则十分珍惜,好几次才肯吃完,甚至送给亲朋好友共同分享。在制作羊肉时,则是将整块羊肉放进烧水用的小铁锅里去煮。那时锅内仅漂浮着一块羊肉,肉的四周全是翻滚的羊汤,活脱脱一幅古代战争中“大水围城”的图画。因此,人们就把这种饮食叫做“水围城”。如果将汤舀进碗里泡馍吃,才叫“羊肉泡馍”。于是一道后来名扬四海的沙苑小吃――羊肉泡馍就诞生了,并迅速在以关中为核心的全国饮食界传播开来。只不过文人和官员因嫌弃这种吃法有失大雅,就将此饮食带回官衙或皇宫,稍加改进,精烹细作,成为了同州最美味、最解馋、最便捷的风味快餐。被历代文人雅士诗文称赞: 

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曾任凤翔知府,因经常由此去洛阳,每次经过沙苑,都会被“肉烂酥爽、汤清鲜亮、馍荃麦香”的羊肉泡吸引,每次经过沙苑都要去咥一顿,曾作诗赞美:“波清舟翠祥云泊,琥珀紫丝润玉珏,烧坨酥荃同羊羹,烹脍调炙鳬神呵”。就是离开陕西后,也作诗怀念“陇馔有熊腊,秦烹维羊羹”认为陕西只有羊肉泡馍最值得人留恋。



文/朱选成
图/网络

作者简介

洛阴,渭南市大荔沙苑人。自幼曾重理科,青年舞文学堂。而立打工游走,阅读芸芸景象。始终挚爱沙苑,闲来提笔游荡,怡情娱人抛砖,乐呵康宁健壮。

图片

总编:田小勇

副主编 主编:李跃峰

顾问:张仕德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小说编审:田小勇

散文编审:常盈  杨发兴

诗歌编审:官华  高明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