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老先老腿,一张养筋汤,治膝关节疼,腿脚僵硬!

 枫江平行线 2025-03-10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出现腿脚无力,膝盖疼痛、上楼爬梯费劲等问题,特别是在阴雨天加重。比如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膝关节积水、半月板损伤、增生骨刺等。

这在西医看来:都是年龄老化、关节退化造成的。一般采用一些消炎止痛的药物来治疗。但这些消炎止痛药,并不能除根。表面上看,炎症消了腿暂时不肿胀了,疼痛止住了膝盖不那么疼了,貌似症状缓解了,其实不然,只是暂时止住疼痛,过后疼痛又会开始。

而且这些止痛消炎药副作用大,容易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厌食、胀气等。长期服用,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会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甚至衰竭。

从中医角度来看,产生膝关节疼痛的诸多问题,是筋的连接出了问题。人体关节之所以能屈伸运动,光有骨头是不够的,还需要筋的连接来维持它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如果筋出了问题,膝关节就会松动、不稳定,走路时间久了就会出现疼痛,酸痛。

膝关节是人体韧带、筋膜,最多的地方,中医有句话说“膝为筋之府”,所以膝关节疼痛,不能老盯着骨头,不要认为骨质疏松,盲目的补钙。

五脏之中,肝主筋,肝的好坏决定筋的强壮,关节处有筋,肌肉里有筋、韧带也是筋,半月板也属于中医筋的范畴,全身上下所有筋都由肝所管。

肝藏血,我们的筋需要大量的肝血滋养才能强壮,这就好比大地需要雨水的滋养才能变得青翠起来,焕发出勃勃生机。如果肝血不足则筋失所养,就会出现关节酸痛,腿脚僵硬,屈伸不利,走路骨关节咯咯响。

所以今天要说的这个方子,出自清代医家陈士铎的《辨证录》养筋汤,全方由:白芍、熟地、麦冬、炒枣仁、巴戟天,五味组成。

古籍上是这么说的:“一剂筋少舒,四剂筋大舒,十剂疼痛酸麻之症尽除。”意思就说一剂下去,筋骨就稍微放松了,三五剂下去,筋骨就大大的舒展了,十剂下去,酸麻疼痛之症全部去除。

下面就让我们解读一下养筋汤的用药思路:

知道了造成膝关节疼痛的问题在于筋,筋的问题是肝血不足,不能滋养韧带、筋膜造成的。

方中用大量白芍,白芍入肝脾二经,能滋补肝阴,肝藏血,津液生血,津液慢慢转化成血,所以能够补肝血,这个功能是通过补津液来实现的。另外,白芍味酸,酸主收敛,能使体内的气血不那么容易耗散,从而起到养血的作用。

酸枣仁也是酸的,入心肝二经,心生血、肝藏血,所以酸枣仁有能补血养血的作用。

肝和心为子母之脏,“肝属木,木生火”,肝血不足,母令子虚,心失所养,所以无法把血液输送到膝盖上。所以用上麦冬,不仅滋心阴,又能清肺以制肝,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肝升肺降则气机调畅,气血通畅。所以“通则不痛”,腿脚僵硬,伸缩不利,关节酸痛等问题都能搞定。

肝肾同源,肾水生肝木,肾精充足,肝血才能得到滋养;我们血液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生化,所以又称“精血同源”,所以用熟地来补肾阴。

最后巴载天,温补肾阳。如果把人比作是一盏油灯的话,补“阴”就是加油,补“阳”就是拨大灯芯。如果灯油少了,灯就亮不了,因为快没灯油了,即使灯亮,也亮不久。如果没有阳火去点燃油灯,这盏油灯也就形同虚设。所以巴载天这味药就是灯芯,就是点亮油灯的火。

在一堆养阴药物中,加入一味温阳的药物,也正是中医阴中求阳的思路。

最后考虑到“久病必瘀,不通则痛,久病必虚,寒湿入侵”。所以加入三味:桂枝(温经通络)、川牛膝(活血通经)、三七粉(止血不留瘀血,行瘀不伤新血)。

养筋汤不仅仅用于膝关节,还可以加减用于治疗,腰椎盘突出,劳损,肩周炎等等,一切和关节有关疾病的基本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