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遥远的宣城师范

 开信有益 2025-03-06 发布于安徽

       引言:前天我的微信公众号发了宣城师范,历史的记忆,时代的悲情

蹭上“宣城师范”这个热点,不,应该是痛点,我的文章阅读量猛增,粉丝也急剧聚拢。就连要求带货、插广告的都有几十家。

许多朋友留言、私信。不能一一回复,致歉!

一些朋友希望能转发我六年前写的《我遥远的宣城师范》。其实,在我的公众号里有链接,也可以搜索,可能朋友们嫌麻烦,或许点不开。

那我就把原来的文章复制过来,稍作改动。与朋友共忆、共情

 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毕业于宣城师范。

那个时候,史铁生刚刚创作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久久不忘。

所以,我在准备写宣城师范的时候,很自然的浮现出这个题目《我遥远的宣城师范》。

不过,标题中说宣城师范遥远,不是指空间意义的,而是说这所始建于1914年的历史悠久的名校,2002年化身为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宣城师范”已经成为历史了。连网上都搜索不到她的相关资料。

图片

      宣城师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创办之初,就有章伯钧、恽代英、萧楚女。

图片

     大名鼎鼎的章伯钧,安徽桐城人,1920年,武汉大学毕业即被聘为宣城师范教员,继再被安徽省省长许士英任命为宣城师范校长。我们耳熟能详的恽代英,肖楚女是他 聘来宣师任教的。

章伯钧1922年公费留学德国柏林大学哲学系,曾与朱德同住一室,1923年由朱德介绍入党。

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章伯钧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政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农工民主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交通部长,《光明日报》社社长。

图片

     恽代英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教官。创办和主编《中国青年》,它培养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1920年秋到安徽宣城,任宣城师范教务主任。

图片

      萧楚女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理论家、《中国青年》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名言“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正是他的真实写照。2010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1921年秋,萧楚女到宣城师范学校任教,与恽代英一起开展青年运动,提出了“到民间去”和“改革社会”的口号。

图片

      1978年11月16日,我们来自宣城、郎溪、广德、泾县、芜湖、当涂、南陵、繁昌的54名青涩幸运儿,作为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届初中中专生,来到宣城师范。

图片

        甫进宣师,我们首先学习的是进校必学的两首歌曲:

     一首是《宣城师范校歌》

     敬亭山麓,水阳江滨,有一座美丽的校园,恽代英肖楚女曾在这儿战斗,如今是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啊!可爱的宣师,未来教师的摇篮,汇聚着宣州有志的青年,孜孜探求拼搏奋进。今天耕耘在知识的沃野,明天是催开桃李的园丁。悠久的历史,啦...  灿烂的明天,啦...

      宣州古城,桃源桥边,有一座美丽的校园,忆往昔为民族掀起解放的巨浪,如今校风严谨求实献身教育。啊!可爱的宣师,未来教师的摇篮,凝聚着全校师生的力量,改革创新谱写新篇。今天弦歌在欢乐的校园,明天要挑起建设四化的重担。悠久的历史啦...灿烂的明天啦...

图片

    另一首是《奋飞曲》 ,现在也是宣城中学的校歌(因为宣城师范和宣城中学渊源较深)

敬亭拱北,宛水环东,山川明秀郁葱茏。高斋荫影,叠嶂重重,吾校巍然镇其中。

今日少年,断粥身功,将来东亚主人翁。前程万里,毛羽需丰,一旦奋飞何其雄.

图片

     宣师校歌中的“桃源桥”,宣城本地人都叫它“寡妇桥”。它的旧址原宣师大门东侧,初建年无从考证,相传是由一孀妇筹资建故名“寡妇桥”。因世人多忌讳“寡妇”二字,则择其附近黄金山桃林景物,取陶渊明《桃花源记》一文之意,易名为“桃源桥”

图片

       在老宣城人的心目中,宣城师范的地位一点也不亚于国人心目中的北大、清华。

图片

     随着时代变迁,宣师这所“中专”由人们肃然起敬的名词,变为嗤之以鼻的代称,宣城师范也因此摇身变为宣城职业技术学院,虽然由“中专”升格为“大专”,但在宣城人心目中的地位却大不如从前,再后来,老宣师的校园转让给宣城三中,新三中建起了许多新建筑。

图片

     我们于1981年夏毕业。之后,东南西北中、工农商学兵。多年以后,大家都想重聚宣师,重温青春。多次商议、多次搁浅。

图片

     2012年,宣师转身十年。史福安、卞毓农、金辉等同学牵头,组织了一次纪念离校31周年的同学聚会,除了早年去美国等无法联系的个别同学,天南地北的同学都齐聚一堂,其乐融融,其泪涟涟,其景念念。

图片

       作为聚会主持人,我先发了一通感慨:

      31过去,弹指一挥间。31的天各一方,31的分分合合,31年的风风雨雨,31的魂牵梦绕。今天,我们终于欢聚一堂。31年前,我们走到一起学习、生活,摸爬滚打,嬉笑怒骂,学到了知识、丰富了经验、厉炼了青春,为此我们要感谢周起东老师为首的恩师!

图片

      对于宣城师范,我还有另外一层感恩的心结。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宣城师范汇编了一本《学生优秀作品选》,选了我发表的两首诗和一篇论文。让我感动的是开篇第一、第二是我的诗,最后一篇压轴的还是我的论文。宣师就像我的母亲,我取得的一点点进步,她成倍成倍的放大。

图片
图片
图片

    宣城师范,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您像一座丰碑,永远伫立在我们心中!

图片
宣城师范,历史的记忆,时代的悲情
范局的饭(官场小说之二)
局长的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