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书法《雷、雨、电、云、风》
年轻时学中文,那些中国古代的神话吸引我:羲和、望舒、雨师、风伯、夸父之类,有时觉得那些神话故事有神秘的色彩,纵是上古的文字的出现,治水,应对天灾,也是罩上神秘的外衣,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皆仿佛是有生命的个体一般的,就象《西游记》的天宫世界,但这些世界已经很遥远了。
当我们进入无纸化的现代,或者进入更有前景的未来时代,对于中原的人来说,或者汉字圈的人,以汉书的书写为艺术的族群来说,是否会出现类似那种传统的书写方式的终结,我们一直处在这个矛盾之中,欲罢不能的,面对逼真的智能机器人,象我们的人类一样的形象,几可乱真的情形,有点怪怪的感觉,虽然还有一个时段的适应期,但很快就会漫延开来,而且对于智能围棋手的战绩,人类一流围棋高手的败落,当然还有心灵的失落,我们是否有所茫然,还有先知先觉的人写出了《未来简史》,这种展望未来的可能生成的现实,我们对于传统的怀念,有多少的定力,多少的保留,恐怕不是容易回答清晰的,人类愈来愈依赖机器,一切可能超脱出来,同时感觉多数的人群,在世上的现实作用的消逝,成为一个真正的闲者,未来将如何的找到自己生存的感觉,似乎是应当思考的时候了。未来的生活应当是更加的复杂,精密,生活在一个在今天看来奇怪的世界,飞行器,机器动物,甚至机器昆虫会出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离原始的自然越来越远,这是我们跟随西方的机心而带来的祸根,不是这种现代机心的泛滥,我们或许还是在原始的桃源世界,怡然自得,毫无疑义,我们甚至在某些方面的现代化的步子上走在欧美的前面,比如微信支付,而且我们未来的战争,更多的不是期望黄继光,邱少云,而是机器狗,无人机,无人潜艇,长程高速火器,激光武器,隐形机器战士,人们可以象宅男女一样,处于一室而操弄战争的风云,虚拟化的世界漫延到现实的各项生活中,我们是否作好了迎接那种时代的心理准备,还有如何地取舍与保留在一般的人看来是老掉牙的行当:书法,京剧,二胡――当然还有古典的山水画之类,似乎与这个不断变幻的时代的风情完全不和谐,有点不合时宜的感觉。
但是每个个体或许可以选择自己感觉适应的生活方式,甚至可以倒退的步子来找到自己的生活状态,你可以完全不融入现代社会,而是寻找自己的乌托邦的空间,继续你以为的生活状态,这是每个人的自由,合理的选择。
老朽仍然是迷恋水墨的生活,书写一会儿,只在乎那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当然结果会记录那个曾经的过程的完成式,作为一个生活历史的痕迹。
一直覺得道家的畫符有點神奇的魔力,字可以那樣写,事實上當書写不再成為工具而成爲兿術時,怎麼写都不会有任何問題。在香港,就〝九龍皇帝〞的書写才算成功的,可比日本的井上有一。 一張正正方方的宣素展開一宇宙,雨師風伯,雷公電母,皆在此中施展身手。
若想真心找回初心,应当是怎么样的,我们是否可能在远古的经典中找到指南,我们是否可以象鱼生活在水中那样的自由自在,我们是否有心灵的超脱与自由,我们的心意是否可以象大鹏,有九万里的风云态势,是否身已老,心尚孩,赤子之心还殘存着。当我们用远祖曾经的方式书写,我们可以远离世俗,回归初心,更容易找到那个本来,这应当是曾经中原古人曾经的感觉,不会有任何的变化。
所谓的变易得有变化,有不变,若色变,则身形不变,或身形不变,则色变,变与不变,总是有一定的范围的限定的。
任何艺术就是处于这种变与不变之间,终结是是某些方面,延续的是另一些方面,这就是艺术史的长期的现实状态。事实上不仅是艺术,政治、军事,经济,所有的行业,皆是游走在变与不变之间,这是恒常的终极之理。 请关注雷家林书画 雷家林主要文章:《中国艺术散论~宋画哲学》、《家林论唐宋艺术》、《说唐代书法》、《说宋朝书法四家~三蔡》、《家林读苦瓜和尚画语录》、《完美的女神--品读安格尔的《泉》》等 后援单位:北京黄楷夫工作室 黄海威、 王黎莺 广州梁慧强公共建筑美学工作室.马勇、梁慧强 新文艺群体《出湖入湘》画册:冯放、闵丝、张方白,陈宝琴、李创 艺术家、画家:刘建威、岳建洪、史向彬(美国)、李泽民(室内景观设计)
编辑、记者:李恢宏、陈自德、徐斌、王越、王敏 诗人、文学家:周碧华、李子迟、老窦 1977年入湖南省艺术学校(艺术职业学院)学习舞台美术。
1980年完成毕业设计花鼓戏《八百里洞庭》入展湖南省首届舞台美术展,并刊登专刊上。 1980年水粉作品入展湖南省首届水彩水粉画展。 1981年入长沙西区文化馆学习半年。 1982——1985年湖南省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王维山水诗画境浅探》。 1987年在青少年书法报发表文章《涛声的回响》 1988年在青少年书法报发表文章《墨酒祭》,作品《水牛》、《书禅》。 1988年10月书学论文《回归》入选第二届青年书学讨论会(西安)。 1997年书法作品获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一等奖。 2012年在深圳大鹏所城画廊办个展。 2015年文章《唐风宋韵的摹品——说艺术品的传承》发表在《理财、收藏》杂志上。 2015年在湖南省常德市诗墙博物馆办个展。 2016年文章《从韩滉的《五牛图》中读五千年华夏文明》发表在《理财.收藏》杂志上。 2016年文章《王维:充满诗意与禅味的水墨山水画卷》发表在《新海岸》杂志上。 2019年水彩、水墨作品各一选入《湘籍新文艺群体专辑》。 自2010年开博客至今,撰写大量艺术文章,点读量转发量大。详情就不说了,各位请访问我的各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