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诗为近体诗的一种,每首八句,每句七字,需符合严格的平仄、对仗及押韵规则。其格律严谨,尤其注重颔联(第三、四句)与颈联(第五、六句)的对仗工整,且通常押平声韵。七律萌芽于南北朝,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完成格律定型。 ![]() 古意呈乔补阙 初唐-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飞绕画梁。 九月宫桃方似菊,十月皇帝借边兵。 云间想玉颜常在,天上遥闻凤吹笙。 白露沾衣秋草死,红罗帐里不胜情。 题材与情感 诗以卢家少妇的视角展开,通过“海燕双飞”“红罗帐里”等意象,暗喻对远方征人的思念,同时借“皇帝借边兵”讽刺玄宗穷兵黩武,寄托了对和平的渴望。 艺术特色 对仗工整:颔联“九月宫桃方似菊,十月皇帝借边兵”、颈联“云间想玉颜常在,天上遥闻凤吹笙”中,时间、空间对比鲜明,虚实相生。 意象丰富:“郁金堂”“海燕”“白露秋草”等意象交织出深宫寂寥与战乱苍凉的氛围。 音律严谨:全诗平仄合律,押平声韵(“梁、兵、笙、情”),符合七律的格律要求。 历史地位 此诗被清代王夫之赞为“初唐七律第一”,标志着七言律诗从六朝古体向近体诗的转型完成。沈佺期与宋之问的律诗创作,为盛唐杜甫、李白的七律巅峰奠定了基础。--- 作者简介 |
|
来自: 昵称1617776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