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纳豆凭什么是孩子胃肠道的保护神?手把手教你在家轻松做纳豆

 牛妈古法育儿 2025-03-13 发布于北京

在日本,有一些长寿村闻名遐迩,当地居民的饮食中,纳豆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些长寿村的居民,每日都少不了一碗纳豆,他们不仅长寿,身体还极为康健,极少被疾病困扰。这不禁让人好奇,纳豆究竟有何神奇之处,能备受青睐?

1

中医视角下纳豆的健康益处

纳豆源于大豆发酵,中医认为发酵这种“腐熟”的过程,让食物的能量发生了转化,纳豆的发酵恰似“脾土运化”,将大豆的“浊气”转化为“清气”,让它在性味归经和功效上都发生了变化。

1、健脾益胃,提升气血,改善消化不良

纳豆味甘,性平微温,归脾、胃、肝径。纳豆的甘味入脾胃,能够通过对脾胃的滋养,效地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对于那些常被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等脾胃虚弱症状困扰的人而言,食用纳豆就像是给脾胃注入了活力,能够促进脾胃更好地消化食物,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使气血得到提升。

所以对于脾胃功能不好、气血不足,表现为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的人群,纳豆有着显著的改善效果。

中医认为“脾喜燥恶湿”,纳豆的黏液质可吸附肠道湿邪,恢复脾脏运化能力。因此孩子有了积食,脾胃里湿气重、寒湿重,出现了舌苔厚腻、口臭、腹胀、食欲不振等情况,都可以吃一些纳豆来调理,成人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也可以食用一些纳豆。

2、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本草纲目》记载大豆“宽中下气”,发酵后更易发挥这一作用。纳豆归肝经,可调畅肝气,缓解因肝郁气结导致的焦虑、情绪低落、失眠。

纳豆还有活血通络的作用,能改善肝郁导致的血瘀。

3、润肺滋阴

肺脏喜润恶燥。纳豆具有滋阴润燥的特性,能够减轻肺部燥热带来的干咳、咽干等症状,使肺脏恢复清爽与活力。

2

西医视角下纳豆的健康益处

1、心血管健康

纳豆激酶是纳豆中的明星成分,它具有强大的溶栓作用。相关临床研究数据表明,某研究追踪服用纳豆激酶补充剂的人群,发现其血液中血栓标志物水平明显下降。纳豆激酶能够精准地溶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就像一把 “小剪刀”,将血栓这个潜在的健康威胁一点点 “剪断”,大大降低了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而减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不仅如此,纳豆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等成分也在为心血管健康 “保驾护航”。它们能够调节血脂,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让血管壁更加光滑有弹性,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从多个方面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肠道健康

纳豆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如枯草芽孢杆菌等益生菌。这些益生菌如同肠道中的 “小卫士”,进入肠道后,迅速开始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工作。研究发现,常食纳豆人群肠道中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数量显著增加。它们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促进有益菌繁殖,帮助肠道建立起一个健康的微生物环境。这不仅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还能预防便秘、腹泻等肠道问题。同时,纳豆中的膳食纤维就像肠道的 “清道夫”,它能促进肠道蠕动,加速食物残渣排出体外,让肠道时刻保持 “清爽”。

3、骨骼健康

维生素 K2 在纳豆中含量丰富,它在骨骼健康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权威医学研究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对长期食用纳豆人群的骨密度跟踪研究表明,其骨密度流失速度明显减缓。维生素 K2 能够引导钙离子沉积到骨骼中,就像给骨骼 “补钙” 的 “小向导”,提高骨密度,增强骨骼强度,预防骨质疏松症。此外,纳豆中的钙等矿物质也为骨骼发育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它们共同协作,为骨骼健康筑牢坚实基础。

4、免疫力提升

纳豆中的多种成分,如蛋白质、多糖等,都是提升免疫力的 “小能手”。以多糖为例,它可激活巨噬细胞、T 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增强其吞噬病原体的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应答水平。在体外实验中,纳豆提取物能显著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当人体摄入纳豆后,这些成分如同给免疫系统注入了 “强心剂”,刺激免疫细胞的活性,使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大大增强,让我们在面对外界病菌的侵袭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


3

如何在家轻松自制纳豆

挑选优质黄豆。挑选黄豆时,要选择颗粒饱满、无虫蛀、无霉变的黄豆。饱满的黄豆意味着营养丰富,而无虫蛀、无霉变则能保证黄豆的品质,避免因黄豆变质影响纳豆的制作效果。

制作流程(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momo)

1、250g黄豆水量加到黄豆的3倍,浸泡12小时;

2、泡发好的黄豆用清水冲洗3~4遍,去除豆子的涩味。

3、蒸黄豆,把豆子在蒸锅上铺平,水开后上锅蒸2~3小时。

在这期间把需要用到的器具用开水烫一下。把豆子蒸到用手一捏即烂的程度就可以了,分装到容器里。

3、等蒸好的黄豆温度降至 40℃左右时,加入0.3g纳豆菌粉搅拌,将纳豆菌均匀地撒在黄豆上,边撒边搅拌,务必使纳豆菌与黄豆充分混合,确保每一颗黄豆都能被纳豆菌 “包裹”。

4、放入酸奶机,选择纳豆模式,恒温发酵18小时。

如果没有酸奶机,可准备一个干净、无油、无水的容器,如玻璃罐子。将拌好纳豆菌的黄豆装入容器中,轻轻压实。在表面淋上白醋,然后盖上盖子,但不要拧紧,以便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够排出。将容器放入恒温箱或温暖的地方,保持温度在 38 - 42℃,发酵 18 - 24 小时。夏季可放在室内温暖处,冬季则可使用电热毯、热水袋等辅助保持温度。

发酵后的纳豆表面会有一层白霜似的黏液,轻轻一搅拌就拉丝了,越搅拌越粘稠,并有独特的气味。

5、等它们散热10分钟后,盖上保鲜膜密封,放入冰箱冷藏12小时,进行二次发酵。

二次发酵后的纳豆有属于它独特的味道,新鲜做的纳豆氨臭味少,可以吃到更多的益生菌。

制作过程注意:

制作纳豆时,无菌操作至关重要。所有工具和容器都要确保干净、无油、无水,防止杂菌污染,否则纳豆可能发酵失败,甚至产生有害物质。温度控制也是关键,过高的温度容易滋生杂菌,导致纳豆变质;过低的温度则会使发酵缓慢甚至失败。在发酵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发酵状态,如出现异味、变色、异常菌斑等情况,说明制作失败,应果断丢弃。

4

常见食用方式:

1、纳豆拌饭

将适量纳豆与米饭混合,加入适量酱油、葱花等调味。纳豆的黏性与米饭相互交融,再搭配上酱油的咸香和葱花的清香,口感丰富,让人食欲大增。


2、纳豆汤

如纳豆鸡蛋汤,将纳豆放入煮好的鸡蛋汤中,搅拌均匀。纳豆的风味融入汤中,使汤的口感更加醇厚,营养也更加丰富。

再给大家提供一些纳豆食疗方

1、纳豆粳米粥

材料

纳豆 30 克、粳米 100 克、适量清水。

做法

粳米洗净入锅,加适量水,煮至粳米熟烂。粥快煮好前 5 - 10 分钟,放入纳豆搅拌均匀,继续煮至纳豆熟透。

适合人群

脾胃虚弱者,常见症状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纳豆与粳米搭配,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促进营养吸收。

2、纳豆蜂蜜饮

材料

纳豆 20 克、蜂蜜 10 克。

做法

纳豆放入碗中,加适量温水搅拌均匀,待水温稍凉后,加入蜂蜜搅拌。

适合人群

肺虚有热者,常表现为干咳少痰、咽干口燥、鼻腔干燥。纳豆滋阴润燥,蜂蜜润肺止咳,二者协同缓解肺部燥热。

3、纳豆山药糊

材料

纳豆 25 克、山药 100 克、适量水。

做法

山药洗净去皮切块,蒸熟后放入搅拌机,加入纳豆和适量水,搅拌成细腻糊状。

适合人群

肾虚体弱人群,尤其是发育迟缓的儿童。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与纳豆搭配,补肾健脾,助力生长发育。

4、纳豆红枣汤

材料

纳豆 30 克、红枣 5 - 6 颗。

做法

红枣洗净去核,与纳豆一同入锅,加适量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 15 - 20 分钟。

适合人群

心脾两虚者,常见症状为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心悸失眠。纳豆健脾养血,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煮汤饮用可补心脾、养气血。

5、儿童增高益智方

材料

纳豆 50g、嫩豆腐 100g(或鹰嘴豆泥 50g)、胡萝卜 20g(切碎)、核桃仁 5g(可减半)、芝麻油 3 滴、盐少许。

做法

嫩豆腐焯水后压成泥状,与胡萝卜碎、核桃仁拌匀。加入纳豆轻柔翻炒,淋芝麻油调味,可撒少量亚麻籽粉增香。

此食疗方专为儿童设计,纳豆与多种有益食材搭配,有助于儿童增高益智,促进身体发育。

5

食用量与频率:

儿童 3 - 6 岁每次食用 5 - 10 克,6 岁以上儿童可适当增加至 10 - 15 克。

成年人每次食用 15 - 20 克。

老年人消化功能较弱,每次食用 10 - 15 克为宜。

每周食用 2 - 3 次即可,避免过量食用增加肠胃负担。

搭配禁忌:

纳豆不宜与抗生素同食。因为纳豆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与抗生素发生相互作用,影响抗生素的药效。同时,也要避免与富含鞣酸的食物,如柿子等一起食用,以防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影响胃肠道功能。

纳豆,这一小小的食物,蕴含着巨大的健康能量。无论是从中医角度,通过调节人体脏腑功能来滋养身体;还是从西医角度,对心血管、肠道、骨骼等多个系统产生积极影响,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而且,在家自制纳豆也并非难事,只要掌握好方法和要点,就能品尝到新鲜、健康的纳豆。不妨从现在开始,尝试将纳豆纳入日常饮食,感受它带来的奇妙变化,并与身边的人分享这份独特的健康体验。

生活处处有中医,想要健康,就要学会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落实中医的思维和知识,在我们群里,每天都有很多这方面的自发讨论,大家踊跃分享各自的认知、见闻、经验,在交流中得到启发,在讨论中提升思想,在实践中增长能力。

想要走进中医、了解中医育儿的朋友,不妨加入我们这个温暖而正能量的大家庭,和大家一起抱团学习。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近期导读:

想给孩子好好养肝,不妨带他抱抱树
名医不愿治的癣,中医外治敢接招——疑难性皮肤病一对一打卡反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